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明代与“发现”美洲 – 答客问

已有 3827 次阅读 2014-11-19 21:43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明代大航海, 美洲史

评论某些观点,最好是直接对有关的博客讲。下面是从另一位博客文章里无意中看到zuobuli君对我的的评论。假如我没看到,来而不往,就失礼了。可惜zuobuli君没有开博,我只能单人对打。

先对戴老道歉,占用太多您的博客空间回答,只此一遭,下不为例。我只回答与我有关部分。以后,还是希望直接对话,不要通过第三者说事,以减少误会。我把评论稍微扩充一些,改正错字,贴在这里。

zuobuli 的问题很好,虽然有些已经回答过,他没看清楚我的文章,我觉得还是在自己博客里发表,他需要继续讨论,可以有空间。

要推翻“600年郑和止于非洲,500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年利玛窦带西方地图学来中国”这庞大的历史错案,不是博客里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只能大概。这三大错案连在一起,基于错误的假设,所以把假设的错误基础打掉,整个真相就浮出大白。《坤舆万国全图》就是剥茧的丝

两本书共600页也只能触及皮毛,不要期望博客能解决所有问题。我发觉大家讨论时有一个重要心理障碍,是只挑剔中国没有文献,而不质疑西方文献的真实性和推理的含混矛盾。必须去除这心障,才能去除目障、脑障。

原文是在戴老师的博客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844217.html

[7]zuobuli  2014-11-18 10:42

(下略,详见7楼原文)

-------------

(下面zuobuli问, 李兆良答)

问:其实这些都是说词而已,动不动蹦到民族高度并非学术态度,史以实为主。证据不足难以让人接受时就要扣上各种帽子反而显得低级了。

答:这正是我要反对的“民族主义”,“伪民族主义”,“负民族主义”。请您仔细看我其他博文。西方是以民族主义糊中国人,一些中国人以“负民族主义”糟蹋自己。看到西方的证据不足,互相矛盾,为什么视而不见,继续相信?继续接受?假如看不到,是学术程度问题了。我在国外能看到的,国内很难看到。视野不一样。

--------------

问: 但没发现李的逻辑过于单向性和排他性吗?

答:我不晓得单向性,排他性何指,可能误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本来就是单向性,他人已经讲了千百万次,不需要我替哥伦布辩护,以示双向了。如果哥伦布的立论本来不对,为什么要各打三十大板?关于排他性,15-16世纪,谁有能力远航,大家都知道。中国是郑和领导下的大航海以及承载的外国沿路客商使者,西方是哥伦布与其后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等。做历史侦探的方法,就是排除不可能的因素,得出结果。不叫“排他”。

----------

问:博主考证过“中国引进了多种农作物、蔬菜水果甚至家禽。”一定是从南美来的吗?考证过两洲之间的其它国家这些粮食等都是从中国输入了吗?它不能是中国间接方式引入南美的农作物吗?

答:美洲因为与其他洲隔绝,动植物长时间独立演化成特殊的物种,它们自己不能越过海峡,所有转移是人为的。从这人为的活动,可以得出人类迁移交往的历史。我没有讲过中国从美洲引进家禽,引进的是农作物。中国把鸡和马带到美洲。这部分在我的书里面有很长篇的叙述,在新浪博客也有,不在科学网博客讲了。

郑和并没有“发现”美洲。“发现”是有语病的,我另外一篇文章已经很清楚讲了。根据印第安人,是他们“发现”哥伦布。他们几百、几千人“发现”哥伦布几个人到达他们的领土。哥伦布可能是第一个欧洲人到达美洲,他到达的时候,美洲已经有五千万到一亿人口。亚洲人,带着华夏文化到美洲已经有一万年以上,他们是原来的发现者。基本上,大部分所谓“印第安人”,他们的文化基因,生物基因与华人是相同的。迁移活动的历史久远,间断,文化到美洲后再演化,产生既相似,又不似的新文明。

要提出“间接”引入,必须符合侦查的三个条件:动机motive, 时间opportunity, 能力means,缺一不可。我提出的证据,说明中国比西方最早引入、应用更早,已经排除西方作为媒介的最重要的条件 – 时间证人。其他没有航海能力的国家不可能当媒介。根据年代,这些物种的转移,没有其他比中国与美洲之间更早的交通。Polynesian大洋洲人民可能是中介,但是没有记录,考古证据不详。欧洲人第一次到达美洲,看到中国特有的白桑,稻田,这些中国特有的农耕技术,不是中国人带来,是谁呢?

在博客里讲的,都是管见,是拼图的几块,在书中是几百块。博客只看到尾巴,不知是什么。象鼻子在书里

----------------

问: 人类历史上的交往或迁移是很显然的,否则又如何“走出非洲”呢?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来自于亚洲(蒙古)好像是有较确定的说法。能去便能回,也能带回东西。两州交往恐怕是更遥远的故事了。

答:这已经讲过。我说的亚洲人,包括东亚的人种。但是从文化而言,“印第安人”文化与华夏文化最接近,有直接关系。建议把我博客的文章仔细看一遍,不再重复了。能去不一定能回,看情况。地理在改变,文化在改变,刻舟求剑是史学大忌。

--------------------

问: 明代中国至少在自己的国家和番薯(藩属?)国间也有“话语权”,难道以官方的名义发现新大陆后不记载不张扬反而会忌讳地抹掉所有航迹?

答:明朝宦党之争,明、清、民国之间的内乱外侵,使得中国文献在战乱中丢失严重,也在博客里讲过。永乐大典作战争蔽体。有大部分资料在外国,地图是其中流失海外最重要的,好东西外国比中国多。《坤舆万国全图》是其中一例。

------------

问:另外,老夫不是考古专家,李手里的出土文物绝对可靠不敢猜疑。但刘刚那个天下诸番识贡图已知至少有8大硬伤,完成(全)可以认定是假的。

答: 我对《天下诸番识贡图》存疑,不予置评,与我无关。千万别分门立派,学术上,各人是独立的,结论一样,不等于取材立论方法一样。《坤舆万国全图》是1430年完成的,不是1602年,几百项证据已足

跟随西方的用语“发现美洲”是被误导了。知道美洲原来就有住民,来自亚洲,包括中国,就不应该用“发现”这词。有些人对西方的学说不敢挑战,照单全收,只质疑中国文献缺失,不质疑西方文献矛盾和推理漏洞,是普遍性的毛病。

我们只能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按照目前所有西方提出的证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只能对欧洲人而言。现在,连欧洲人也不支持。

我多篇文章指出,“西方给中国带来地图学”一说是错误的,所以地图历史网站要关闭。我另一篇文章已经讲了,明代大航海的功绩,不是发现新大陆,带中国文化的亚洲人一万年前就发现了美洲,明代人的贡献是首次环球航行,绘制世界地图,引起后来西方的航海活动。明代人在美洲开垦稻田的证据在我书里详述。美国东南部有不少明代文化遗存。

历史的证据有书面文献,文化遗存,两者需要并重。文献证据往往有缺误,文化遗存更客观。博客不能把书翻印出来。其他,只好劳烦您看我两本书:

《坤舆万国全图解密 – 明代测绘世界》联经出版社,2012.

《宣德金牌启示录 – 明代开拓美洲》联经出版社,20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44704.html

上一篇:逻辑推理,定量分析,与历史侦探
下一篇:国内外信息资源与研究的差异
收藏 IP: 71.66.252.*| 热度|

5 姬扬 戴德昌 马德义 zdlhsh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