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廉恶来与秦的兴起
据《逸周书•世俘》称“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方来”一辞,孔晁注谓纣党。陈汉章在《周书后案》中以为“方来”即纣臣“恶来”。
《史记》记载:秦之祖先大业,乃帝颛顼苗裔。大业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姓嬴氏。大费(即伯益)生二子:大廉、若木。
大廉有玄孙孟戏、中衍, [1] 传说中衍人鸟身而人言。殷帝太戊使之驾御专车并以女妻之,因而屡建奇功,乃封其为诸侯。[2] 中衍的曾孙戎胥轩在西戎之地,与戎人一起生活,传说他与骊山女所生的儿子为中潏。 [3] 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子飞廉,飞廉生恶来,是季胜的哥哥。飞廉善走,恶来有力,父子俱效力于殷纣。周武王伐纣时杀恶来,当时飞廉在北方为纣王立坛于霍太山(霍太山在沁州沁原县西七八十里),得一石棺,棺上铭文:帝令处父不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飞廉遂触棺而死,葬霍太山。其后非子建立秦国。
根据《楚辞》等作品,飞廉夫妇死后被封为风伯雨师,是日月封神第5令发布的,当时海市蜃楼显示的景象是“做牛做马,升官发财”。于是,飞廉恶来的后代就开始作为奴隶部落为姬家效劳。据史书记载,造父,嬴姓,伯益的后代,蜚廉四世孙,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几十年后,造父的侄孙秦非子又因功封于秦(天水),为之后秦国始祖。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以守周之坟墓,秦以始大。
录,甲骨文 (井架辘轳) (井水盛器) (水),表示取之不尽的井水。金文 在井水盛器 下面加“水” 。当“录”的“取之不尽的井水”本义消失后,篆文 加“示” (“福”的省略,表示上天赐予的福份)另造“禄”代替,比喻井水一样取之不尽的福份。篆文 误将金文字形中的“录” 写成“彔” 。造字本义:名词,取之不尽的井水,比喻享受不尽的福份。隶化后楷书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将篆文字形中的 写成 。耿 :光明:“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耿耿(a.光明,如“耿耿星河”;b.形容忠诚,如“忠心耿耿”;c.心里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怀”)。 有骨气,刚正不阿:耿介。耿直。耿节(坚贞的节操)。
按照更可靠的先秦文献《清华简》,彔子耿就是因处理水井污染而声望高升的禄父——清澈泉水之父,姓子,名耿(庚),应该就是帝辛儿子武庚。三监是被飞廉所杀,而不是其他史书所谓的被姬旦杀管叔,关押蔡叔,废了霍叔。飞廉推举武庚上台,不是其他记载所说是姬发封武庚为商王,而仲衍因为水井投毒事件牵涉其亲信在商王宫的不孕毒酒案而下野。《逸周书》独家报道武庚兵败北奔,所以我们最好的推测是武庚失踪。如果彔子耿理解为禄父(武庚)的儿子耿,那么有可能是武庚北奔投靠鬼方成功,儿子因为出头当商王而被杀。
秦国,赢姓,源处于商王朝的子姓,先祖名子恶(wu)来,纣王的臣子,以大力著称,周灭商后恶来被杀。两个儿子分别成为赢姓,和赵姓的先祖.约前900年西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秦非子
秦公伯
秦仲
秦庄公 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
秦襄公 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秦静公
秦宁公 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在位6年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在位12年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
秦康公 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
秦共公 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
秦桓公 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
秦景公 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
秦哀公 前536-前501年 在位36年
秦夷公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
秦厉共公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
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
秦简公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秦献公 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秦惠文王 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
秦昭襄王 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
秦庄襄王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
秦始皇帝 前246年-前222年
前221年赢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
秦朝
秦始皇帝(前221年-前210年)
秦二世皇帝(前209年-前206年)
秦末王(前206年)
崛起于汉渭文化圈的嬴秦,本属东夷集团嬴姓部族西迁的一支,当今史学界对此似已无人再持异议。但西迁的时间和动因,则存岐说。秦的崛起,有四个原因。
1.平王东迁时,秦国的领导者由于近水楼台,护驾有功,获得赐封周王室原有的镐京精华区,因而国势大振。传至秦穆公时,更击败当代霸主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2. 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
3.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4. 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国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秦朝之后的历史断代黑洞,制造者很可能就是秦始皇这个暴君。甚至他所建立的王权形式都几乎是一模一样照搬中东的形式。秦人信奉什么宗教,是历史之谜。秦国王室源自东夷,而百姓则多数是氐人。
从秦人崇尚黑色,以及秦人与东方六国截然不同的礼仪和习俗,可以认为秦人受到来自波斯、象雄的祆教、苯教的影响。
祆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波斯帝国的国教。创立者是查拉图斯特拉,也就是尼采著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角。祆教认为世界现有黑暗,然后从黑暗中生出光明,和基督教完全不同。祆教传至西藏阿里地区,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古象雄苯教。
苯教是典型的神山圣湖崇拜,象雄国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家,横亘于丝绸之路上的巨大帝国,国土包括今天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和青藏高原的西部。顶峰时期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这是欧美象雄考古的普遍观点。但是古象雄苯教中也有分门派,有不同的派别与团体。
秦人崇尚狗,并且认狗为祖先,而大约起源于2600年前的波斯祆教就崇尚狗。
秦人民间残留着大量的母系社会的遗留——秦人的女子没有明确的贞操观,婚前可以和自己喜欢的男性同居,不受社会舆论谴责。古象雄时期青藏高原有明显母系社会的风俗遗存,直到今天的藏人民间仍可见这些风俗。
有一本汉族史诗《黑暗传》,与苯教教义有关,认为黑暗是最先生出来的,与“地女神结合后才生出来光明,这和希腊神话中最早的神祇是大地母神盖亚,之后盖亚生出天神乌拉诺斯一样。
秦始皇崇尚黑色广为人知。今天阿里地区的古象雄文化,实际上是波斯文化的辐射区,属于波斯文化的范畴。苯教因教徒头裹黑巾,俗称“黑教”,后来的西藏人又被称为“番”(bo)人,颇可怀疑为“波斯”之“波(bo)”。“黑”及其苯教特色都让人觉得在中国西北发家、崇尚黑色、喜欢巫术、尊狗的秦人,乃至秦始皇很可能信奉了古象雄苯教。秦始皇那个奇特而著名的“十二旄冠”也和中亚文明、象雄文化有关。在今天依然封闭的西藏阿里地区,在特别的节日里当地人竟然戴着如秦始皇一样的“ 十二旄冠”!
秦人葬圭习俗,渊源于其东夷部族的文化基因。在秦人世代相传的群体记忆里,存留着圭器曾经辉煌过的尊贵史影,在秦人的宗教理念中,闪耀着圭器的神圣光圈,寄托着向天、向日、向祖神祈求福佑的信念。换句话说,圭在秦人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岁月尚未完全洗尽的印记。如果说畤祭是东夷文化天神崇拜为灵魂的宗教意识,在嬴秦国家政权层面的延续;那么,崇圭葬习就是这种宗教意识在世俗生活中的余韵。论者认为原始性文化基因,在葬丧习俗中保留痕迹最为悠久,信哉是言。
秦人葬圭习俗在战国中期以后趋于消失。这可能同政治、经济大改革导致社会生活急剧变动有关。战国时期是我国由贵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关键阶段,以宗法体制为纽带的贵族政治全面瓦解,自耕农阶层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迅速壮大,旧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习必然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质变性大动荡,在秦国表现尤为激烈。秦国的徕民政策和民族融合政策,使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悄悄改变着国民的族缘成分;而宽泛的通婚实况,又会助长这种趋势。所以,葬丧习俗中一些传统因素被扬弃,一些新的因素被吸收,正如田野考古信息所呈露的那样。秦人墓葬里的圭大多为石质,有的制作非常粗糙,有的还以玉石片充代,早已显示出崇圭意识的衰退倾向。
认为秦朝时佛教已传入中国。隋朝费长房在《历代三宝记》卷一中说,秦始皇四年沙门释利防等一十八贤者携经来化始皇被始皇查禁。始皇把他们关到监狱中,谁知其人等显大神通,吓得始皇叩头望其西去,十八贤者见缘分非成熟故西归而去。才有后来始皇笃信神仙的事,估计他把这些贤者当神仙了。日本学者则根据《史记•秦始皇 本纪》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的记载,以“不得”为“浮屠”(佛陀、佛教的早期译法)之异译,也认为秦朝佛教已流行中国。我国学者马元材在1943年撰文《秦时佛教已流行中国考》亦力主其说。岑仲勉先生一开始亦赞同此说,后经其多方 考证,认为上述材料是指伊朗的火教在秦朝传入了中国,而不是印度的佛教。总之,秦朝说还缺乏可信的论据,目前已无人提起。
秦朝国祚较短又偏重法制,没有建立缜密、系统化的宗教。主要以上帝崇拜和祭祖先为主,民间尚存在上古鬼神之说、巫术、占卜与占星,以及起于先秦的神仙方术。其中后者深受秦始皇崇拜。
上帝崇拜源自商朝,秦国于东周时居于歧西,秦国君王按五行崇拜上帝之一的白帝,又因秦族源自东方而崇拜少昊。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地区后,秦人有白、青、黄、炎四天帝之祭(无北方黑帝),其中因地理关系特别重视西方白帝。秦朝皇帝每年都会去祭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秦室以崇拜上帝为主,而秦人除了上帝还以陈宝为贵。陈宝为宝鸡地区之神(即陈宝祠),为秦地所特有。至于雍地诸祠,有日、月、星、辰、南斗北斗、荧惑(即火星)、太白(即金星)、岁星(即木星)、土星(即金星)、辰星(即水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余庙。而杜伯是西周右将军,在雍地也有祠(即右将军庙),被秦人视为最灵验者。以上诸天神、人鬼与地只为古代传统信仰,为上古鬼神之说。祭祖先也是主要信仰之一,表现对宗庙的重示。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不谢鬼神,而言有赖先祖诸王的庇护。秦先王庙或在雍地、或在咸阳。秦二世时立史皇庙,尊为祖庙,并按古庙制立七庙。
秦始皇是靠武力并吞六国,他本身迷信个人威势,对鬼神之说不是很热切,所以在他的诸多讼德碑文中只强调皇帝本身的权威与武功。但为了以神权巩固政权,以其秦朝传统宗教信仰,他仍然依循传通祭祀上帝,并且实现当初春秋齐桓公想要做的封禅之举。秦始皇于泰山封禅,招集齐鲁儒生博士讨论封禅礼仪。但当初齐桓公的封禅礼仪未定,最后以故秦祭上帝之礼行封禅。他在泰山还有封藏,且密不示人,这个作法被汉朝汉武帝所效法。秦始皇认为自己上应天命,大地诸神必须尊崇自己。如南巡湘江时因舟船浮动而迁怒湘神,下令伐尽湘山树木,火烧湘山祠。此外,秦始皇将五德始终说引入官方宗教,用以论证秦代周而立的合法性。
神仙传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一出荆楚文化,一出齐鲁文化。楚人好幻想,如《庄子》、《楚辞》都有提到神仙的美妙形象,也就是长生不老、逍遥自在与神通广大。而燕齐滨临大海,海天明灭变幻,海岛迷茫隐约,都引发当地人的联想遐思。所以有渤海有蓬莱、方丈与瀛洲三神山的传说,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药。实现个体永生的神仙信仰吸引了贵族与君王,也产生不少方士如徐福、韩终、侯公、卢生、石生等。秦始皇为求不死之药,最后亲自东巡黄海、渤海,到成山头、登芝罘、游碣石、至钱塘、上会稽。徐福谎称受大海怪兽所隔,难出航寻不死之药,秦始皇就亲自芝罘出海射杀鲸鱼。卢生称寻仙药不遇,因为恶鬼所害,建议人主应微行以避恶鬼,所居宫殿不应让人知道,然后真人可至,不死之药可得。秦始皇因此隐密其行,自称真人。后来侯生等人不满秦皇专横而逃逸,秦始皇也因为他们的诽谤之言而坑儒报复。最后,神仙方术并未成为官方宗教,但大批方士的出现与活动,带动方术仙道的发展,以及航海与文学的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