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y6211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cy621117

博文

常见岩石介绍(七) ——煤层

已有 5867 次阅读 2023-5-4 09:4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常见岩石介绍(七)

——煤层

煤属于可燃生物岩,按照大类划分,属于沉积岩类。是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地质作用转变而成的层状固体可燃矿产。根据变质程度,煤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

煤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也是冶金、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

植物的大量繁殖是成煤的先决条件。成煤的物质基础是泥炭,需要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而且植物遗体不被氧化分解,能够保存下来并转化为泥炭,具备这样条件的场所就是沼泽等沉积环境。

沼泽环境沉积的植物遗体,在地壳缓慢下降的过程中会形成泥炭,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之后,这些泥炭需要再次经过化学及地质作用才可以形成煤层。

泥炭层的堆积厚度与速度直接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与厚度相关,所以煤层的形成,以及煤层的厚度、规模和植物遗体的堆积和地壳的沉降速度有关。

成煤作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植物的泥炭化阶段,二是泥炭的成岩作用阶段,三是变质作用阶段。

煤赋存于含煤岩系之中,位于顶底板岩石之间。煤层的层数、厚度、产状和埋藏深度等,受古构造、古地理及古气候条件制约。煤层的赋存状况是确定煤田经济价值和开发规划的重要依据。

煤层主要是在三个地质时期内形成的:第一个时期是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第二个时期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第三个时期是新生代的第三纪。

第一个时期是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那时的植物简单原始,称为孢子植物,这种植物遗体形成的煤层,主要是烟煤和无烟煤。

第二个时期的植物为侏罗纪和白垩纪的裸子植物,植物得到进化,其形成的煤种是褐煤和烟煤。

第三个时期是新生代的第三纪,植物演化到高级阶段,主要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比前两种的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更有利于煤炭的形成,主要的煤种是褐煤,其次是泥炭,也有少部分的年轻的烟煤。

因为这三个时期的地球气候虽然不稳定但是降雨很充足,以至于大部分的地区比较潮湿,极易于适合植物的生长。

煤不但本身是重要能源和工业原料,而且是重要的油、气源岩,如吐哈油田煤系就是重要的油源,鄂尔多斯、塔里木等盆地煤系则是重要的气源,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离不开煤系地层。还有,煤层微孔隙非常发育,对于CH4的吸附性很强,容易形成煤层气,为非常规天然气,具有较好的前景。

煤炭资源已经和其他几种资源共同被联合国定为不可生的资源,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需杜绝过渡开采。燃烧煤炭,对环境也容易造成污染,所以,要尽量节约煤炭,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学会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分布在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地层中,厚度较大,煤炭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石炭—二叠系煤层煤级高,为气煤—无烟煤,含气量高;侏罗系煤层煤级低,以长焰煤为主,含气量低。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厚度较稳定,除过盆地东部及东南部湖相沉积区域外,在盆地中西部、中南部、西北部、北部广大地区均发育延安组煤层,其中盆地西北部煤层发育最全,从延1-延10顶部均有煤层,但有的层变化较大。

煤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盆地延安组大部分地区各层顶均有煤层,其中延6、延9顶煤较为稳定,为延安组地层划分的主要标志层,延7、延8及延10顶煤为辅助标志层。

地球物理测井中,煤层在电性上表现为低自然伽玛、高电阻、高时差、低密度、井径扩大等特点,实际工作中常常根据煤层的这些电性特征进行地层划分。

野外露头剖面上,陕西韩城可见石炭—二叠系煤层,陕西神木考考乌素沟、宁夏灵武石沟驿、石嘴山汝萁沟、平凉等地均可见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其厚度不一分布范围不同。

在钻井岩性观察中,煤层为黑色,较轻,性脆,手摸污手,可燃。根据岩心中煤层及其组合特征可以判断沉积环境。

参考资料:教科书、互联网

2023年5月4日

 

 煤层剖面1.jpg

     陕西神木考考乌素沟,延安组上部发育2套煤层

煤层剖面2.jpg

  宁夏石嘴山汝萁沟,延安组中下部煤层

安123,延9煤层.jpg

         A123, 延安组延9顶煤层

  

 演206,延8煤层.jpg

     Y206,延安组延8顶煤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836712-1386735.html

上一篇:七律 五一节感怀(三首)
下一篇:心中有愿望行动有目标(随笔)
收藏 IP: 124.23.132.*| 热度|

7 尤明庆 宁利中 郑永军 孙颉 许培扬 杨正瓴 陈满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