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89) by littless

已有 2534 次阅读 2009-10-9 19:41 |个人分类:永恒传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反面教材, 永恒传说

发信人: littless (littless), 信区: Science
标  题: 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89)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Oct 22 14:27:44 2006), 站内

在美国华盛顿一座博物馆的门前,有一座八英尺高的不锈钢塑,它日夜不停缓缓地
旋转着,昭示出人类正如它一样永无休止地前进着

这就是德国数学家Mobius(1790-1868)发现的Mobius带,它最独特的性质是单侧性
,也就是一只小甲虫可以走遍一个封闭纸带的两面而不穿越纸带,Mobius是1850年在
一篇申请巴黎科学奖的关于多面体的几何的文章中提出Mobius带的,有意思的是另一
位德国数学家Listing,Johann Benedict(1808-1882)也曾经比Mobius早几个月独立
的发现了Mobius带,这个发现不但是近代拓扑学的起点之一,而且还被应用到很多实
用专利上去,比如不间断留声机(1920年)传送带(1949年)热传输材料(1952年)

Mobius带现在也成了奇妙事物的代名词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如Upson,W
illiam的小说A.Botts and Mobius strip,和Deutsch,A.J的小说A subway named Mobius,

1967年,巴西发行了一枚印有Mobius带的邮票

1868年在Leipzig大学为他庆祝执教50周年几个月后,Mobius去世,后来Mobius的一
个孙子Mobius,Paul Julius(1853-1907)是一个神经病学家,对颅相学很感兴趣,
他听说人的左前额的凹陷是数学才能的一个标志,于是研究了很多数学家的头颅,
特别是有一次借Leipzig公墓搬迁,把他爷爷的头骨挖了出来来验证,可以看出
Mobius的左前额的确有个凹陷,不过这个理论现在并没有像Mobius带一样得到公认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147-260857.html

上一篇: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88) by littless
下一篇: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90) by littless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