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浦东张江药谷,以阿尔茨海默病为切入点打造疾病筛查及辅助精准诊断产品、服务和多维应用平台的优抵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于11月26日举办“从蛋白到疾病”企业创新论坛。
论坛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张曙光作主题为《Ask Big Questions:从蛋白科研到应用》的报告,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前院长、曾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的埃尔林·诺尔比(Erling Norrby)教授作主题为《诺贝尔奖的历史和我的观点》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璎教授作主题为《2024 AA AD诊断新标准、早诊早治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报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郁金泰教授作主题为《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的报告,优抵生物董事长兼创始人董增军作主题为《基于单分子数字化免疫技术的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筛》的报告,并于报告后举行了以“从科研到诺贝尔奖到疾病早诊早治”为话题的圆桌交流。
阻断阿尔茨海默病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治疗未必全靠药物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韩璎教授指出,防治最好从源头做起。要阻断疾病,关键在于以改变早期病理为目标的早期诊断。只有在早期对因治疗,才可能临床获益。如果在神经元开始变性之后再启动抗Aβ的对因治疗,临床获益将非常有限。在临床前期,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包括吃、动、用、思、睡等方面的非药物治疗。具体地说,即:地中海饮食和对抗高血压的饮食、微微出汗的有氧运动、勤用大脑“知新”、放松大脑缓解焦虑,以及每晚保持健康睡眠,以6.5—7.4小时为最佳。此外还有音乐疗法、舞蹈疗法、芳香疗法、神经调控等非药物治疗方法都在探索中。比较好的做法是让患者选择其患病前感兴趣的、能持之以恒地使脑细胞保持活跃、改善认知的活动。
韩璎举了两个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一个是美国医生丹尼尔·吉布斯,在56岁时发现自己处于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后,开启了非药物干预,至今已经15年了,依然保持了生活质量不下降,还能参加学术会议、走访、接受媒体采访等。另一位60多岁的女性有阿尔茨海默病家庭史,自我感觉记忆力下降,很担心。有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医院为脑健康筛查征集志愿者,就加了韩璎医生的微信,请求入组。医生给这位病人作了检查后,根据2024年的新标准,诊断她确实处于疾病进展阶段,但她的认知功能还完全正常。韩璎对她说:“你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可以主要采取非药物干预,以后可能随时会有更好的药物出现。”
韩璎教授课题组对既往发表的SCD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干预进行的系统回顾和统计结果显示,在SCD阶段开始非药物干预是有效的。“根据2024年《柳叶刀》分析的14种可防可控的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只要大家注意并终生控制好几点,就可降低45%的患病风险。比如,从小接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保持大脑活跃;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注意保护听力,当有听力问题时及时治疗或配戴助听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保持好心情等。” 韩璎告诉大家。她特别指出,现在看来,抑郁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特别是老年人的抑郁,不要单纯只看作是情绪问题。此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董增军也表示,跟踪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需要十多年,认为检测出患病后只能用药是个误区,其实还有许多非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的手段。
“好奇心很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就不会有什么发现”
MIT高级研究员张曙光于1990年发现了第一个左旋Z-DNA结合蛋白质并克隆了它的基因;1993年发现“短肽自行聚集和自我互补”,被誉为“麻省理工学院70年以来最重要的15项科研成果之一”;1997年开创了生物表面修饰工程技术的崭新研究领域;目前从事生物学、工程学和医学上的自组装肽、自组装纳米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他研究的短肽具有精微巧妙的氨基酸排列,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可能为解决当今医学、材料、生物和工程领域最为紧迫的一系列难题提供新型的材料。
曾经7年坐冷板凳、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但“一发不可收拾”的他,在圆桌交流中表示:“MIT没有评比,我在MIT46年,没有参加过一次评比。要相信自己、相信自然。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一定是非常艰难的,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会被质疑,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到万分之一。但如果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就不会有什么发现。好奇心太重要了!”他感慨:“过去中国人说‘十年磨一剑’,现在很少有人能做到了。膜蛋白做抗体非常难,所以现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公司没有一家研究它的。中国的学生们现在大多想着发论文、找工作。但20%的MIT学生不找工作,是工作找他们,他们的使命是创业、创造工作。”他引用另一位MIT教授罗伯特·兰格的话说:“在学校里,你们被答案所评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们由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来定义。”今年 71岁的张曙光看起来神采奕奕、远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并且在去年写了9篇文章,今年又写了10篇,他将之归功于好奇心的长期保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