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iang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nliangwang

博文

假日里的阅读笔记01

已有 1375 次阅读 2022-2-6 09:50 |个人分类:交叉学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假日里的阅读笔记01

2022-02-06

王安良

假日里,我最喜欢的消遣是读书和看报(包括文章)。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两位“灭菌”科学家。

在疫情肆虐期间,我就想到这个研究方向的价值,尤其我一直在学研气液两相流,小时候又给农作物打过农药。相互结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假期里也在阅读这方面的科普读物[1]-[3]。

这方面的研究入门并不难,难的是“创新”。其实,对于一个博士生和硕士生来说,任何一个研究方向,入门都不算难,只要“真有兴趣”。

哪怕没兴趣,有“动力”就行。这跟“灭菌”很类似。微生物也是很“聪明的”,至少对于微生态系统如此。要“完全地”、“彻底地”消灭之,何其难也?!病毒是更“微”层次的问题,更复杂,先不管它们。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用到我所理解的热熵,更要小心地区分热熵和信熵。

“活菌”和“死菌”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

热力学熵和信息学熵的关系。

活菌的热力学熵是可增、可减的,是有“涨落”的。死菌的总热力学熵“自发减少”,就是某生物学家所谓的“逆热力学第二定律”。细菌的热熵和信熵是什么关系?是复杂关系。若把“单个”细菌当作一个系统,该系统跟气候系统相比,同样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4]

“凡是”包含生命的系统,一定是复杂系统;倒过来则未必。

通常人们(包括我)认为,养动物比植物要难,尤其是“养孩子”更难,需要的不仅仅是耐心。最近,我“顿悟”:要想“养好”,养动物比养孩子难,养植物比养动物又难,而养微生物比养动物和植物更难,尤其是单个细菌或病毒,“养活”都不易,逞论“养好”?


参考文献

[1]陈安, 陈樱花著,病毒、传染病与人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2]陈磊·混知团队, 张文宏著,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出版发行项: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3]李维炯主编,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Martin S. Singh and Morgan E O’Neill, The climate system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Rev. Mod. Phys. 94, 015001 (20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71524-1324163.html

上一篇:感谢科学网的编辑们!
下一篇:梦乡中的科研20220208
收藏 IP: 219.239.227.*| 热度|

7 范振英 李宏翰 郑永军 杜占池 贾玉玺 宁利中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