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圣经是一部真正的天书

已有 8780 次阅读 2014-6-30 06:13 |个人分类:宗教信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圣经, 创世纪, 天书

圣经是一部真正的天书

 

蒋继平

2014629

 

前不久在看神话剧[封神榜]。看到剧中的主人公姜之牙因为手中有一部原始天尊大师赠送的天书,经常在危难时刻化险为夷。剧中说这部天书是无字的,或者说,这部天书只有属于它的人才能读懂。

看了这样的剧,我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读一些书,有的是故事,有的是科学论文,有的是新闻提要,还有的是宗教信仰之类的读物。

我一生中已经读过很多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读过的所有书籍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圣经,尤其是旧约圣经原创英文版。这是因为后来的一些圣经修订版已经改变了一些原来的内容。有的中文翻译也有错误和曲解。我认为圣经是一部真正的天书。不过,这部天书也像姜之牙手中的天书一样,只有属于它的人才能真正地读懂和熟练地运用。

我对旧约圣经的创世纪一章尤其感到惊奇和佩服。我认为创世纪的内容绝对不是摩西本人对地球的认知而写的,而是摩西根据上帝的意思和指导而写的。摩西在受到惩罚时,被迫远涉荒无人烟的沙漠,他在沙漠深处受到了上帝的眷顾,上帝向他传达了这些知识和信息。

在我的认知中,圣经创世纪是一篇高度概括性的科学综述。这部科学综述纲领性地描述了远古时代上帝改造地球的整个过程。不过,由于当时的环境条件,人类的认知水平的限制,上帝不可能让摩西详细地描述这个非常繁杂和巨大的工程的,而且,即使写出来,人类当时还是不能理解这个过程的具体科学知识。我觉得,这些科学知识和改造地球的过程,一定在地球的某个地方用电子储存器的方式保存着。这个地方很可能是在秘鲁的一个地下隧道中。不过,现代人类科技的水平还是不能解读这些电子信息的具体内容。

圣经创世纪一开头说: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 Now the earth was formless and empty, darkness was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was hovering over the waters.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敬爱的各位读者,当您读到这段经文后,您有什么感想?摩西当时写这个创世纪的时候,地球已经是万物齐备,日月星辰交替辉映,地上到处都是鸟语花香,他如何会知道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这样的景象的。尤其是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这句话,而不是上帝本人行走在水面上,更是让我觉得不可理解。

我经过反复的理解和探究,结合当代的空间探索的知识和信息,终于得到了个人的解读。我认为这句经文深含着非常精深的科学道理。

根据我的理解,几十亿年前的地球,还处在没有开发前的原始状态,大气温度很高,水分都在大气层中。宇宙先进文明(上帝,也可理解为天上的帝国)为了寻找未来的生存空间,从他们生存的地方派出无人空间探测器,到地球的外层空间(大气层)进行实地考察。这种考察首先是寻找水资源。这是因为水是生物必须的物资。

我的理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和推论:圣经为什么不说上帝直接行走在水面上,而是他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这个“灵”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现代人类正在运用的无人空间探测器。这个空间探测器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水分,只有找到了水分,才能为下一步的开发作准备。

这部天书,从这里展开,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向人类述说当年开发地球的整个过程。

中国的科学家们,你们有几个认真地读了圣经创世纪的内容,尤其是英文原创版本的内容。你们在读这样的文献的时候,是从纯宗教的角度来接受,还是用现代科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悟来理解圣经的意思?

圣经给人类的启示,不但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而且在科技领域。世界上大多数科技界的杰出人物,包括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圣经的忠实读者。

我估计,当一些中国的科技人员拿起圣经的时候,也是中国科技界获得诺奖机会的开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807748.html

上一篇:一种心态一份勇气一个智慧决定人生成败的程度
下一篇:智力比武力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23 智宇 王荣林 柳林涛 李盟盟 鲍得海 王春艳 陈楷翰 韦玉程 吕乃基 徐明昆 程少堂 杨正瓴 张永忠 LongLeeLu JIANHUN XuexingLu zhucele chaijf shaoyunpeng DXY1234 jpx720 wolfganger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