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今日,两会已散,其“精神”正在“蔚然成风,推向全国去”。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或建言、提案,或答记者问,兼有“旗袍”等种种花絮。不过,较之最后的记者招待会,这些大概也只是传说和花絮。记者招待会同样年年都有,不过今年感到不一样。人之将…其言也善。作为最后一次这样的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其言也善”。
博主的体会是,温总理的直言,以及在直言背后所隐含的背景。
最深的感受,乃至有所震撼的是,如果不推进政治改革,不仅经济改革会停滞倒退,而且不排除再次文革。不少人意识到,改革开放的停滞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但主要是在经济层面,出于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是以利益集团为一方与社会其它部分之间的冲突。但文革不同,本来意义的文革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原以为经过80年代的思想解放,特别是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意识形态的争论已经淡化,现在看来错了。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姓资姓社的争论从未停歇,在红歌声声中可闻一斑。温总理在回答问题时一再提起30多年前关于文革的决议绝非偶然。令人痛心的是,国人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竟然至今仍未接受深刻教训。今日还会有新的问题,如果真的文革重来,那么必然不会如半个世纪前纯粹是意识形态,而今必然与经济利益捆绑。君不见,作为垄断行业守护神的国资委(参见: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切入点),在反驳世行报告中高举宪法的大旗,似乎真理在他们一方。很难想象,打着意识形态的大旗,加上利益驱动的烈焰,这样的“文革”会是什么模样。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定比半个世纪前的文革惨烈。
温总理对王立军事件的回应同样令人肃然起敬。王立军事件后,媒体不是讳莫如深,就是反常和连篇累牍地报道重庆领导人的活动,似乎这样就能把重庆抹红,而不仅是唱红。然而,抹红也好,唱红也好,都不能掩盖事件的真相。温总理在这样的场合作这样的表态,足见事件性质之严重。这些有意添加的红色——当然是意识形态,很可能会在温总理提示人们要警惕的“文革”中扮演特殊的角色。
“文革”并不可怕,王立军事件的内幕也必将大白于天下。揭示了潜在问题的严重性,问题就未必发生。温总理挑明了这一点,国人,至少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让文革重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温总理的回答更坚定了国人的信心。房地产调控、增长速度,明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收入分配方式。
指出潜在的危险,揭示问题实质,确定前进方向,我想,这就是温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精神。
蔚然成风,推向全国去的,应该是这样的精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