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dn

博文

中医的“中”不是中国、中华的“中”--学点中医历史

已有 3684 次阅读 2020-4-7 11:0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中医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医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zhòng]医。” 

        而后,陆续有医家开始使用“中医”一词,中医古代有岐黄之术,郎中等叫法尤其是与西医比较、对举时。如1881年罗定昌《中西医粹》书名“中西医”连用;1884年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载:“盖西医初出,未尽周详;中医沿讹,率多差谬。因摘灵素诸经,录其要义,兼中西医之说解之,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中归于一是。”可见,19世纪80年代“中医”“西医”两个术语开始成为中医学术界的话语。“中医”作为中医学的简称,开启了我国中医、西医二元格局中指称中国固有医学的新时代。(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朱建平)

        而具有与西医区别的内涵则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为了区别东印度公司的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也就是说,“中医”这个词的起源,远早于“中国”、“中华”这两个词。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在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诊病,应用草药、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以及针灸等诊疗原则,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养生思想,以及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等,涉及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是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约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典故,真实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疾病斗争,逐步地发现和应用药物,积累医学经验的艰辛过程。《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至今尚为临床应用。

        东汉时期(约公元150—219年)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手术已具有一定水平,《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炼丹的代表著作有《抱朴子》和《肘后方》,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病因专著有《诸病源候论》,儿科专著有《颅囟经》,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也在此时出现,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

        唐代(公元618—907年)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另外,妖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经典方书。

        宋代(公元960—1279年)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此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清代(公元1645—1911年)明代开始就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民国(公元1912—1948年)民国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一度主张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这一时期出现了谢观的《中国医学大辞典》,陈存仁的《中国药学大辞典》,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吴炳耀的《针灸纂要》,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著作

        新中国(公元1949—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中西医结合行政方针,统编中医教材,建立中医研究院、中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写入《宪法》,评选了30位“国医大师”,表彰他们在中医传承和创新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医起源很早。在成书战国到泰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中,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以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有所发展。以中医分科为例,《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只分食医(相当于营养师),疾医(相当于内科),疡医(相当于外伤科)和兽医。到明代太医院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阻碍才得以消除。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国建立中医院,创办中医高等学校,提倡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学。80年代,进一步提出中医现代化,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和发展中医。

中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现在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36597-1227230.html

上一篇:战疫情需要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与手段
下一篇:吸氧不如吸氢------治疗疫病氢呼吸机的猜想
收藏 IP: 175.190.31.*| 热度|

8 郑永军 王安良 刘炜 晏丽红 杨金波 赵凤光 楚振宇 姚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