|||
吕乃基
这两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人的身上:斯诺登。
可以说,有记载以来,人类历史蔓延数千年,大大小小事件无数;从未有过谁,能有这般影响。虽说现在有了互联网,再加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师辈出,群星璀璨;同样也没有谁,在同一时间聚拢如此多的眼球。
一开始的拍案惊奇是出于斯诺登所曝的猛料。“棱镜”及其所作所为,一下子把美国的最隐秘处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想想吧,要是一个正常人的最隐秘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被陡然置于集市的众目睽睽之下。请注意,是“被”,是“陡然”,毫无思想准备,以及干净利落。“被”的一方怎么不恼羞成怒,怎么不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想想吧,平素里衣冠楚楚,道貌岸然,骨子里竟然如此肮脏卑劣。而另一方作为“被侮辱和被迫害的人”(上世纪中叶的一部名片)怎么不义愤填膺,围观者也加入其中,指指点点。特别是在一方以老大自居,而另一方虽身份各异,但都或多或少心存芥蒂之时,逆反心理得以释放。故而协奏曲一出场就是如此激昂,主奏乐器如此出彩,华丽缤纷。
接下来是略微冷静的思考,斯诺登所曝之料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互联网的秩序和规则、网络时代的国际关系、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等,而其核心是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正因为此,在经历一开始的义愤之后,不少国家从的角色醒悟过来:原来自己对自家的国民,以及对他国,多多少少也有类似之举,在抨击美国之时,原来自己的生理和心理也不那么体面,不那么高尚。抗议美国的声浪带上了几分暧昧的音调。这倒与协奏曲第二乐章通常的慢板相一致,除了当事者美国、斯诺登,以及“有关……”外,其余乐器似乎放低了音调,减小了音量,以及放慢了节奏。
旋即,斯诺登的意外行动一下子给各国,尤其是各国的记者打了一针鸡血。谁也没有想到,在短暂的沉思之后竟然迎来了一幕以世界为舞台的谍战片!如此真实,以及“进行时”。没有编剧,没有导演,情节正在你我身边展开,如此紧张,扑朔迷离,充满悬念。协奏曲由此进入了第三乐章,那是快板及令人捉摸不定的谐谑曲。与此同时,主奏乐器反而突然变得或隐或现,更显得剧情之诡异和富于张力。形形色色的乐器纷纷加入,例如阿桑奇。其他手忙脚乱的乐手,其主角当是美国,力求跟上主奏乐器的旋律,以求得二者之间的竞奏,起码是跟得上节奏。
眼下,斯诺登虽然从台上隐身,而台下,在舞台的背后,更大的幕布正在徐徐拉开……
2013年,斯诺登以其一己之力,开启了一首没有作曲者的协奏曲,一首“未完成”的协奏曲。这首协奏曲,无论后人如何评说,注定将成为铭刻在现代史上的一个篇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