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嫉妒是一件荒谬的事情,所以分析它比较有趣。
先讲一个故事:
某市有两个神经科学研究所,其中A所排名世界第一,B所只是三流水平。Z君在读研时就立志将来去A所工作。读研期间,很多老师对Z君的成长提供了帮助,对于这些帮助,Z君都心怀感激。做了两轮博士后,A所B所招人,Z君向它们都提交了申请。他拿到了A所的面试机会,但因为最终排名第三,而A所只招两人,Z君与A所失之交臂。B所给了他offer,他没有其它的机会,只好来到B所工作。
几年之后,Z君成为B所骨干,尽管水平与A所的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由于某种原因,开始陆续有研究员离开A所来到B所。他们的水平明显超过了Z君,Z君感觉到了压力,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他开始嫉妒新来的研究员并拒绝与其合作。每一年都有一两名研究员从A所来到B所,每一次Z君都会嫉妒很久。
十年之后,A所的全部优秀研究员都来到了B所。不经意间,B所竟然已经成为神经科学世界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Z君突然想到:我现在在B所工作,和我十年前拿到A所的offer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不是一直想在世界上最好的研究所工作吗?如果是十年前我拿到A所的offer,一定会欣喜若狂。可是,这十年来,不断有研究员从A所来到B所,我却一直排斥他们。读研时,我对每一个能帮助我进入世界第一的研究所工作的老师和同学心怀感激,这十年来,我却对每一个可以帮助我进入世界第一的研究所工作的A所研究员心怀嫉妒。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啊!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Z君对从A所来的研究员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他开始积极地与他们合作。不久,Z君的水平也逐渐接近了他们,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牛。这并不奇怪,因为他原本就有这个潜力——当年,他差一点就拿到A所的offer。
人类社会的任何奖项和荣誉,除去物质奖励部分之外,都是一部分人因为能与比自己更优秀的另外一部分人同列为荣。人们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荣,是因为诺贝尔奖使自己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摩尔根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同列。人们以当选院士为荣,是因为院士的身份使自己可以与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这样的杰出科学家同列。
如果诺贝尔奖获得者里面没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摩尔根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它对科研工作者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它已经从世界一流的奖项沦为了世界二流。
如果身边有比自己优秀的人,不也是相当于与他们同列吗?为什么还会嫉妒呢?
因为资源的有限。钱学森、华罗庚、袁隆平和自己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他们不会对自己形成竞争。而身边的优秀人才就不同了,他们会在各方面与自己竞争。
因为觉得身边的资源有限而嫉妒身边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合理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活动范围狭小,周围资源有限,一旦出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自然会对自己的利益构成威胁。
可是,在现代社会这种限制基本上消失了。如果一山不容二虎,为什么MIT生物系的76名教授中,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9名美国科学院院士,15名休斯医学研究员?为什么人们创业喜欢去竞争对手如林的硅谷,而不是没有一家公司的城市?为什么遍地是明星的香港,却是怀有“明星梦”的青年向往的地方?
由于交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强,在一个特定的地方,资源的有限性已经不复存在。可见,嫉妒是进化的产物,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它已成为一种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心理,是一种过时的情绪。
有人才的地方,就一定可以创造出无限的资源。资源从来不因为优秀人才的竞争而减少,只会因为优秀人才的加入而增加。而且不仅总体资源会增加,人均资源也会增加。
人们只会嫉妒水平比自己高的人,那么,嫉妒是因为水平低吗?
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毕晓普常常告诫他的学生说:你们可以从同学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可能比从教师那儿学到的东西更多【1】。在学校的时候,学生与老师的接触时间有限,而真正朝夕相处的还是同学,所以受到同学的影响更大。对于毕业后开始工作的人而言,已经完全失去了老师的教诲,此时与同事的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则成为了自己进步的最大外在源泉。嫉妒别人的人,由于对比自己优秀的人心怀敌意,自然无法与之交流、合作和互相学习,因而他们的水平提高很慢。嫉妒者总是希望打击别人来提高自己的相对位置,也许在一个小的范围内确实有效,但是在一个大的范围内却无效。长此以往,自然会落后于人。
也许水平低导致了嫉妒,但更重要的是,嫉妒导致了水平低。
如果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宁为鸡头,不为牛后”,那他在更大范围内就一定会落后;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宁为牛后,不为鸡头”,那他在更大的范围内就会领先。
而一个集体对于优秀人才的态度是排斥还是欢迎,直接决定了这个集体的前途。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是不同的人程度不同而已。嫉妒是恶魔的触手,斩断它的只能是理性之剑。
嫉妒别人和被人嫉妒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被嫉妒者固然不幸,嫉妒者却更值得同情:他们因为一念之差,不仅需要接受妒火的煎熬,还限定了自己人生的高度。
参考资料:
1.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人生》(美)毕晓普 著,程克雄 译/2004年05月/新华出版社
推荐阅读:
培根的《论嫉妒》http://www.du8.com/readnovel/nov975/15.shtml
张乃光的《论嫉妒》:http://blog.stnn.cc/zhng/Efp_Bl_1000782220.aspx
《培根论人生》http://www.du8.com/books/nov975.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