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罗岚 Networks and Intelligent Applications of Block Cipher 实验室(CLOSED UP) || 欢迎光临 线性研究实验室

博文

去了哈佛,下周回国

已有 3777 次阅读 2013-1-5 11: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哈佛

去了哈佛,随着哈佛老了:前些年 MIT 建校 150 年,还快递了呢;去哈佛好像回到了 17 世纪,欧洲 STYLE !

纠结的是:副教授也是 POSTPHD,千老 associate;以前只以为 assistant 是博士后呢!想不开,还是回国再说,博后三年,必须聚类了,否则有些问题 —— 自己都这样觉得,可是副教授竟然也是 POST ,还是有问题 —— 唯一的解岂不是只有做教授没问题?博士后、教授只是大尾巴松鼠,怎么混啊!

顺便又投了个哈佛的助教,感觉好像以前投 IEE 的免费期刊,和编辑“得吧”好几个回合,还是不给你回音、然后不了了之,最后转投美国 IEEE 会议 就都中了 ,写着、写着就拿到博士学位了 —— 写到这里,不得不又提一下本门派:MIT 在 2012 年岁末结结实实地支持了 IACR 的在线开放免费期刊,沙菲教授洋洋洒洒 50 页的“紧身”设计 PAPER,穿在身上肯定温暖 —— 合作者有她的博士和 瑞威斯特 的博后;强调一下,虽然我是做分组应用的,但喜欢 STREAM —— 流 —— 不用象分组那样回头求逆。和在芬兰阿尔托大学 做 非线性 的博后 西娅思 一样,在本门派还没有 PAPER 呢,大家都在同样的阶段!前一阵,看似勉强交叉在一起的学科,呈现的效果真是不错:虽然隐藏、数字水印在本门派和应用一样被看不大起;从加拿大的 NQC 中心就知道,隐形 BUILDING 都有了些轮廓,应该是量子纳米材料的交叉结果 —— 分成静态隐形、动态隐形好了 —— 看看“谍中谍4”就知道动态隐形大概的样子;做认知、智能模型的非参数贝叶斯,交叉一下效果好像也不错,也许还讨到些喜欢呢 —— 做交叉,讨“喜欢”很重要。回到去哈佛的路上,在地铁站,有演奏竖琴的女艺人,音乐非常动听:至少有在 MIT 外露天舞台演出的水平,竖琴与演奏象一幅古典油画,只是在年初,色调稍微暗瑟了些。

下周海关签的时间到期,回国,更纠结。所谓“扫把星”是打扫宇宙卫生的,不要随便对号入座 !

哈佛以及哈佛松鼠的照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930-649750.html

上一篇:温情脉脉说“铁牛”
下一篇:注记 2013 年第一次洲际行程
收藏 IP: 108.20.51.*| 热度|

4 傅蕴德 徐大彬 陆俊茜 周素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