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科学是历史范畴(上)

已有 3579 次阅读 2016-12-10 08:21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科学,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历史范畴

吕乃基

摘  要:科学是历史范畴,其内涵与外延随历史进程而发生变化。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历史观三方面考察科学的内涵,并由此推知其外延的变化。揭示科学是历史范畴,有助于辨别形形色色的科学真伪之争,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演变。    全文发表于《创新》2016,6


对于科学的定义汗牛充栋。笔者认为,科学是历史范畴。科学的内涵与外延随历史进程而发生变化。可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历史观三方面考察科学的内涵,并由此推知其外延的变化。

揭示科学是历史范畴,有助于辨别形形色色的科学“真伪”之争,认识中医,以及眼下围绕量子纠缠的争议;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演变。

一、远古时期:混沌与混乱

原初时分,先民的生活深深嵌入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洞悉周围的每一个细节及其变化,所有这些都与他的生命结合在一起。先民以全身心沉浸在语境之中,感悟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科学与技术不分,以及科学、艺术和宗教不分。

远古时期,虽然无所谓本体论、认识论与历史观之分,但大致可以认为,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在内涵上具有三个相应的特点:

其一,对象与主体不分,与语境不分,知识没有从对象、主体和语境中分离出来,既无本体论可言,又隐含着本体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合一。事实与神话不分,是审美,也是宗教,可以说,有多少种人类的活动,就有多少种科学(同理,也就是有多少种艺术,多少种宗教)主体向外界的种种投射,它们本来相通,隶属于同一个主体。后来有些人以科学的方式,有些人以宗教,有些人以诗歌或艺术的途径去认识或领悟世界。人的内心世界随人类活动的不断分化而走上各自的发展道路,以至发生科学与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对峙。

其二,认识与实践不分。学者们认为,古代是先有技术,然后再有科学。实际上,古代的技术中包含了科学。真实与想象甚至梦境不分。“知识”,往往用图像、音乐、格言、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野性的思维》和《原始思维》详细考察了先民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集体表象、互渗,整合。野性的思维是未驯化状态的思维。

其三,既是动机和期望,也是结果,譬如学蛙鸣以求雨,还有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甚至就是巫术。远古时期,人类的各项活动没有分离,无所谓“科学”,实然与应然不分,也无所谓“规范”一切都充满特殊的价值,具有神圣的魅力。《金枝集》是今人理解,实际上也是“感悟”原始部落生存方式的一把钥匙。

一句话,处于混沌状态。这就是原始科学的内涵,由此也必然导致混沌的外延。

然而原始科学又确实具有另类的“外延”,这里的“外延”不是概念所指的一类事物,而是各部落生存的边界。居住于不同自然环境,从事不同活动,具有不同生存方式,必然形成为部落所特有的意会知识。在特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图腾。所谓图腾,其本意即“他的亲属”,当然因“他”而异。鄂伦春人的巫术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的巫术相去甚远。在某种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尼安德特人并不猎杀所有动物,只是特定地猎杀熊和鹿。在古代艺术中,希腊人作品上的线条多为线段,中国人的作品上则喜用曲线。即使乘法表和历法,各地仍有自己的烙印。印度人发明了0,几何学诞生于古埃及人丈量土地的基础之上。如此等等。可以说,在远古时期,有n个部落就有n种科学形态。这些知识嵌入于特定的部落,嵌入于特定部落所生存的特定环境之中。原始的天人合一,不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合一,而是特定的人与特定的自然界合一。

各民族的科学深深嵌入于特定的历史和语境之中。生活在热带雨林,冰天雪地,大洋中的岛屿,或是大河上下,在日常生活——也就是生产实践活动,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千差万别,是典型的“地方性科学”,彼此间不可通约,因而处于混乱状态。

混沌与混乱,前者既是原始科学的内涵也是外延;后者涉及原始科学的外延。科学的原始阶段延续几十万年或更长时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019816.html

上一篇:知识与权力(六):非嵌入编码知识权力的源泉与特征
下一篇:科学是历史范畴(下)
收藏 IP: 114.222.59.*| 热度|

14 武夷山 岳雷 陈楷翰 苏德辰 李兆良 孟津 王毅翔 韦玉程 晏成和 王安良 马雷 伍光良 xqhuang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