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规律行没看路,索真相饭不知味!”这是项目参研人员进入课题关键研究部分时,每个人衣食住行的真实写照。今年好运,猴年特惠,团队决定元宵节放假两天,让同志们放松放松。这不!趁着放假我把以往写的笔记翻出来,从中看到有2011年写的一篇,就随便将该文贴在科学网上,与各位朋友交流。
美国爱丁堡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苛金(ThomasKitching) 牵头举办寻找解开暗物质之谜的大竞赛,他担任这次大竞赛的组委会负责人;由一家名为“威盾资产管理”的公司出面赞助此次竞赛。此次竞赛明文规定:全世界无论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竞赛,这次竞赛的胜出者,可获得1.2亿美元的奖励。可说是奖金丰厚,属于巨奖。
暗物质一词最开始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弗里兹·兹威基1933年提出;1970年美国帕洛玛山天文台的维拉·鲁嫔又对该课题进行研究;1973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欧斯莱和皮布鲁斯进一步研究暗物质,并说明暗物质理论的必要性。那时全世界研究暗物质的有5人,现在研究暗物质的有213人,可是这场赛事公布好几个月了,眼看到年底就要结束,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应赛,也没有一个人拿出暗物质的解析方案,看来这场竞赛将要落得个无果而终的结局。
根据物质循环的周而复始,人们所说的暗物质,就是看不见的物质。与暗物质相反,那就是明物质。什么是明物质呢?那就是恒星,因为恒星发热发光看得见。
恒星由于高温,不停的喷射物质。当喷射的物质冒出恒星表面时,即摩擦恒星的磁力线,使物质的原子失去电子,成了没有电子的原子核,这种失去电子的原子核,称为离子;也称为亚原子。由于恒星喷射物质从未停止,挤得原子核和电子混合物不得不向外运动,这种向外运动的原子核和电子,习惯上称为等离子体流动,也称为恒星风。
太阳也是一颗恒星,不仿以太阳喷射的太阳风来描述恒星风,太阳因高温喷射物质每秒钟大约损耗四百万吨质量,这四百万吨物质被太阳喷射出来转换为太阳大气,因太阳不停地喷射物质,同时这些喷射物质在太阳表面散开,挤得太阳大气不得不有时猛烈有时不猛烈地向外溢出,就象从太阳吹出来的一股“风”,所以向外溢出的太阳大气称为太阳风,太阳风向外溢出也可以说向外散开,向外溢出的太阳风由质子、a粒子、重离子、电子组成,因此称为带电粒子流,也称等离子体。人们用探空气球探测太阳风粒子,得知太阳风向外散开的速度在300至700千米/秒之间,偶尔可达998千米/秒。太阳风的连续性散开把彗星的彗发和尘埃吹出形成一条长长的彗尾,这又证实太阳风的散开力很大。而太阳风的散开力,取决于太阳的质量和温度,换句话说就是太阳带电粒子的散开力与太阳的质量和温度成正比。2011年2月18日,太阳的带电粒子冲击地球磁场,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短暂中断,就是证据。
银河系的恒星约二千多亿,通过太阳风的运动来理解银河系二千多亿颗恒星的恒星风一齐向外运动,汇聚拢共同组成星系风,这些星系风沿着银盘面一直运动到银河系外,向宇宙空间散开。其中的部分原子核在运动中与电子复合成新的原子。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探测到原子核与电子复合的发射线,是原子核与电子复合成新原子的证据。
新原子易于吸附尘埃或者被尘团吸附,尘团与尘团相互吸引合并成为星际物质,星际物质被星球吸引进入星球,成为星球的组成部分。星球不停的吸引星际物质进入本体,当星球的质量达到80个木星质量以上时,星球的内能促使火山此起彼伏的喷发,火焰和岩浆遍布星球表面,这时星球已经演化成恒星,组成恒星的物质,在恒星高温的作用下,又一次被恒星喷射出来,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
弗里兹·兹威基1933年提出星系外围围绕暗物质,实质上是悬浮在星系外围的原子核、电子及刚复合成为新的原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虽然看不见,但它们仍然是物质。这是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一种物态,这种物态是物质循环过程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环节。另外,剩下一些一时难以复合成新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经过长期积累,现在已经充满宇宙空间,这些原子核和电子一齐组成宇宙磁场,共同悬浮星系。
通过物质循环周而复始的事实,证实宇宙中根本就没有暗物质,既便是有,因为它具有物质的相同性质,也应当统一划归为物质。所以,暗物质一说根本就不成立。
探索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务必以事实为根本,离开了事实,就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在编撰科幻神话。
本来自然界就没有暗物质,可是人们非要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强求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拿出1.2亿美元的巨奖,解析暗物质。须知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自然界不会将就设奖人,而去无中生有的蹦出暗物质来。看来:这次大竞赛设巨奖力寻暗物质,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弗里兹·兹威基提出星系外围围绕暗物质的理由是,暗物质是一种宇宙胶,可胶粘住星系的物质,当星系快速旋转时,外围的物质甩不掉。不然的话,星系就会崩溃散开。
事实是这样的吗?不是的!
每个星系中心大质量天体很多,组成了大质量天体阵列,由此形成引力质量的正比效应;
星系中心的大质量天体阵列吸引星团,星团吸引恒星,恒星吸引行星,行星吸引卫星,又形成星球引力的递进效应;
不仅如此,各类大天体都各自吸引星际物质,甚至质量小的天体也相互吸引,“伽利略”号卫星在小行星带拍摄到小行星‘伊达’还吸引另一颗小行星绕着它转。可见,在自然界,凡是有物质就有引力,每个星系的各类天体的引力递进效应都发挥到极至,使星系外围的物质随着星系快速旋转甩不悼、致使星系不溃散。
由此可见,人们想方设法寻找暗物质,以解决星系不溃散问题,仅仅是为了画蛇添足。
同时也表明:关于宇宙的研究风气不正,根据事实提出独到见解的寥寥无几;而捕风捉影和随意猜测层出不穷,甚至花样翻新。
看来,探索人类未知事物,首先应明确研究目的,端正研究态度,紧紧抓住哈勃空间望远镜和斯隆数字巡天获得的宇宙事实,从中找出规律性,解开宇宙的未知之谜才有希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