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上帝设立善恶知识树的用意

已有 8031 次阅读 2013-11-2 03:08 |个人分类:宗教信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善恶知识树

上帝设立善恶知识树的用意

 

蒋继平

2013111

 

曾经有网友要我谈谈上帝为什么要在人类面前设立一棵善恶知识树(The tree o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的话题。前段时间一直很忙,没有及时满足这些网友的要求,今天抽空来谈谈这个话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人,上帝是神,我们处在不同的档次上。因而,我只有领悟和体会上帝行为的能力,没有猜测和推论上帝行为的资格和本领。所以,我这里谈论的是我内心对上帝行为的领悟,而不是猜测和推论。

我感到上帝设立这棵树是引导人类走向未来的关键一步。

上帝在完成了他创造地球和人类的任务后,就思考如何让人类自己来管理这个家园。他除了为人类提供一个适宜的自然生存环境外,还必须保证人类自己能够适应这个环境,管理这个环境,从而可以保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上帝的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帝用他的超级智慧,巧妙地设计了这棵具有多种功能的树。

上帝使这棵树上的果子具有灵性,吃了以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但是,上帝没有说明所有的后果,而是指出吃了以后必定会得到负面影响,包括最严厉的惩罚,在一定的期限内死亡。

接下来,上帝采用巧妙的策略,利用一个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果子摆在人类面前,用来诱发人类的好奇心,测试人类的欲望,进而激起人类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上帝的高明之处体现在他不让人类吃这个充满风险的果子,这样的话,要是人类执意要尝试一下,那么人类自己必须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在亚当遵守上帝的警示的情况下,上帝为了完成他的计划,又利用夏娃和蛇作为工具,引导人类按照他的设计前行。

人类在上帝的精心按排下,终于偷偷摸摸地吃了这个果子。因而,这个果子的灵性开始在人类身上慢慢地体现出来。首先,吃了这个果子使人类从一个盲人变成了一个可以看得见的人,可以看到上帝精心创造的美丽世界,因而,吃了这个果子的直接好处是使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

人类可以看到世界万物,也从这些观察中发现和增加知识。这是上帝提供人类知识,教育和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未来的最高明策略。这也正是知识树的真正内容。

因为人类违背了上帝的规定,所以,上帝就可理所当然地给人类采取惩罚措施。这是世界立法的开始和依据。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也是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上帝惩罚人类的用意是让人类自己学会独立生活,用自己的劳动努力来获得自己的收成,并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当后果。

在观察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上帝要求人类懂得判断善与恶和知道廉耻。亚当和夏娃在看到自己赤身裸体后,觉得不雅观,就学着把自己装饰起来。

亚当和夏娃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受着许多艰难困苦,也面对必然死亡的命运,他们觉得蛇是恶的。当初要不是蛇的诱惑,他们不会偷吃禁果的,因而,不要经历这么多痛苦和面对死亡。亚当和夏娃也知道对方是善的,性爱可以提供快乐,可以生育孩子继续他们的未来,在艰难困苦时可以提供帮助和关怀。

总之,上帝设立这个善恶知识树的用意是:

1.         诱导人类的好奇心。

2.         激发人类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3.         使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

4.         让人类懂得判断善恶和知廉耻。

5.         让人类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

6.         让人类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

人类历史的发展,一直是在上帝设计中前进的。人类从偷吃禁果开始就慢慢地迈向文明征程。这个进程是建立在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基础上的,这种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与此同时,人类的欲望一旦超出一定的范围,变的贪婪无度,就必然得到上帝的惩罚。

人类要是不偷吃禁果,那么,一定还生活在黑暗之中,也没有任何知识经验可谈,但是,可以免除死亡。

敬爱的读者,要是让你选择,你会吃禁果吗?

还有,要是这个世界没有死亡,这个世界就没有新陈代谢,哪这个世界还有意义吗?上帝用他的超级智慧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让人类每个个体在一定的期限内死亡,以显示他的绝对权威;与此同时,他让人类具有生育能力,可以复制生命,从而使人类整体可以延缅不断。

啊,我的上帝,您真是英明伟大,无与伦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738193.html

上一篇:创新精神挑战赛简介(中英文对照)
下一篇:我和博士论文委员会三位教授的一些往事(4)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7 应行仁 郑小康 柳林涛 陈小润 鲍得海 physicism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