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gzf197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rgzf1979

博文

这样的衣服就该扒!

已有 2245 次阅读 2014-9-26 16:0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杂感

9月7各大网站都转了《男子穿旭日旗登泰山 遭愤怒群众扒衣》这则消息,甚至还上了360的头条。报道称:“96日晚,在第二十八届泰山国际登山节上,一名据称来自天津的30岁左右男子,穿着印有‘大日本帝国海军’字样的T恤衫登山,被民众包围,有群众愤怒地将其T恤扒掉。该男子却称自己从小在日本长大,在日本就是这样穿,在其他地方穿都没问题,唯独在泰安穿怎么就不行了。”我为愤怒的群众鼓掌,他们做得好!如果我当时在场,也会这样做的。对这些数典忘祖之辈,就应该这样。

   在鼓掌的同时,也使我深思。报道说“该男子却称自己从小在日本长大,在日本就是这样穿”,这就说明,他从小在家庭和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已经染上了浓重的军国主义色彩!在他的思想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日本侵略这回事。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应该知道,日本是在怎样对待、审视自己曾经的历史的。他和他的父母、和他的家庭早已经被奴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一个汉奸家庭。他的父母,就如同老舍笔下的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之流,从这样的家庭里出来的人,能是什么好鸟吗?

   在鼓掌的同时,也使我忧虑。报道说“在其他地方穿都没问题,唯独在泰安穿怎么就不行了”。言下之意,就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穿着“大日本帝国海军”T恤衫招摇过市、大摇大摆了!他这是第几次这样穿,我不知道;他到过除泰安的那些地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到过的那些地方的、看到他那样穿着的中国人(?),是何等的麻木,是何等的缺乏明辨是非的慧眼,又是何等的让人痛心,“在其他地方”竟然没有出来斥责他!或许“其他地方”的人以为这原本就是一场只为博取眼球的娱乐事件吧。娱乐一下,无关大碍。十三年前,赵薇不也是穿着日本军旗服装上了《时代》杂志吗?也没见她受到怎样的处治,她还不是照样的排戏、导戏、吸金吗?照样受到追捧?于是,我便又想,或许也不能单单责怪“其他地方”的人们。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有缺失吗?我们有过惩处如赵薇和自称天津男的行为的国家层面的条款吗(连条款都没有,遑论法律)?韩国政府编纂《亲日人名录》、《亲日辞典》,专门收录亲日也就是“韩奸”的人与事。放眼望去,我们有过一部诸如《汉奸辞典》之类的书吗?这不是为汉奸树碑立传,这是将我们民族的劣迹昭示天下,警醒后人。可惜,没有。我们有若干的经费,投入到无聊的“课题”中,却又因经费紧张,无法做这样于国有利的事。但愿抗战胜利70年、80年,或者,我有生之年能见到这样的书问世吧。

   200488日,有保守派背景的日本富士电视台,请来时任外相的川口顺子和防厅厅长石破茂(此人现任安倍内阁地方创生担当相)两名官员,对中国历史教育作出严厉的批判。节目分析称:“要彻底消除中国的反日情绪,必须先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一年后上海便遥相呼应,“出于与时代接轨的考虑”,删除了语文教材中的《狼牙山五壮士》。我不知道编写教材的那些砖家们是出于怎样与时代接轨的考虑,难道真的是对“删除中国历史教科书内的抗日战争史”的“真诚”回应吗?一座曾经谱写过八百壮士抗日的英雄城市,一座曾经被日寇铁蹄蹂躏的城市,居然会作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日本的教科书在不断的篡改侵略的历史,于是,才会出现穿太阳军旗服习以为常的局面。我们,在删掉自己民族苦难的历史,才会出现如赵薇、如“其他地方”的不知民族耻辱的人,才会让不少的人一点点的麻木,一点点的丧失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民族的气节与精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从与日本建交之日起已经说了三十二年来了。我的家乡有句俗话:牛教三遍,晓得转弯。但是,像日本这样的国家,连一头牛都比不上的。在他们的心中,没有战败投降,而是暂时终战。终战是什么,就是蛰伏,就是喘气,就是伺机再起。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掉,也没有理由忘掉受侵略、受奴役、受摧残的痛苦和悲惨;更不能忘掉从1945年日本投降以来,愈演愈烈的否定侵略历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否定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等等的后事。现在东亚的上空,战争的浓云正一点点的密布,不正视后事,忘掉后事,轻视对方,最终受害的只能是自己。诗云“位卑不敢忘忧国”,现在,不是“不敢”,而要“不能”——“位卑不能忘忧国”!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就应该挺起民族坚韧的脊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865298-831035.html


下一篇:小文在《光明日报》发表
收藏 IP: 220.172.204.*| 热度|

1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