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毓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毓琦 哈佛(1961-2001) 清华(2001-date)

博文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with Tsinghua Students (II)

已有 8419 次阅读 2009-12-8 00:2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Fornew readers and those who request to be “好友 good friends” please read my 公告first.

This is the second of this series of student written articles (see the first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with Tsinghua Students,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893 for introductions)
Fifth Article
与何老师交流感受与总结
 
从研究生申请到入学,常常听到老师和师兄们提及何老师的教导。但这次是我第一次真正见到何老师。经历了长时间的飞行,尚未得到充分的休息调整,何老师就和我们进行了交流。何老师一直给我们亲切、睿智、敏捷的感觉,说话铿锵有力。通过阅读何老师的博文,并且经过短短的两次交流,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在与何老师的提问与回答中,不仅解决了许多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而且面对面的交流,给我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财富。这里,我就简单说说在这两次交流中自己体会较深的几点。
 
1、          行行出状元
参加交流的大多是低年级的研究生,大家对科学研究尚未涉足太深,因此不少问题涉及到了如何选题,如何去做研究,如何预计问题的研究前景等方面。而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何老师多次提到了“行行出状元”这句语。仔细品味,这句话包含了许多含义。首先,我们要专一。在研究自己的问题时,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排除杂念。当我们遇到问题、苦恼与困惑时,不能将这些困难归结于课题选题不好,也不要见异思迁。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排斥广泛的研究,而是指要保持一颗坚持研究的心态。更进一步讲,这是作为一个研究生应该有的科研素质、自信和“固执”。
 
2、          寻找我的“Ah moment”
何老师提到的“Ah moment”指的正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感觉,这也是做研究的乐趣所在。而目前为止,自己也曾体会到“Ah moment”,但这往往是在学习过程中突然搞清楚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快乐会持续很久。但我相信,何老师提到的“Ah moment”是走出研究困境的时刻,或许那个瞬间的快感,要比自己之前遇到的更真切与快乐。我要努力体会到这美妙的时刻,也相信自己会找到的。
进一步想,会不禁问道什么时候才是“Ah moment”。何老师说:当你能把自己研究的问题在5分钟内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时,你才是真正搞清楚了这件事。讲座中何老师提到,它可以用一句话讲清楚“Kalman滤波”,也可以用两分钟、两个小时,或者写成两个大的章节。而现在常常以此来反思自己正在学习的课程,对于一些自己认为自己懂了的问题,能否达到何老师所说这这种境界――放任自由。其实,这点既有艺术家的浪漫,也有科学家的严谨。
 
3、          多一份社会责任感
在两次的交流中,何老师也常常对比中美之间的教育差异。除去学术上不可避免的差距外,中国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往往比美国淡泊。何老师鼓励自己的学生去担任一些志愿者的工作。何老师虽然一直生活在美国,但他在退休之后,仍然担任清华大学讲习教授,将自己的经验带回国内,为国内的教育做出贡献。这正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何老师从事了数十年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辉煌的成果,而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宝贵的经验。而何老师坚持写自己的博客,正是希望将这些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与我们共享,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从另外角度来看,个人的成功依托于整个社会,因此,要有反馈社会的意识与行动。作为自动化学科的学生,我们更不应该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人”。在这种接触社会,回馈社会的活动中,我们也更能发现实际中的问题。能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讲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当然,或许有更多的问题是暂时无解的,我们就需要进行研究,做“第一代”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实,在与何老师进行的两次交流中,何老师从人生,家庭,事业等方面给我们很多中肯而有益的建议。而其中很多内容,何老师在他之前的博文中都有涉及。目前自己的理解是很浅显的,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何老师的博文应该常读。正如何老师所说,现在你可能不是很明白,但你需要常常回过头来看看这些文章,或许某一天,自己会迎来了一个“Ah moment”,才明白这些博文中要告诉我们的。
 
 
CFINS 博士生 赵寅
Sixth Article
与何老师座谈随想
黄霁崴
由于本学期选了贾老师课程的关系,有幸参加了两次与何老师面对面的座谈交流,感觉收获颇丰。下面站在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角度上,针对之前我所关注和困惑的一些问题,简单谈谈我的感想和收获。
作为一个研究生,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即如何顺利地度过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成功地拿到博士学位,并使自身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在其中,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外,导师的作用也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导师,会非常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言传身教和平日严格的训练,从各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具备独立地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的能力。这里,何老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导师的模范。他每周会对学生进行一个小时的单独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进展,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并进行激烈而深入的讨论,在问题和讨论中锻炼学生思考、质疑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研究中的不足,并明确日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何老师对学生培养的独特方法和严谨的态度令我们敬仰和羡慕。从另一方面,这些方法对我们求学道路上自身的成长和锻炼也有不少启示。在进行科学研究中,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地对我们的研究课题和成果进行质疑,深入分析,发掘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成为我们下一步研究中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推动我们研究的进展。不断用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和研究,将锻炼我们的质疑和分析能力,培养我们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缜密的科学作风,这不仅将指导我们做出优秀的博士论文,而且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将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研究题目的选定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如何选题是我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对此,何老师和贾老师通过自身的经验,为我们讲解了选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我们的问题必须从实际背景中出发,着眼于现实中被人关心并尚未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对于偏重于理论研究方向的选题尤为重要。目前,有些许理论研究仿佛走上了旁路,出现了一些“为了理论而理论”,“为了数学而数学”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在偏离实际背景需求的情况下,空泛地研究新的理论和模型。虽然研究者付出了很大心血,但难以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所以,理论研究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从实际背景中发现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对科技和社会有所贡献。其次,在选题时,“第一代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由于前人尚未进行深入的尝试和挖掘,所以从难度上要比研究多年未解的问题小很多,而且更容易取得具有重大创新性的突破,开创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一个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此外,在研究中还要有一定的自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坚信,不论任何研究领域和方向,只要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以及导师的悉心指导,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以上仅是我在与何老师的交流中,对于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方面的一点体会和收获。何老师大量的博文和丰富的阅历对我们的科研、生活、为人等各方面都有不少启示和借鉴意义。我相信,随着更全面的阅读和深入体会,将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指导。
 
Seventh Article
和何老师面对面交流的三小时
孙立远
      这学期选了中心贾老师一门课,非常荣幸的有机会和何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主题是:Study, Education and How to。只有11个学生参加,何老师依次回答每个人的问题,两次座谈共三个小时。当然我们之前也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至少得读了指定的31篇何老师博客上文章还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问题,才能获得座谈的入场券,这样也使交流更有效果。
           何老师非常的平易近人,也乐于和我们这些年轻学子交流。我自己感觉第一次1个小时的座谈像是热身,同学们多少还有些拘谨,也许是还不太清楚这位世界顶级的学者实际中是怎样的,也可能本来时间就不是很多每个同学也就5、6分钟时间。但第二次2个小时的座谈就交流的很充分,大家的问题也涉及了科研、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会议室里不断传出阵阵掌声。在此非常感谢何老师在百忙之中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对年轻学子的关心提点,也感谢贾老师的组织和精彩的回答、更贴近我们在清华的生活,还要感谢一起座谈的同学们、从他们的问题中我也收获很多。
           与国际一流的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和看他们的学术论文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从与何老师的交流中我收获最多的还是平和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理念。
           大家问的不少问题都和自信心有关,比如博士毕业的要求、怎么做出好的研究、研究课题是否有前景之类。何老师总是很平静的对我们说,不用担心,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学校是要训练好自学的能力,不会可以学啊;每个问题都有存在的理由,不用担心选错题;痛苦折磨的过程是必经的历练,火候到了自然会有恍然大悟的时刻。在何老师眼里,似乎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过程不再痛苦,而是乐在其中,很享受做研究的快乐和激情。无形中也感染了我们,不畏惧、不急躁,恬静平和的心态和脚踏实地的努力。
           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何老师的OO理论很重要的思想是不取最优解而只要good enough,那是否在研究中只要good enough就行?”本来以为good enough是对结果的一种妥协或者是自己能力不够的借口,但何老师幽默的用英语中的一句谚语做了回答:“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good enough”。其实何老师是用积极的心态暗示我们,研究永无止境,永远没有所谓的最好,要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进取。
           因为我目前还在班级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占用了不少时间,自己有时也怀疑是否值得付出这么多时间去做和科研不相关的事。我也请教了何老师这个问题,出乎我意料,何老师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事业,他希望同学们能多义务的做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而且最最不能有想当然的想法,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就是应该的。不过,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这个还是要自己把握,充分认识自己、设定可行的目标、定期总结调整(即何老师博客中介绍的方法)。何老师对学生也很包容,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很好,进入工业界等也很好。
 
           何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他的兴趣爱好、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和导师的关系以及科研学习生活中的林林总总,对我们帮助启发很大,再次感谢所有参加座谈的老师同学。
 
Eight Article
积极的生活,平常的心态
 
---记与何毓琦教授的两次座谈的感想
郭莹
 
最早听到何教授的名字,是我在学习控制理论课程时。在这两次的座谈之前,对何教授的了解只是限于网络的那些文字。通过这两次座谈,让我有了近距离接触何教授的机会,也让我感觉到,何老师不仅仅是一个治学严谨,学术成绩斐然的国际大师,更是一个关心青年人成长的大师,一位慈祥的长者。
在座谈会上,我们畅所欲言,从科研方法到科研心态,从时间管理到感情与家庭,何老师一一解答了我们的问题。
通过与何老师的座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做科研的态度,其实更广泛的说是做事的态度,那就是:要积极主动的生活、学习,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事情。
也许我们曾经这样抱怨过:导师不管我,没有人可以指导我,导师给分配的课题一点都不敢兴趣……
如果你参加了何老师的讲座之后,那么这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何老师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抱怨现状,只要你努力,那么无论在哪里都一样能做出成绩。何老师从工业界回到学校之初,发现哈佛的那个专业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找不到一个牛人来指导他。这时候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何老师认真阅读文献,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成果,并通过这个成果与著名学者卡尔曼联系上,得到了卡尔曼的指导。对比我们现在的情况,也许有些抱怨的同学的现状要比何老师当时好多了。那我们还为什么抱怨呢?所以,我觉得这时候我们需要做下面几个事情:
首先,把自己当做自己的老板,不要等到老板push你的时候再去忙活。如果真是碰到一个不怎么负责的老师或者不靠谱的老师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应该是有效的,这样你不会被导师的不负责而牵着鼻子走。
其次,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可以去阅读几篇经典文献,理解他,然后提出自己的独特的想法,最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文章的作者,这样也许会能够得到这个作者的指导。
最后,如果碰到了一个不敢兴趣的课题该怎么办?我觉得,对于我们国内很多的同学来说,读博士或者硕士可能并不是看自己哪方面比较擅长,或者特别喜欢哪方面,有时候是很被动的走出这一步的,因此存在对课题不感兴趣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这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自己的兴趣,导师只是向你建议了一个研究的方向,也许他没有考虑到你的喜欢和特长,那么这时候自己应该注意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兴趣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除了学习研究之外,何老师还注重提到了一点,就是要保持平常心,有些同学有这样的心理:认为自己是清华的,那么就应该得到什么样什么样的待遇。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社会不亏欠我们什么,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做社会做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到底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还要看我们对社会做了哪些。而这些都和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把自身素质的提高作为自己主要的努力方向。
两次的座谈会时间短暂,但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却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像何老师所建议的那样,抱着一颗平常心,积极的去生活、学习和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65-276894.html

上一篇: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s with Tsinghua Students
下一篇:Q&A with Tsinghua Students (III) -On Finding An Ideal Partner For Life
收藏 IP: 74.104.133.*| 热度|

2 刘进平 许浚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