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S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Sun

博文

善于体悟的医生 精选

已有 5620 次阅读 2009-12-7 12:29 |个人分类:行医杂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医生, 临床医学, 同仁医院

医学教育的先驱奥斯勒曾经说过:“一个医师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医师之教育首重医术的养成,但由于医学知识的有限,应辅以人文的修养”

本文来源:《同仁院讯》20091130日总259

 

不久前,健康报刊登了“当医生成为患者”一文,这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魏文斌教授写的的几篇疗伤日记。读到这些,使我想起了《病患的意义》的作者图姆斯,想到了他那句流传全球医学界的名言“大夫,你只是观察,而我是在体验”。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作为一名医生,意识到自己的患病或疗伤经历的珍贵,认真去进行体悟、反思,应该说是很难得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他的病人的福分。

知道魏文斌的名字,是从一本书开始的。2005年,我收到北京同仁医院宣传中心同志赠送的《同仁眼科手术笔记》,四位作者中唯一的男性就是魏文斌,扉页上还留有他的签名。他从专业角度写了八种手术的笔记作为书的第三章,题目是“在黑暗中修炼光明——眼底手术探微与拓展”。

我注意到他不仅从技术层面写出自己的思路与经验,很可贵的是写出了自己的体悟,而这种体悟是将医生的专业修炼和病人的患病体验、和对深处黑暗中病人的挽救融合在一起的。如他在“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手术处理”部分的最后写道:“以往普遍认为驱逐性脉络上腔出血预后差,常以眼球萎缩或行眼球摘除而告终。随着对本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深入研究和认识的提高,术前注意采取预防措施,术中高度警惕,注意识别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适当处理,迅速关闭切口,适时选择脉络膜上腔出血的引流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大多数患者不仅保留了眼球,相当一部分可保留有用视力。笔者近几年处理的20例患者中,除4例因手术时机掌握不当,导致严重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未复位或放弃手术外,其余16例最终视力均在0.05以上,最好视力达0.6”。那种对被疾病折磨患者的深切关怀,汲取教训时对自己的无情解剖,摸索手术改进时严谨求精的钻研精神跃然纸上。

魏文斌是幸运的,他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同仁医院,有机会沐浴到优秀的同仁文化。从一份同仁院报上看到,当年为研究沙眼的诊治把病原体植入自己眼睛作实验的老院长张晓楼,去世前曾立下遗嘱,为新建的同仁眼库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当魏文斌站在老院长遗体前,开始摘除角膜手术的时候,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那一刻在他的脑海里同仁“精诚勤和”的文化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如果说,魏文斌如今成长为同仁医院的专家、著名的眼科教授是在前辈们敬业精神的熏陶和育化下,这是重要的条件;那么他自己在行医实践中勤奋努力,特别是善于体悟、思考恐怕是更重要的因素。

在《同仁眼科手术笔记》第三章的序言里,魏文斌从 “在黑暗中修炼光明”的价值层面写出了自己对眼科医生职业的感悟: 

“刚刚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我国方兴未艾。高难度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兴奋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当终于真真正正成为了眼底专业医师后,一股焦躁,不,更确切地说是沮丧的情绪却经常包围着我。为什么呢?无论医生怎么努力,无论手术多么完美,但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结构的特殊性,不少患者术后很难达到0.3以上的视力。特别是晚期患者,甚至仅能达到解剖复位。每天,面对着我的患者,在暗室中,仔细地搜寻着脱落的视网膜皱襞后掩藏的裂孔;每天,透过镜头那一束光线,在手术室里一点一点地剥离增值的纤维膜,再将视网膜一点一点地展平……看着被自己精心整复一新的眼底,常常叹息:有意义吗?我几乎要放弃。但如果放弃,又会怎样?患者这仅有的光明将一点点丧失,眼球将一点点萎缩,黑暗将彻底将他们包围。

就在这样矛盾的情绪中挣扎。直到有一天,那是一次门诊。一位患者在我给他做完检查,告诉他:你的眼底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但0.03的视力只能这样。他突然激动起来,连声说:‘谢谢大夫!谢谢大夫!你知道,这0.03对我有多重要。有了这0.03,所有的事我都能干呢!’

这位单眼患者,双眼高度近视,右眼已经失明多年,左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力眼前数指。两次失败的眼底手术后,求医来到同仁医院,我为他做了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增殖膜剥离手术。手术很成功,视网膜完全复位。但手术前眼前数指的视力和术后0.03的视力相差无法让我兴奋。而此时,他是那么高兴。我无法体会0.03对他的意义……

‘大夫,你知道我来北京就是怕左眼也像右眼,黑呀,那种感觉,您不理解,不知白天黑夜,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想,这回做不好,我就去死。现在,我看一切,亮堂堂的,我可以自己走路,自己料理自己,没有问题!高兴呀!’

一瞬间,我顿悟。原来一丝光亮对人的生命如此重要!”

医学教育的先驱奥斯勒曾经说过:“一个医师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医师之教育首重医术的养成,但由于医学知识的有限,应辅以人文的修养”。

魏文斌在“当医生成为患者”一文中讲到:“好医生还要富有同情心,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现在有些外科医生拼命学技术,认为一把手术刀可以走遍天下。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怪圈:外科医生就认手术,而忽略了手术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我们仅仅为了把病灶祛除?仅仅是为了把受伤的器官组织缝合?不是!我们还要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尽可能提高。”正是因为他有了这样的体悟,才催化出他在医疗实践中的的关怀、同情心与同理心,才使得他受到病人的尊重和信任。

我在人文医学的巡讲和培训中,经常听到许多年轻的医务工作者都有成为好医生好护士的愿望,不愿碌碌无为到两鬓斑白。魏文斌教授的成长经历应当对他们有所启发,那就是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善于体悟和反思。

记得有一位老医生曾经讲过,医学科学本质上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艺术,不仅有知识通道,还有理解的通道、智慧的通道,还有操作过程的快乐。从事如此一门有着艺术之称的医学专业,不懂得用脑、用心是不行的,而一定要像魏文斌医生那样善于体悟。

高金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疗卫生委员会主任、卫生部干部培养中心编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9004-276734.html

上一篇:生命线(柳叶刀之访谈录 三)
下一篇:和李学宽之《大美青海》
收藏 IP: .*| 热度|

9 霍艾伦 梁进 孙学军 杨远帆 柳东阳 贾利军 鲍海飞 唐常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6: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