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合并的大学实现了1+1>2吗? 精选

已有 13993 次阅读 2017-12-12 09:2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1990~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所。合并的大学实现了1+1>2吗?

步一 / Indiana University & 李江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必应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大学合并,这一举措往往是大型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步骤。很多人都认为,规模较大的学校更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承认,更有希望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也更有可能性取得较高的影响力。政府与政策制定者则认为,合并大学可以更好地集中学术资源,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产生“1+1>2”的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1990~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所,其中2000年是合并的高峰年,发生了105次合并,203所高校合并为79[1]。合并之后,公众对于大学的发展状况虽然褒贬不一,但似乎都认可浙江大学与武汉大学从合并中颇为受益(详见知乎[为什么上世纪末的高校合并潮中,武大和浙大被公认为是最成功的])。

合并的大学是否实现了1+1>2,并非一个简单的 Yes或者No的问题,但从科研产量的视角来看,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Research Policy》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以中国和北欧国家为例,对大学合并前后科研产量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选取了2001-2010年中国和北欧国家(包括丹麦、芬兰、瑞典)大学合并的数据进行研究。这些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中国和北欧的本地学术文献数据库,第二个则是国际学术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核心集。作者选取了合并前后各五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而在中国高校中,作者仅选取了“211”工程中的高校,并选取《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1996-2016)》中明确记载合并的学校,共29所。鉴于数据获取的难度,北欧三国涉及合并的高校在数据集中只包括了8所。

合并并不必然增加发文量

回归分析显示,中国高校的合并与其发文量之间呈现微弱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中国高校合并后比合并前发文量有一定的增加,且在统计学上有较高的显著性。但北欧三国高校的合并却并非如此。这两种不同的影响模式体现了地域间高校合并的模式差异。

规模差异大的大学合并,有助提升发文量

合并的高校如果规模相当,那么学校合并对于发文量的提高甚微。相反,如果一所较大的学校和一所较小的学校合并后,发文量的提高则更为明显

综合性大学与医学院合并,有助于提升发文量

在高校合并过程中,综合性大学与医科大学合并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以中国为例,1998年,浙江大学与浙江医科大学等大学合并;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作者的实证研究显示,当一所综合性大学和另一所医科大学合并后,其发文量的提高较其他类型的高校合并更为明显

作者认为,这类合并后科学生产力的提高,很可能是由于综合性大学基础生物研究(及相关基础学科研究)与原医科大学的实用性与临床性研究结合后的协同效应synergies)所导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科研成果产量并非大学合并的唯一目标,我们不能以是否产出了更多的论文来衡量合并是否成功。但是,合并之后产出了更多更好的论文,一定是每所合并的大学都期待的。


(论文推荐人:于琦 / 山西医科大学)

附:招募

Research Policy 》愿意刊载大学合并的研究论文,就说明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话题,如有小伙伴愿意加入我们,一起从发文与被引的角度来研究大学合并现象,请留言。目标是在《Nature》或《Science》上发文,不行在《林墨》上发文也可以,哈哈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89254.html

上一篇:为什么科学家的研究兴趣老变?
下一篇:论Altmetrics,2016年奥巴马的影响力全球第一,合理吗?
收藏 IP: 120.236.234.*| 热度|

13 胡志刚 李曙 杨正瓴 武夷山 赫荣乔 谭平连 姚伟 杜占池 徐长庆 宁利中 赵凤光 汪晓军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