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xueren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ren07

博文

“是专业的积累让我胜出”——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崔松谈“走谣言的路,让谣言无路可走” 精选

已有 6584 次阅读 2023-11-29 20:5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第15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2021年上海市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100强”排名第二入选者,电视台“健康热线”节目主持人,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抖音号、微博、B站、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热门博主,“医学科普全媒体矩阵平台”搭建者……对于从医近30年的崔松,用“不想当主持人的医生不是好科学传播者”来描述他的斜杠身份和兴趣特点,也许才恰到好处。

对崔松的访问几乎只用了两三分钟就轻松进入了主题。眼前的他神情松弛,言谈幽默,有问必答。你不太会把他和曾经15次出现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的严肃科普专家联系起来,倒很容易理解眼前这位镜片后面常常闪烁着思索和智慧之光的医生,曾经最向往的职业是做一名主持人。

从节目主持人到受访者

聊到做科普的缘起,崔松告诉记者,临床医生为了医疗效果,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常常会对病人们做一些关于如何服药、接受手术的解释性谈话,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科普。随着行医时间变长,后来他常常为一些病人直到患了重病才知晓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而深感遗憾。那样的时候,崔松和很多医生一样会想:病人如果能够早点知道疾病相关的知识、早点进行预防该有多好!他的科普行为由此渐渐从自发、随意向主动、有意识的预防医学科普转变。

因为刚工作时曾参加过上海电视台举办的主持人大赛并得过奖,1999年到2007年,崔松一直受邀在工作之余定期到电视台做健康节目。虽然语言表达优于常人,崔松却一直相信,比起技巧和方法,科普最重要的是有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有技巧加有内容,深入浅出,科普才能做得久远。”

2005年的时候,工作中已从一名小医生成为了副主任医师的崔松,接触到许多来看专家门诊的病人。这样的病人通常患的是疑难杂症,而崔松发现很多所谓的“疑难杂症”,其实是在心血管问题以外有心理问题,即学术上“双心医学”的处理对象。崔松于是除了主动到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门下进修,学做心脏介入手术、装起搏器、做支架外,还在2005年到2010年间经常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学习,从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一路学到德中心理研究院举办的中德班。后来在旁人看来做科普游刃有余的他,知识背景其实涵盖了中医、西医和心理治疗,不仅已经能够“消化”之前做主持人时对医学科学进行的那些“翻译”,而且有了自己可以向大众讲述的科普内容。他一度有一个后来也得到了实现的野心:从主持人变为访谈节目受访者。

一堂令人难忘的“洗手教育课”

真正使崔松从自己的科普工作中感受到利国利民的价值,郑重考虑通过做科普来实现职业和爱好“两不误”的,还是2018年他获得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后,随国家卫健委“,扶贫天山行”活动到边疆少数民族中学课堂做科普的一段经历。那次,他在和新疆卫健委的同志聊天时,问到当地有什么特点,新疆卫健委的同志告诉他,边疆地区感染性疾病比城市里多发,这与当地的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后来当有人问起崔松:“你一个大主任,到底去跟小朋友讲了些什么?”时,听他说讲了洗手,都觉得有点好笑。“但其实我是用了非常大的功夫去做这件事的。你听说过开水白菜吗?——最有名的川菜,虽然只是一棵白菜,汤清清的,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其实它的汤里喂了几十种有营养的食材。讲洗手也一样,非常简单的话题,却足够你为它付出努力。我想把勤洗手变成孩子们自觉的习惯。”说到这里的时候,之前神态中还带有点娱乐色彩的崔松眉眼间开始呈现专注和凝重的神色。在记者的要求下,他打开笔记本电脑里的课件PPT,向我们复现了那个课堂的场景:

“这是我的第一张PPT——一只‘开花’的手。打开时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就说是手,但是手为什么会‘开花’?用这样的问题引起他们适度的兴趣,使他们慢慢地因为好奇和我建立起连接后,我就可以告诉他们,叔叔来新疆前的一个礼拜,把脏手摁在了我们医院的培养皿里。那么,手上到底有哪些脏东西?”崔松带着像在课堂上对学生循循善诱般的语气向记者发问:“我去新疆要教孩子们认识细菌,一定是从什么菌开始?”在记者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的他,已带着些许兴奋的语气自答:“葡萄球菌!因为没有一个新疆人不知道葡萄!果然学生们开始抢答,他的课‘破冰’成功了!讲课接近尾声时,在播放了一些美丽的电镜照片后,崔松让孩子们用他从上海带去的ATP检测仪检测手上带菌的情况,并现场观察、对比洗手前后的差异。这堂课无疑令新疆的孩子们难以忘怀。

“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但是到了一定的层次,你会发现自己的积累又不够了。”人称“有学习焦虑症”的崔松强调,一个人如果专业学得不够深入,做科普往往也会流于表面。“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他看来,过去大家做科普缺少的是技巧,现在很多“90后”“00后”的技巧和思维比他这一代人活跃,表现的手段也更丰富,是专业的积累让他对自己做的科普所拥有的独特性和权威性抱有信心。

“很多事情我们不发声,谣言就会乱说。我常和同事开玩笑说:‘我们要走谣言的路,让谣言无路可走。”不经意间又显出幽默底色的崔松向记者表示,“所以我们要开始把科普内涵化,提高它的质量,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要作出评估,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临别加微信时,看到记者的微信名里有“心肥”二字,崔松摇着头直感叹:“这个名字不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呀?”在记者好奇的追问下,他解释说,有一种疾病叫肥厚性心肌病,心肥的人心肌就特别厚。心肌厚有好处,它的收缩力很强,可是它的舒张性就很差,比如正常的心脏舒张完以后有100毫升血液,心肌肥厚的人心脏舒张后只有50毫升血液,这样,心脏的总搏出量就变小了。”

这种近乎职业病的“随时随地做科普”,倒正好印证了崔松之前谈到的一个理念:“我觉得每件事都要想到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个体的病人,而是一个群体。脑子里要始终有这根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41506-1411764.html

上一篇:没有受过科班教育的他,如何成为沪上科技记者标杆?
下一篇:“科学家拥有做科普的能力,学科才交叉得起来”——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汪品先院士谈科普
收藏 IP: 183.193.51.*| 热度|

9 孙颉 黄永义 郑永军 周钰 汪运山 史晓雷 王成玉 晏成和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