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从农业大学的布局看中美战略规划的差异 精选

已有 8900 次阅读 2015-2-1 21:37 |个人分类:现象分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美, 农业大学, 战略布局

从农业大学的布局看中美战略规划的差异

 

蒋继平

201521

 

今天又喝了一点酒,而且是烈性酒,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伏特加,所以,又大着胆子写一篇很得罪人的文章。

我最近一直在分析中国和美国为什么在科研效益上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我是在农业战线奋斗的科技人员,因而,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差异。我对中美两国农业大学的比较首先从他们的地理区位分布来分析。因为我的本科是在中国完成的,我的博士是在美国获得的,所以,我对中国和美国的农业大学的概况知道得比较详细。

本文首先向大家简单地介绍在中国和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六所农业类大学的地理区位分布,然后来分析这种战略布局对科研成效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根源。

先来说中国最著名的六所农业大学的区位,也就是所在地。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市

以上的六座城市中,北京是直辖市,其人口和城市规模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属于少数几个超大型城市。

接下来的南京,广州,武汉,和哈尔滨都是省会城市,其人口和城市规模也是大家心里有数的几个大城市。即使咸阳市,也是一个有四百九十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再来看美国最著名的六所农业类大学的区位,即所在地。

Cornell University:Ithaca, New York.  Ithaca 是一个只有3万多人的小镇。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Davis:  Davis 也是一个只有3万多人的小镇,笔者在那住过5年。

Texas A&MUniversity at College Station:  CollegeStation 是一个有10万人的小城市。

University of Floridaat Gainesville: Gainesville 是一个有将近13万人口的小城市(2013年的统计:127488

Purdue University: WestLafayette, Indiana.  West Lafayette 的人口也只有3万多。可见它只是一个小镇。

Iowa State University:Ames, Iowa.  Ames 是一个只有6万多人的小城市。

以上六所美国农业类大学规模很大,但是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学区位于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或者说农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农产品产出最多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都不是大城市,更不是省会城市。

大家可以很容易从上面的数据中获得一个鲜明的印象,即中国的大型农业类大学都建在大城市中,而美国的农业类大学都建在地方小城市或者小镇上。我对此现象十分好奇,搞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主干力量集中在大城市能做些什么?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大城市能够做些什么?

我想,不用多说,这种区位战略布局上的差异就明显地分开了中美在农业科技领域效益的高低。我不想多说,只是用我自己试验站的一个实际例子作为一个说明。我和老板在选择实验室的地址时,首先考虑的是方便我们进行各种实地研究,所以,我们将实验室建在一个农场的空地上,离最近的小镇也有将近10 公里的路程。我们可以凭借这样的地理环境,随时随地地进行各种实地测试。我们的试验地有几百亩的面积。这在大城市能够做到吗?而且我们只是两个人组成的一个团队,一个是育种家,一个是植物病理学家,要是有几十或者几百个研究团队,在大城市能够找到足够的场地来进行有效的观察研究吗?

我深刻地解剖了造成中美在战略布局上差异的原因。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士大夫”观念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根本原因。中国的知识分子多少有一点“学而优则士”的心态。读了书,中了榜,就是当官做老爷的料了,不想也不愿意在穷乡僻壤奋斗。所以,他们在规划他们的人生前途时,首先想到的是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有利的环境,而这种选择不一定对社会和国家有真正的利益。

说到这里,又使我想起了不久前在上海建立的生物抗逆中心。这样研究性质的单位,建在一个大城市,真是一个科学史上的创举,也是真正的中国特色。它只适应中国的科研环境,所以,尽管我一再建议这样的研究中心应该建立在生物生存的恶劣环境区域,还是不能为中国的决策者采用。而我也只能仰天长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864719.html

上一篇:生物实验室常规安全设备和措施简介(下)
下一篇:​给中国减轻雾霾的一点个人建议
收藏 IP: 73.23.226.*| 热度|

39 武夷山 姜进举 林茂华 张能立 王荣林 智宇 李世春 魏焱明 王显生 褚昭明 李浩然 陈启佳 黄顺谋 王林平 朱斌 黄永义 陈青春 蓝贤勇 崔宗杰 陈昌春 杨振清 关法春 檀成龙 宁磊 宁利中 程毅 梁洪泽 胡想顺 魏武 霍梅俊 gaoshannankai zhouguanghui wangdaoyongzai iKingcn chenhuansheng aliala uneyecat wou ccnu20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