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十多天,我每天除了买菜外一直都呆在家里修改我那篇被JAS据稿的文章。这篇文章是2012年11月17月据稿的。编辑Wallace院士既是这篇文章的editor又是审稿人,他给出的审稿意见是据稿,说文章的想法是不错的,就是写得太差,而且与主流观点有些不一致,细节也没交待清楚。尽管Wallace教授是大家,但不见得他的观点都正确。他试图用传统的观点来否定我的理论研究。其实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而不是本质的东西。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我对我自己那套理论非常有信心,不怕审稿人的质疑。正如JAS主编发email给我讲的那样,一种理论是否成功,就是必须不断地受到审稿人和读者的质疑,这样留下来的才是真东西。所以他要选择不同专家作为我文章的编辑和审稿人。
11月17日我收到据稿的email后,仔细看了几遍审稿意见,没有马上修改文章,而是放了10多天,仔细琢磨怎样才能修改好这篇文章。想好方案后,于是我于11月底开始着手修改这篇文章,我用了两套资料和两种指数对文章中的观测部分进行了计算和验证(这部分的工作我的一位博士生在参加),证实了我们以前的理论结果是正确的。我也将我们的文章从以前的45页扩展到76页,内容增加了不少。文章的改写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前前后后修改了10多次,于是我在元旦前发给我的两位合作者(其中一位为博士生,另一位为华人科学家),两位只是提一些小的修改意见。在元旦期间我则在写对两位审稿人的回复意见。对第一位审稿人的回复意见(大修改)是12页,而对Wallace教授的回复意见是32页。这两份回复意见我大约写了7,8天。其中Wallace提了一个问题:欧洲阻塞是否是NAO负位相事件东移到欧洲大陆的?按我的理解,一般不可能,除非西风特别强。观测只能告诉你一个结果,不能告诉你原因。那只能用理论模式才能解决。于是我又从我很多计算机程序中找出我的理论模式程序,没想到我计算的Microsoft developer studio 被破坏了,我的这个Fortran程序打不开。没办法我只好QQ求助我的研究生帮忙修复一下。很快我的程序能用了,我的理论模式计算结果证明欧洲阻塞频率的变化只能来自欧洲大陆阻塞位置本身的移动,而不是大西洋;倒是NAO-事件可以来自欧洲大陆阻塞的西移。这证明我们的观点是对的,而Wallace教授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昨天一早起床后,我又将文章和回复意见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将我的文章传到美国气象学会的JAS网站上去。中午12点时,文章快传得差不多的时候网络出现问题,我上传的东西都白费了,我只好从头再传一遍,到下午两点才把文章传上去。传好后我才开始吃中午饭。今天早上我检查email,JAS主编告诉我他负责我的文章的评审,说很快就要进行评审了,说有什么问题同他联系。我感到很纳闷,因为投稿时,我注明了希望Wallace教授仍是我的论文的责任编辑,我写32页的回复意见就是要说服Wallace教授的。主编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我不知道主编会不会将文章送给原来的那两位审稿人(其中一位是Wallace)手中去审。我希望我的文章还能送到原来的两位审稿人,并希望以我的修改稿和回复意见来说服他们。
昨天送的这篇文章是我在JAS上的第20篇文章,也是我理论研究的延续。只有过了这道坎,我才能在JAS上发上30篇,40篇。其实数量不要紧,能得到国外学者的承认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不过命运不掌握自己手里,但我想只要自己能做到最好就行了。我的合作者看了我写的文章后,对发表还是非常乐观的,但我提醒他随时作好文章被毙的准备。如果被据稿,大不了我们重新再作。坚持把工作做到最好才是王道。像JAS这样的国际最权威的专业性刊物,只要你工作做得好,他们会发表你们的论文的,根本不用担心刊物编辑的偏见。所以每次据稿,我们总是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我的科研工作中,我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自己亲自动手。虽然辛苦点,但非常有乐趣。凡是我是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都是我自己一笔一笔写出来和改出来的,都是我二十多年积累的结果。前一段时间,一位研究生问我到说她到我这里一年多了(包括上课),感觉科研上没取得重要进展,是不是不适合科研?我对她说,你以为搞研究那么容易,算一下就能发表,你把科研想得太简单了。对于基础研究来讲,要知道没有研究工作上的积累,没有知识的多年储备和研究方向上的坚持,哪来那么多的重要进展。要知道你才来一年多就要取得重要进展,那我们搞了几十年研究的人都是笨蛋。全世界那么多人在搞研究,你看一年JAS,JC和JPO能发多少文章。如果要是一个硕士博士生都能随便在它上面发文章,你数数中国人能在它上面发多少文章。你现在看看中国人一年能有几篇文章。搞好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必须得练功,从基础作起。当然,撞大运也是有的,不过非常少。在JAS, JC和JPO等刊物发一篇文章容易,但要在它们上面持续不断地发高水平的系列文章则太难。能不能在它们上面持续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是考验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耐力的试金石。
所以,坚持,积累和自己动手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具备的基本要求,也是持续不断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基础所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