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关于“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年度科普佳作颁奖会的报道

已有 1362 次阅读 2024-5-11 06:48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关于“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年度科普佳作颁奖会的报道

武夷山

 

博主按:2002年,《科学时报》(《中国科学报》前身)首次组织了“科学时报读书杯”年度科普佳作评选。我参加了“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年度科普佳作评审活动,但没有参加颁奖活动。

最近发现,我的文档中有以下一篇报道,它是当时《科学时报》的发表稿呢,还是报社记者发给我们评委看的草稿呢(可能是草稿,因为文中有个别句子不完整),我已记不清了,也记不清作者是谁了。不管如何,现将此文重新贴出(如果是发表过的稿件,便是“重新”贴出,否则是“首次”贴出),以纪念那个我们科学传播人激情澎湃的时代。

    文中提到的好几位先生已经作古:李元(1925-2016),林自新(1929-2021),王元(1930-2021)。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科学时报读书杯颁奖会

为科普出版留一份记录

 

2003111日,周末,北京冬日里难得的一个好天,阳光特别灿烂,让人心生喜悦。迎着那灿烂的阳光,人们步入了位于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这里即将举行“科学时报读书杯”2002年度科普佳作颁奖会,在签到的队列中,人们最早看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我们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王绶琯先生,看到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先生,他们就住在中关村,是“径直”走到会场来的,还有中国书评学会的会长伍杰先生、中国出版协会副主席、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周谊先生,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李建臣处长,这些“领导”的出现,自然让领奖来的出版社人员活跃起来,毕竟是平常常打交道的呀。

此次颁奖的真正主角是获奖的出版社代表,共有19家出版社来了20余人。有的出版社来了两三个人,特别感动的是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丁莉,几乎是特别为“领奖”而来,她第一个到达会场,应该也是第一个离开北京,她下午两点多回济南的车票。

我们的评委除武夷山老师有工作会议外,差不多全来到会场,有带病来的,有从其它会上赶来的,周五从上海飞到北京的。他们是最最负责任的评委。除此之外还有媒体同行,正在进行中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一直是主办者的一份担忧,记者们会不会都到订货会上去?实际上,专家、学者、出版社代表及媒体人员让能够容纳60人的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很多人只能站在后面。

这些来宾与这个冬日里难得的好天一样,检阅和见证了我们颁奖,检阅和见证了2002中国的科普出版。

 

特别的仪式,给特别的奖项

颁奖典礼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有26个奖要颁出,怎样才能让大家对获奖书印象深刻、气氛热烈呢?主办者将每本书的封面及专家的点评做成投影,颁奖时,一念到书名,立刻就展示给观众封面,醒目、直观,不仅如此,还专门请了乐师,不同的奖,配以不同的音乐。悠扬而意味深长的伴奏,给颁奖会“弦外之音”,有人说这种形式怎么有点像“奥斯卡”?其实,这正是我们要追求的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不让”领导讲话,去除冗长的介绍,突出评委、发起人、作者以及出版社的代表。突出获奖者本身,很多媒体同行在称赞颁奖会的时候,特别提到两幕。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阿西莫夫自传《人生舞台》是今年得票最高的一本科普佳作,而记述他从事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的《漫游》获得第二名,热爱着并以阿西莫夫为“榜样”的卞先生在颁奖台上感慨万千,他想起15年前在阿西莫夫家作客,想起了他所说的,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学家来承担,卞先生深切地说:“科普太重要了,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来承担”,他说,科普出版需要有人来扶持。

还有就是获得此次最高奖项“老金笔奖”的李元先生,他从事科普活动、科普编译创作60余载,特别为他,为他的文集《到宇宙去旅行》而设此奖项,以彰显他的科普成就,当他手举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沈保根先生颁给他的金笔,告诉大家,他要继续写下去时,台下掌声一片。

当然,当林自新先生把经典怀旧奖,《从一到无穷大》、当王元先生意外地得知自己参与翻译的《你的大脑敞开了》也同样获奖了的时候,肯定感受非同一般。

 

这是一个什么奖

辽宁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柳青松在代表获奖出版社讲话时说了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对于我们从事科普出版的出版社来说,特别需要别人的鉴赏、奖励”。这是否是所有参选的出版社的心声?此次共有全国近40余家出版社提供了200余本候选书,肯定还有一些科普书没有参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出版社不愿意参加,理由是科普书不是该社的主打书,有的出版社不知道,毕竟这是首次科学时报读书杯的评选。还有,一些科普书出版的大户——比如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我们限制了他们申报的数量。

这是一个“民间奖”,有学者认为民间奖的性质以及操作方式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未来奖项的主流,由此会更被看重。这又是一个“学术奖”,是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学者视野中的科普佳作。特别是科普图书,目前在创作和出版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向,如公众理解科学、从单纯的科学普及向创建科学文化的方向的转变,需要有人引导和倡导。

这一点,此次两家发起单位,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学者们不谋而合——参与民间科普奖项的评选、推荐,这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方面。

 

不能回避的问题

虽然我们竭力做得最好,但似乎任何评选都不可能最完美。此次也一样,由于时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客观原因,肯定有些好书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一点评委代表江晓原先生在讲话中已经阐明。又如,有一家出版社更加可惜,他们的一套丛书就摆在评委面前,而且非常好,但版权页上却写出“2003年第一次印刷”,有评委说这种做法也是出版界的惯例,有的评委认为一定要严格按要求去做,出版日期必须是截止到200211月的,那么对这套书只能“割爱”了。

另外,我们不能回避的就是评委的书是否参评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最“透明”的地方。正如江教授的讲话中所说,在评选之初,大家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有评委的投票,都是计名投票(都已留存档,可备查),评委不可投自己的票,然后将所有得分相加,用该投票的人数去除。此办法是否就是最好的办法,也许还需要讨论,但这是经过评委们认真讨论一致通过的。

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初衷是,一旦有些学术问题不能确定时会将相应的书送给相应的专家审读,本周刊工作人员曾得到王绶琯院士等专家的感人指导,其对科普工作的热情、无私的支持令人难忘。

本报和发起单位还将在明年继续进行此项评选,相信到时会更加完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33563.html

上一篇:论文评审意见一则(2019)
下一篇:老侯当年写的一篇报告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3 郑永军 杨正瓴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