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香港科技大学
博主干脆问,中国有“5位”经济学家吗?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早在公元前就有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而迟至18世纪才出现经济学家?理由是,此时之所以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市场经济理论,其一在于亚当斯密本人的修为,特别是接受了近代科学精神和方法的熏陶,从而能够如科学家那样由纷繁的现象解释本质。其二是经历由传统社会、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漫长岁月,社会终于提供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到上百年)和广阔的空间(西欧)范围内相对一致和稳定的案例[i],就此而言,现象实际上并不“纷繁”:重复出现,以及普遍出现。
这两点很重要,这也是马克思之所以抽象出“剩余价值”概念并完成《资本论》巨著的前提。试想,马克思若生活在当代中国,即使其本人依然有这样的能力,能提炼出“剩余价值”和完成《资本论》吗?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呢?
西方经济学家对中国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着了迷,以他们规范的经济学理论左观察右端详,依然百思不得其解。还是中国的同行为其解惑:中国没有经济规律,中国经济遵循的是政治周期,也就是党代会周期。研究者指出,1977年到2003年间,党代会召开年经济平均增率10.3%,第二年11.0%,第三年9.3%,第四年8.7%,第五年8.0%。党代会召开年份会经济增长率比常年高出3.3 %,投资增长率高出18.5 %。每一次党代会产生新的领导人,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拟定新的经济计划,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和口号。在党内外形成政治共识,掀起新的建设高潮。参见: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或许正是在此意义上,学界一再强调,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如果有的话,那一定如律师李庄所言,要“政治挂帅”,因而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
只是,这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是否需也遵循普遍的经济规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