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卫士,勇闯山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pku 个人交流平台

博文

关于文章《历年来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研究成就》的讨论

已有 9111 次阅读 2009-7-4 15:23 |个人分类:科学认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昨天在总结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偶尔想到何不把历年来诺贝尔奖有关的奖项列举一下,因为诺奖所授予的奖项,代表着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少也能看出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情况。

        于是乎,就查询资料开始总结,想想何不查询一下有人发过类似的文章么?结果查到了王丹英、缪仁票两人发表在《生物学通报》2006年第41卷第10期60-62页的文章,题目是《历年来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研究成就》。看了该文,令人想象颇多,感受颇深啊!

        尚且不论《生物学通报》是否属于所谓的中文核心期刊,单就文章本身而言,没有多大意义,全是从网上拿过来的,没有做任何的总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应该是从一个叫诺贝尔科普网(地址http://www.nobelkepu.org.cn/bnzl/list.shtml)拷贝过来的,连错误都一摸一样,错别字也没有改过来。

        我认为此文有以下不妥:

        1.缺192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资料,既然是从1901年到2005年生物学相关的奖项,也看的出来作者是采用了全盘罗列生理与医学奖,同时加上一些相关的化学奖,为何单独缺少1929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资料?而据我们所知,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2.1937年的奖项说法有误。作者说法如下:


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前两者获得了化学奖,而只有后者获得了生理与医学奖。

        3.1946年奖项中出现了错别字“病素蛋白质”,

 

看了半天才明白原来应该是“病毒蛋白质”。

        4.1965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授奖原因应该是“有关细菌中酶合成的遗传调节机制和病毒的合成”,而不是作者所讲的“体细胞的规律性活动”,因为该奖项实际上主要奖励了几位科学家多乳糖操纵子研究的贡献。

        5.安芬森因为研究核糖核酸酶的分子结构而获得了197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是与穆尔、斯坦因共同获得。而并不是1971年。1971年是另外一个科学家,叫赫茨伯格因,他因研究分子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下是原文作者的表述:



        6.1977年沙利是由于合成下丘脑释放激素而获奖,而作者所讲是“下丘脑释放因素”,作为中学教师发的文章,岂不是很容易误导学生?激素和因素的差别何止万千?

        7.1982年范恩等是由于对前列腺素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而获奖,而作者所讲是“对前列腺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而获奖”,一字之差也,但意思差别巨大!

        8.1983年麦克林托克是由于研究转座因子(即现在所讲的转座子)而获奖,原文作者写的是“传座子”?难道编辑也不懂?难道堂堂的《生物学通报》编委会专家也看不出来?

        9.1998年,1999年的诺贝尔奖项,作者是这样写的:

 
而据我们所知,1998、1999年并没有发生世界大战,难道我们国家抗洪抢险会影响到诺奖颁奖?而实际上是,

1998 芬奇戈特伊格纳罗、穆拉博士(D r. Ferid Murad)(美国人) 发现一氧化氮可以传递信息,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1999 君特-布洛伯尔(美国人)发现蛋白质有内部信号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定位,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综合上述理由,是在让人难以理解。难怪那么多的人现在不相信国内的期刊,原来是有充分理由的。当然,本人写这些东东的目的并不是针对那些人,只是想说,我们的期刊啊,作者啊、尤其是编委会的专家和编辑们,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了?莫要误人子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8291-241856.html


下一篇:本人关于饶毅教授参选并落选院士的一些看法
收藏 IP: .*| 热度|

2 吕海涛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