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7—气象知识我知道一书的序与前言
张学文,20190709
前面序言6以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326571.html 介绍的科普书与这里的《气象知识我知道》都是在新疆气象学会热心推动下形成的科普图书。而本书曾经被出版社列入科普读物系列中,并且出版了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民族语言的译本。
下面是张家宝为此书写的序言,以及我写的前言。
序 言
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通常称为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为此目的而创造出的成品就是科普作品,它是科普作者的创作成果,是一种精神产品。
科普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是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基础。
为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九届新疆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通过法律形式来规范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和行为,促进科普事业的繁荣昌盛。
气象科普历来是很受欢迎、很受重视的。因为每个人从小就感觉到气象的存在,而它又是那么神奇古怪、福兮祸兮、变化莫测、趣味无穷,这就激起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的强烈愿望。因此,气象科普成为各级气象学会的重要职责,并设立科普工作委员会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创作、刊载、出版了一系列科普作品。
我国曾经出版了系列性的气象科普读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气象科普专家。但近年来,气象科普读物数量减少,内容太深,叙述太专,有的作品对象是气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或专业人员。
近几年来,新疆气象科普形势不错。一批以张学文研究员为代表的热心气象科普工作的老、中年骨干,在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单位的鼎力相助下出版《气象知识我知道》,真是可喜可贺。
《气象知识我知道》是以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特别是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中级气象科普作品。它对当代气象的某些重要问题(如卫星气象、数值预报、气候变化、臭氧洞问题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其时代特色鲜明。同时也重点介绍了新疆气象知识,例如独特的新疆气象:典型的干旱地区、丰富的光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风能资源及一般特点、冬雪绵延等。
《气象知识我知道》一书在科学性、知识性的基础上又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特别是在通俗性上颇有特色。《气象知识我知道》一书的面世,为新疆科普园地增添了一束艳丽的鲜花。
张家宝
2008年1月于乌鲁木齐
(序作者原系新疆气象局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第9届常委会委员)
前言
当代人类已经用气象站、探空气球、气象雷达、气象卫星随时检测着全球大气(温度、降水、压力、风、污染物…)的表现,我们利用着时刻都在变化的全球气象情报和大型计算机预测着明天、后天的天气,也研究着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从全局的角度观测、分析、研究地球的气象问题是当代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气象知识我知道》针对社会上对气象问题的普遍关注,就当代气象的一系列基本情况、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做了高度概括的介绍。这包括气象观测的设备(从温度表到气象卫星)、气象观测网、天气系统、天气预报这些经典问题,也包括大气污染、城市热岛、气候变暖、极地气象、臭氧洞、空间天气等当代特别突出的气象问题。
气象问题有全球性的特点,但是各地的气候也深刻的受制于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等局部条件。新疆是比较独立的地理单元,它的气象状况也刻上了明显的地方特色。《气象知识我知道》也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新疆特有的“气象风光”。
新疆山高盆地多。这里有高山带的终年积雪,中山带的林带与湖泊以及盆地里的酷热…这里有我国降水最少的吐鲁番盆地,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如此缺水的新疆却通过伊犁河,把天山收集的雨水雪水向西送,去哺育中亚最大的巴尔喀什湖,使它万年不枯竭…
冰川、林带、湖泊、无际的沙漠、风蚀的岩石、辽阔的草原、湍急的河流、绵绵的冬雪、沉沉的冬雾、弥漫的浮尘、飞舞的黄沙、峡谷的狂风以至山麓的串串绿洲,它们都离不开“新疆气象”这位“大师”的刻意雕琢。
《气象知识我知道》力图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气象现象给予科学的说明。
在新疆科学技术协会和新疆气象学会的积极支持下,气象港网站的同仁集体编写了这本面向公众的《气象知识我知道》。在编写时吸收了《新疆气象手册》等很多参考图书、文章、网页的有关论述。我们感谢张家宝研究员为本书作序,还感谢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在本书出版方面给予的热情支持!
限于我们的知识水平本书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谨请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另外,也欢迎读者访问我们办的气象科学普及网站: 气象港(http://qxg.com.cn )。
《气象知识我知道》编写组2008年1月25日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