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谈谈西沙海战怎么打的,我们靠的是什么打嬴了?
当年我们打的完全是压倒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当时条件苦:鱼雷不能用,轰六飞机带的是教练弹,通讯完全听不清,但是我们靠不怕死,靠奋斗和牺牲打赢了这一张,过年了,除夕日子不禁又想起西沙海战来,我想要打仗了,不得不提一提40年尘封的往事,谈一谈我们争取的胜利是多么不容易,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忠诚,勇敢,靠的是压倒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西沙海战揭秘,当年我们打的完全是压倒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当时条件苦:鱼雷不能用,
要说吨位,火炮我们的南海舰队和南越的就没法比,西沙海战南越4艘军舰,最大的几千吨,我4艘炮艇,我们4艘的吨位抵不上人家一艘,这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的海战。南越海军的4艘军舰都是美国造移交南越使用的大舰:3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8395吨。而中国海军只有4艘小舰艇,满载排水量才1530吨。南越军舰上有127毫米、81毫米、76毫米等各种舰炮50门,且配有火控装置,雷达系统也很先进。而我们4艘舰艇上只有85毫米、37毫米以及12.7毫米高射机枪在内枪炮15门(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弹药急射时只够半小时消耗,我们的389舰猛打敌人16号舰,然后有击中敌10号舰指挥台。主炮弹药已经打完了。他们全速朝着敌舰冲去,就是与敌舰同归于尽,也要把敌舰撞沉在海底。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我们的战士勇敢顽强,窄路相逢勇者胜!
下面是一些大家都不知道的秘密。我觉得40年后,应当把实况讲给大家了。
当年我们是有鱼雷的,但是没有人知道,那种鱼雷叫做53-66,在南海根本不能用,南海舰队试射过五条,结果3条一启动出发射管的时候就爆膛了,原因是这种雷是苏联在北海用的,到南方气温高,燃烧室内部有很多油汽挥发物,一启动,高压气冲进来压缩膛内油汽,就爆炸了,爆炸结果很严重,由于气动陀螺也和这个腔通联,结果爆炸气体会把陀螺打偏,于是鱼雷会一直朝一个方向偏转,兜一个大圈子回来朝着自己军舰飞驰,飞过去以后,惊魂落定,咱们的海军战士还很幽默,咱们的鱼雷还很护窝的呦!
这种现象是非常致命的,二战最倒霉的潜艇是美国”唐格号“:他竟然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谁都知道,二战时期海军实力最强大的是美国,他们的潜艇也非常出类拔萃。然而,就是在强大的美国海军中,也曾发生过一个巨大的意外,一艘潜艇发出的鱼雷竟然飞向自己,并准确命中,结果艇毁人亡。他们发射的鱼雷出现了人间罕见的奇景:一只飞出的鱼雷突然掉头,180度大转弯后,直奔“唐格”号潜艇。艇长见情况不好,急忙下令转舵规避,但已经来不及了。鱼雷击中了潜艇的尾部,发生猛烈爆炸,艇长和舰桥上的人都被抛出了潜艇。潜艇耐压壳体破裂,舱室大量进水,“唐格”号急剧下沉,栽入海底。其实,这危险的情况中国海军遇到的比美国要多得多了,尤其是在南海海域,有一次试射,五条雷,有四条出现问题,更是这样险情百出,这种情况其实中国海军也遇到过,当时中国舰艇试射没少发生过这情况,水兵们望着冲自己舰艇冲过来的鱼雷也是很担心,但是等鱼雷擦边打过去以后,战士们也能幽默地说:“看看!咱们的鱼雷还挺护窝的啊!”。所以南沙海战打得那么苦,中国鱼雷没有上!
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倒霉的潜艇名叫“唐格”号,于1943年10月编入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训练,于1944年1月22日开始第一次执行任务,在“冰雹”战役中,潜艇受命在特鲁克群岛西部海域占领阵位,切断日军舰船退路。随后,它开始独立执行任务,在舰长奥克恩的率领下,屡立战功。
1944年9月,“唐格”号在中国东海海域封锁台湾海峡,拦截日本运输船。在战斗中,击沉日军三艘船只,击伤两艘运输船。当只剩下最后两枚鱼雷时,奥克恩决定用它们把受伤未沉的两艘运输船各补射一枚,将其彻底击沉。不知道是天意,还是死神在作怪,他们发射的鱼雷出现了人间罕见的奇景:一只飞出的鱼雷突然掉头,180度大转弯后,直奔“唐格”号潜艇。
艇长见情况不好,急忙下令转舵规避,但已经来不及了。鱼雷击中了潜艇的尾部,发生猛烈爆炸,艇长和舰桥上的人都被抛出了潜艇。潜艇耐压壳体破裂,舱室大量进水,“唐格”号急剧下沉,栽入海底。艇内官兵大部分丧生,许多人跳入大海,随波逐流。还有些船员被日本军舰救起,成了俘虏,关进了战俘营。战后,奥克恩曾接受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一枚国会勋章,但是人们始终还是无法理解为何发射出的鱼雷会飞向自己。有人认为这是鱼雷的方向系统出现错乱,就像人迷失方向一样。可是我们知道,这其实就是一个糟糕的巧合。
美国海军在台湾海峡遇到这种情况其实中国海军也遇到过,当时中国舰艇试射没少发生过这情况,实际上这情况我们遇到的比美国要多得多了,尤其是在南海海域,有一次五条雷试射,有四条出现问题,更是这样险情百出,水兵们望着冲自己舰艇冲过来的鱼雷也是很担心,但是等鱼雷擦边过去以后,也能幽默地说:“看看!咱们的鱼雷还挺护窝的啊!”。所以南沙海战打得那么苦,中国鱼雷没有上!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多次惨痛的教训这个谜底终于破开,原来是压缩空气过热爆燃作的怪,我们都知道早期的鱼雷第一个设计师叫怀特,英文就是白色的意思,所以人们把这种鱼雷都叫做白头雷,这种鱼雷都是靠压缩空气供氧化剂的,这个压缩空气一般存在很长的气罐里面,鱼雷燃烧室工作的时候,这个压缩气体要迅速排出来进入燃烧室,但是这个速度不好掌握,进来快了,新气体压缩旧气体,旧气体很快就达到上千度的高温,如果燃烧室内有点煤油润滑油污染和挥发气体,就会爆燃,爆燃以后,燃气产生的压力会冲到四面八方,由于陀螺仪也是靠压缩气体吹动的,所以管道的爆燃气体也冲向陀螺仪,于是陀螺仪就被“吹偏了,卡死到一边”,这样卡到一边的陀螺仪就给操纵的系统送去一个一边偏的信号,最后传到方向舵上面,鱼雷就也会一直向一边偏航,转个圈子回来打自己。
苏联北边海洋设计的53-66鱼雷原来是按照俄罗斯的气候设计的,那里天气和水温都比较冷,他们按照俄罗斯条件设计的压缩气体进入燃烧室的速度,刚好可以不爆燃,然而到了中国,温度高了,就会爆燃,那个倒霉的名叫“唐格”号的美国潜艇也是在9月份秋老虎的时候来到台湾海峡的,被太阳一晒,估计温度也低不下来,于是就发生爆膛,发出去的鱼雷就和着了魔法一样,转了很大一个圆圈,不偏不歪的正对自己的潜艇打了回来。把自己的潜艇打沉了。
在75年的南海海战准备岁月里面,海军准备把这种鱼雷拿到南海来用,中国海军的舰艇遇到在南海遇到的的高温酷暑环境更恶劣,所以这种鱼雷"着了魔法"的事情也层出不断。幸亏我们当时的鱼雷快艇都比较小,目标小了鱼雷转一大圈回来打自己的命中率就比较低,所以还没有发生过发出去的鱼雷击中自己的舰艇的事情,另外文革中我们的鱼雷在军中一般是做海试,不带战斗部,比如给西哈努克看的,就不带炸药,一般发出去了,还要拼命追上去,捞回来。要打的时候,也确实怕他拐回来,为了首长看得兴奋有兴致,靶舰底下还要焊一块大钢板,以便保证命中率,钢板大了要随风摇动,于是开了很多大洞,让海流不对靶舰有影响,但是倒霉的是有一次这个能炸的鱼雷刚好卡在那个洞里面,没有炸,这可麻烦了。造点假就够心烦的了,还要打两条就有一条朝自己打回来。是这也都让舰队司令着急了,我们不能总带着这种大部分都会“着魔杀回自己身边”的武器去守卫海疆吧?!
南海舰队于是给海军司令部打了报告,南海舰队不能使用这种鱼雷。西沙海战打的那么艰苦,可以说炸药包,手榴弹都上了,为啥就没有鱼雷艇的影子呢?原因就在于此 南海气温高,这种现象更严重,后来南海舰队打报告,鱼雷不能用,有个海军的鱼雷装备研究所提出报告,发生此情况,让这条雷自沉,海军坚决不同意,鱼雷艇冒枪林弹雨上去,那和纸糊的一样,而只带两条鱼雷,还要沉一个,那怎么能行,所以西沙海战就没有鱼雷可以用,就是有雷,也不够用,当时支援朝鲜,阿尔巴尼亚,都是从海军舰队直接调过来送给人家的,我们自己三分之一发射管都是空的!所以西沙海战没有用鱼雷。南海舰队无鱼雷可用!
那时我们虽然有轰六飞机了,但是各兵种协调还不行,轰六的大队接到命令也不知道干什么,以为是例行演习,牙缸牙刷都没有带就飞了过来,连炸弹也没有带。更糟糕的是,轰六怎样带空投鱼雷投射还没有能够协调好。据飞行员讲,带的是教练弹!
所以我们的海军上去打的时候,完全就是靠意志,用小炮打敌人的大军舰大口径炮,逼得近了,打得也狠。把敌人打懵了。后来作报告说是手榴弹和一些给岛上民兵和驻军用的物资如炸药包是等无意带上的,没想到还发挥了作用,在海上拼了手榴弹,我觉得不是这样,我们的官兵是抱着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冲上战场的。炮弹一会就打光了,没有手榴弹还真不行。
还要说一点,更糟糕的事情,是在敌人强大的干扰下我们的通讯完全听不清,要左转弯,听不清楚,完全转反了方向,变成了右转弯,差一点和自己的军舰碰上。海军和基地之间,和岛上的驻军之间,无线电通讯一直被压制着,和民兵船队之间通讯靠的是旗语和灯光,看见飞机飞过来了,因为通讯不灵啊,也不知道是自己的飞机,立即分出一部分人组成对空火力,等到看到了八一军徽了,才热泪盈眶。
当年我们打的完全是靠勇敢,靠忠诚,那时候有一句话,毛泽东思想是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作为尾声再补一点,打赢了,但是中南海不知道,问南海舰队情况如何?战绩始终报不上去,通讯被干扰者,压制着,发不回去。中央也很着急,叶剑英和好几个常委组成一个指挥小组等在机要电话上。这时候,从总参的情报部门传来了消息,南越海军呼号连连,他们被打沉了,被打的丢盔卸甲,叫喊援助。中央守在红机子前的那个首长才喘了口气。结果总参这个单位全体立了三等功,唯一一个没有立功的,也怪他倒霉,那个同志天天在又潮又湿的山洞子里面搞监听,好不容易得个机会出来晒一晒太阳,那天进城买东西去了。
虽然我国的武备经过了二十多年揀洋捞的仃顿期,但今天这种错误渐渐纠正了,终于梦醒后想起要自力更生了,我们看看解放军的装备,心里还是很自豪的,但是回想当年,那种气势,是否还继续保存着?考验的时候来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