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宇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y2014

博文

柴静和丁仲礼,谁是真正的爱国者?(二)

已有 4692 次阅读 2017-1-29 10:09 |个人分类:国际杂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从采访视频中看到,丁仲礼博士对IPCC的报告 不相信,他不相信地球的温度增加2度会大祸临头。

丁博士有2点理由:

1、丁博士认为这里所说的2度只是一个价值判断,并非是科学判断。

他说:许多人都把它理解为是一个科学的结论,这个二度是怎么来呢?二度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计算机算相当于算命先生的水晶球,他不会去考察地质历史时期时候的升温降温时候的变化,他就计算机算,算完以后,出一个结论,假如升温两度,就会产生多少多少物种的灭亡,这是英国有一个研究做的,这个结论就是马上很流行了。流行以后,慢慢变成一个价值判断了,我们不能让它再增温了。

无独有二, 丁博士的美国知音是 特朗普总统,他也不相信温度上升会有什么大问题,他更进一步,甚至不相信温度上升这回事。只不过,特朗普总统说这些是中国人编出来忽悠奥巴马总统这个憨人的。(特朗普总统认为自己很聪明的。)

2、丁博士也不确定是CO2的排放导致温度上升。他认为在IPCC报告原文中,并没有100%地确认气候变暖就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二氧化碳带来的结果,也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二氧化碳到底对气候变暖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未来排放空间的计算却要建立在二氧化碳升温效应的基础上。

基于这2点(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顾问,以及给最高决策层提供科学依据的丁博士可能认为这是一些人弄出来忽悠人上当的圈套。

基于这个认识,他也提出了一个“方案

这是他与柴静的对话:

*************************************

柴静:但是我们也看到,有发达国家的首脑在当时就表达了比较强烈的意见,他会认为说,我给我自己定指标还不行吗?

丁仲礼:那当然是不行。你定指标就是你要取一块更大的蛋糕,那我以后这样定指标行不行,我以后人均排放跟你一样多,这我不过分吧,我历史上少排很多吧,今后40年的排放我跟你一样多,或者中国说得更白,我就1990年到2050年,我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行不行。

柴静:那他可能就会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你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了。

丁仲礼: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这就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了,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你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为单位算的。

*************************************

上述对话可以看到,丁博士的要求是:“我就1990年到2050年,我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行不行。”

若是这样的话,我们来看看情况会怎样?

首先,我们假定,经过 G8领导人同意的IPCC 的减排目标和方案:“27个发达或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减排目标,即:中期到2020年有25% - 40%的减少,到2050年要有80% - 95%的减少。”是比较大的努力,在技术和资金上也是切实可行的计划。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数值模拟。

选择G8这八个国家,来模拟计算。G8八个国家在2009年的人口是8.8亿人,假设人口增长率是0.4%。设定目标是2050年的排放量为1990年的约20%。即从1990年的98.56亿吨减少到2050年的20.06亿吨。那么总计从2009年到2050年的排放量是1946亿吨,占8000亿吨的24%。

年份

美国

加拿大

俄国

德国

日本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G8人均排放量

G8人口

考虑人口增长G8人均排放量

排放量

1990

19.5

16.2

10.6

10.1

8.9

10

7.5

6.8

11.20



98.56














2009

17.19

14.84

11.04

8.82

8.62

7.57

6.8

5.43

10.04

8.80

10.40

91.52

2010

16.58

14.31

10.65

8.50

8.31

7.30

6.56

5.24

9.68

8.84

9.64

85.20

2011

15.99

13.80

10.27

8.20

8.02

7.04

6.33

5.05

9.34

8.87

9.26

82.17

2012

15.42

13.31

9.91

7.91

7.73

6.79

6.10

4.87

9.01

8.91

8.90

79.25

2013

14.88

12.84

9.55

7.63

7.46

6.55

5.88

4.70

8.69

8.94

8.55

76.44

2014

14.35

12.38

9.21

7.36

7.19

6.32

5.68

4.53

8.38

8.98

8.21

73.72

2015

13.84

11.94

8.89

7.10

6.94

6.09

5.47

4.37

8.08

9.01

7.89

71.10

2016

13.35

11.52

8.57

6.84

6.69

5.88

5.28

4.22

7.79

9.05

7.58

68.58

2017

12.87

11.11

8.27

6.60

6.46

5.67

5.09

4.07

7.52

9.09

7.28

66.14

2018

12.42

10.72

7.97

6.37

6.23

5.47

4.91

3.92

7.25

9.12

6.99

63.79

2019

11.98

10.34

7.69

6.14

6.01

5.27

4.74

3.78

6.99

9.16

6.72

61.53

2020

11.55

9.97

7.42

5.92

5.79

5.09

4.57

3.65

6.74

9.20

6.45

59.34

2021

11.14

9.62

7.15

5.71

5.59

4.91

4.41

3.52

6.51

9.23

6.20

57.24

2022

10.74

9.27

6.90

5.51

5.39

4.73

4.25

3.39

6.27

9.27

5.96

55.20

2023

10.36

8.94

6.66

5.31

5.20

4.56

4.10

3.27

6.05

9.31

5.72

53.24

2024

10.00

8.63

6.42

5.13

5.01

4.40

3.95

3.16

5.84

9.34

5.50

51.35

2025

9.64

8.32

6.19

4.94

4.83

4.25

3.81

3.05

5.63

9.38

5.28

49.53

2026

9.30

8.03

5.97

4.77

4.66

4.09

3.68

2.94

5.43

9.42

5.07

47.77

2027

8.97

7.74

5.76

4.60

4.50

3.95

3.55

2.83

5.24

9.46

4.87

46.07

2028

8.65

7.47

5.56

4.44

4.34

3.81

3.42

2.73

5.05

9.49

4.68

44.44

2029

8.34

7.20

5.36

4.28

4.18

3.67

3.30

2.64

4.87

9.53

4.50

42.86

2030

8.05

6.95

5.17

4.13

4.04

3.54

3.18

2.54

4.70

9.57

4.32

41.34

2031

7.76

6.70

4.98

3.98

3.89

3.42

3.07

2.45

4.53

9.61

4.15

39.87

2032

7.49

6.46

4.81

3.84

3.75

3.30

2.96

2.36

4.37

9.65

3.99

38.45

2033

7.22

6.23

4.64

3.70

3.62

3.18

2.86

2.28

4.22

9.68

3.83

37.09

2034

6.96

6.01

4.47

3.57

3.49

3.07

2.75

2.20

4.07

9.72

3.68

35.77

2035

6.72

5.80

4.31

3.44

3.37

2.96

2.66

2.12

3.92

9.76

3.53

34.50

2036

6.48

5.59

4.16

3.32

3.25

2.85

2.56

2.05

3.78

9.80

3.39

33.27

2037

6.25

5.39

4.01

3.20

3.13

2.75

2.47

1.97

3.65

9.84

3.26

32.09

2038

6.03

5.20

3.87

3.09

3.02

2.65

2.38

1.90

3.52

9.88

3.13

30.95

2039

5.81

5.02

3.73

2.98

2.91

2.56

2.30

1.84

3.39

9.92

3.01

29.85

2040

5.61

4.84

3.60

2.87

2.81

2.47

2.22

1.77

3.27

9.96

2.89

28.79

2041

5.41

4.67

3.47

2.77

2.71

2.38

2.14

1.71

3.16

10.00

2.78

27.77

2042

5.21

4.50

3.35

2.67

2.62

2.30

2.06

1.65

3.05

10.04

2.67

26.78

2043

5.03

4.34

3.23

2.58

2.52

2.21

1.99

1.59

2.94

10.08

2.56

25.83

2044

4.85

4.19

3.12

2.49

2.43

2.14

1.92

1.53

2.83

10.12

2.46

24.91

2045

4.68

4.04

3.01

2.40

2.35

2.06

1.85

1.48

2.73

10.16

2.37

24.03

2046

4.51

3.90

2.90

2.31

2.26

1.99

1.79

1.43

2.64

10.20

2.27

23.18

2047

4.35

3.76

2.80

2.23

2.18

1.92

1.72

1.37

2.54

10.24

2.18

22.35

2048

4.20

3.62

2.70

2.15

2.11

1.85

1.66

1.33

2.45

10.28

2.10

21.56

2049

4.05

3.49

2.60

2.08

2.03

1.78

1.60

1.28

2.36

10.32

2.01

20.79

2050

3.91

3.37

2.51

2.00

1.96

1.72

1.54

1.23

2.28

10.36

1.93

20.06

现在考虑中国和印度的排放量。若是按照丁博士的建议,以G8国家每年的人均排放量的80% 来设定中国和印度的排放量。在没有达到80%的时候就用2国自己可能达到的排放量来计算。这里假设印度的人口增长率是 0.7%,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 0.5%。


印度



中国



年份

80% G8人均排放量

人均排放量

人口

排放量

人均排放量

人口

排放量

2009

8.32

1.58

12.36

19.47

5.72

13.31

80.14

2010

7.71

1.65

12.46

20.61

6.12

13.38

85.75

2011

7.41

1.74

12.56

21.81

6.55

13.44

91.75

2012

7.12

1.82

12.66

23.08

7.01

13.51

98.17

2013

6.84

1.91

12.76

24.43

7.50

13.58

95.74

2014

6.57

2.01

12.85

25.83


13.65

89.65

2015

6.31

2.11

12.94

27.31


13.71

86.55

2016

6.06

2.22

13.03

28.88


13.78

83.56

2017

5.82

2.33

13.12

30.53


13.85

80.67

2018

5.59

2.44

13.21

32.28


13.92

77.88

2019

5.37

2.57

13.31

34.14


13.99

75.19

2020

5.16

2.69

13.40

36.09


14.06

72.60

2021

4.96

2.83

13.49

38.16


14.13

70.09

2022

4.76

2.97

13.59

40.35


14.20

67.66

2023

4.58

3.12

13.68

42.67


14.27

65.33

2024

4.40

3.27

13.78

45.11


14.34

63.07

2025

4.22

3.44

13.87

47.70


14.42

60.89

2026

4.06

3.61

13.97

50.44


14.49

58.79

2027

3.90

3.79

14.07

53.33


14.56

56.75

2028

3.74

3.98

14.17

53.05


14.63

54.79

2029

3.60


14.27

51.32


14.71

52.90

2030

3.46


14.37

49.64


14.78

51.07

2031

3.32


14.47

48.02


14.85

49.31

2032

3.19


14.57

46.46


14.93

47.60

2033

3.06


14.67

44.94


15.00

45.96

2034

2.94


14.77

43.47


15.08

44.37

2035

2.83


14.88

42.06


15.15

42.84

2036

2.72


14.98

40.68


15.23

41.36

2037

2.61


15.09

39.36


15.30

39.93

2038

2.51


15.19

38.07


15.38

38.55

2039

2.41


15.30

36.83


15.46

37.22

2040

2.31


15.40

35.63


15.54

35.93

2041

2.22


15.51

34.46


15.61

34.69

2042

2.13


15.62

33.34


15.69

33.49

2043

2.05


15.73

32.25


15.77

32.33

2044

1.97


15.84

31.20


15.85

31.22

2045

1.89


15.95

30.18


15.93

30.14

2046

1.82


16.06

29.20


16.01

29.10

2047

1.75


16.18

28.24


16.09

28.09

2048

1.68


16.29

27.32


16.17

27.12

2049

1.61


16.40

26.43


16.25

26.18

2050

1.55


16.52

25.57


16.33

25.28


我们从数值计算里会看到,中国从2009年到2050年的总排放量是2340亿吨,将会切走 29%的蛋糕(8000亿吨);印度从2009年到2050年的总排放量是1510亿吨,将会切走 19%的蛋糕;也即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会切走了全世界 48%的排放量。

中国和印度 48%,G8八个国家24%,10个国家拿走了整整72%的蛋糕。丁博士认为27国发达国家切走了40%的蛋糕不对。那么,现在这样的方案,看来也是不太对头的吧。

另外,一个问题是,既然大家从2010年开始要减排,但像印度按照这样的安排还可以继续在十几年增加排放,这也大概不是很好的安排吧。

丁博士的方案好像也是行不通。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也没人接受这样的安排。

现在我们当当事后诸葛亮,想想,当时(甚至现在)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或者现在我们怎么办?

下一篇博文再讨论。

欢迎大家提意见、批评指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74168-1030373.html

上一篇:美国白人的愤怒?- 说说美国大选(四)
下一篇:柴静和丁仲礼,谁是真正的爱国者?(三)
收藏 IP: 71.28.49.*| 热度|

3 侯沉 李永丹 吕洪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