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于16世纪的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是一道延续至今的美丽风景线,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相似的人文景观即将在上海的苏州河畔出现——9月22日至27日,“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第一站将在南苏州路186号揭幕。为共同推动上海全民阅读,9月28日至10月1日,“2023上海书展·思南美好书店节”也将在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等候市民读者。
“樱花谷旧书市集”欢迎市民携旧书前往
苏州河樱花谷位于南苏州路虎丘路和四川中路之间,紧邻“一江一河”交汇处,周边有最美加油站、划船俱乐部以及樱花谷驿站。记者日前从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获悉,此次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分为书刊、展览、讲座、文创、非遗技艺、互动体验等六大版块。上海图书公司将在其中集中展销15000余种古旧书刊,精选一批宝藏书、稀缺书、断版书、签名本。
其中,15000余种古旧书刊绝大多数为单品,从5元的连环画到9000元的《辛卯侍行记》(六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养树山房刻本)不等,还包括由戴望舒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42年、由吕思勉所著的《先秦史》,以及1946年由文光书店出版、作者为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等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宝藏书;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儒莲奖”得主冯友兰的《贞元六书(上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国宋代以前本草学的集大成之作《证类本草》等稀缺书;出版于1957年的《圣鞠斯特》和出版于1962年的《英雄国(上、下)》等断版书;留有秦瘦鸥签名的《秋海棠》和留有倪墨炎签名的《鲁迅后期思想研究》等签名本。这些书籍目前多已绝版或断版,市面上较为罕见。
5000余种特价好书主要有《中国碑帖名品》(101册)、《经典碑帖释文译注》、《中国绘画名品》(100册)、《中国艺术史图典·绘画卷》等艺术类图书,《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七辑)、《中国历史悬疑系列·隋唐五代卷》《走出闺阁——中国妇女史研究》《五千年犹太文明史》等历史类图书,《文学经典鉴赏·唐诗三百首》《文学经典鉴赏·宋词三百首》《国学概论(蓬莱阁典藏系列)》等学术人文类图书,《故事会·滴水藏海:300个3分钟典藏故事》《美学随笔》等哲学励志类图书,以及《小学生课文临习》《数字的秘密生活——最有趣的50个数学故事》《大学生活指南丛书·大学生必读名著》等教育科技类图书。据悉,在今年8月的上海书展中,世纪出版集团推出的“惠民书集”备受读者的青睐,其中2-4折的特价好书尤其让大家充分享受到文化惠民的福利。受到“惠民书集”的鼓舞与启发,此次“淘书乐”活动中,上海图书公司也特别甄选了一批特价好书以2-3折进行展销,以书“惠”友。
1000余种由上海香港三联书店和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提供的港台版及原版进口旧书、特价书主要涵盖人文社科、国学经典、港台及外国文学、时尚生活和原版绘本等类别,展销期间,部分特价好书低至10元起。其中,值得关注的有《殊胜姻缘》《妙笔丹青——郎世宁》等台北故宫博物院系列;《大分流》《创新大未来》等社科类图书;《孔子儒家思想精髓演绎》《左传估》等与国学经典相关的好书;《就是最佳loft风的家》《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等设计类和《私房茶学》《魔法水果塔》等时尚生活类图书,以及畅销悬疑小说作家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的《消失的爱人》(Gone Girl)、《利器》(Sharp Objects)和《黑暗之地》(Dark Places)等优秀外文作品。
沿着市集地址南苏州路186号向东南步行约200米,在圆明园路185号,有一座褐色的面砖大楼,其原址是外侨在上海最早开办的剧场兰心戏院。对摄影术在世界的传播有着巨大贡献的美国柯达公司就曾将上海分公司设在这座兰心大楼里。此次上海图书公司展出的30册老《柯达杂志》,正是由柯达公司于1930年7月创办于上海,并由上海柯达公司出版发行,由其员工沈昌培主编,是一份普及摄影知识、提倡摄影大众化兼推销摄影器材的商业性摄影月刊。1937年8月出至第八卷第八期,因淞沪会战爆发而被迫停刊。《柯达杂志》以“提倡摄影学术,鼓舞摄影兴趣”为办刊宗旨,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摄影刊物,主要设有“初学者的一页”“柯达杂志摄影月赛”“柯达游记”“照片分析”“批评”“问答”“余墨”“拾零”“读者信箱”等多个栏目,对于了解和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摄影发展、柯达公司摄影产品、各地风景名胜、乡村和都市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此次“见证影像里的中国:《柯达杂志》”主题展览中,读者将一览发行于1935年3月至1937年8月间的30期《柯达杂志》实物,其中也包含该刊的终刊号,即1937年8月出版的第八卷第八期。透过富有时代感和趣味性的杂志封面,读者可以感知老期刊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以及其时中国摄影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文化生活状况。
此外,展览主要以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于2021年的《柯达杂志》(全5册)作为学术依托,9月22日旧书市集开幕当天,该杂志编者、历史影像专家、中国摄影史学者徐家宁将围绕展览,做主题为“沙飞的第一台相机”的讲座。沙飞(1912-1950)是中国人民革命摄影史上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先驱和指引者,讲座中,徐家宁将从沙飞的摄影器材和摄影作品出发,与读者一起分享“纪实摄影”理念对中国摄影艺术的重要影响。
除了26个图书展台,此次市集现场还将特设12个文创展位,其中不仅有各类文玩好物,还有时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集章活动,它们将以多元化、立体化的载体,共同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增添一丝轻松雅致的意趣。
上海图书公司将在市集上展销一批极具厚重文化内涵的印石汉砖、铜鱼镇纸、特供印泥、定制毛笔、老墨老砚、扇面扇骨、古风笔架、老瓷器、老银器等各类文玩好物,以及明清版刻赏真、桐阴论画、得碑图等古典气息浓郁的文创产品,带给读者文化阅读的享受。
自有文创之外,上海图书公司还将集结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香港三联书店、上海博物馆等品牌旗下文创,围绕丝绸之路、乐动上海,快乐“逗好”、时光记忆、海派文化、潮玩手作、香道美学等七大主题,精选如敦煌系列、太白国风手帐套组、黑胶唱片等文质兼美的产品进行展示、展销。其中,“老期刊创刊号封面”系列文创和《飞影阁画报》系列文创的设计元素皆来自上海图书公司珍藏的老期刊和旧画报原件,而“上海博古斋古籍善本”笺谱则收入了上海图书公司旗下上海博古斋曾经收存的珍贵善本书影12种。这些原本仅能在展柜里呈现给世人的历史文献,将在市集中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让传统不再遥不可及。除了2023上海书展“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纪念图章,上海图书公司还围绕苏州河上距离此次市集较近的4座桥——乍浦路桥、外白渡桥、山西路桥和四川路桥设计了4款纪念图章,让读者可以一次将这4个地标“带回家”,并且以旧时《图画日报》中的乍浦路桥掠影为原型,制作了一处打卡点,为广大读者架起一座借由阅读从当代通往历史的精神桥梁。
9月23日,“淘书乐”首次活动嘉宾龚心瀚、朱大建、曹正文将从各自角度阐述江湖“淘书乐”对于推动上海全民阅读的意义。9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荣休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陈子善将在活动现场与读者分享阅读经历及淘书心得。9月22日至27日,上海图书公司古籍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静将在苏州河畔现场讲解古籍修复知识,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2022年,上海图书公司秉持“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理念,在上海书展上首次设立“淘书乐”专区。“我们曾在旧书市上听见、遇见过许多写书、做书、读书人之间的动人故事,所以这次活动不仅售书,也收购旧书,欢迎市民朋友携带可以出售的旧书(盗版书除外)来逛。现场还会提供快递服务,方便大家购书。”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洪颖介绍。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琦宁表示,活动希望通过书香把爱书人引到河边,通过水岸把爱景人引入书香。
思南美好书店节联动复兴公园“聚一切美好”
作为文、商、旅融合街区的上海范本,思南公馆积极推广全民阅读,将实体书店的美好通过一篇篇寻常却温暖的店主故事、一场场与时俱进又饱含人文关怀的阅读活动传递给公众。
此次“2023上海书展·思南美好书店节”将联动复兴公园,在“聚一切美好”的愿景下,让市民读者一次性打卡全城特色书店,让生活更有温度。
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内将聚集8大板块,包含130+参展单位、两大书店区、两大艺术文创区、两大生活区、1个黑胶“聚”乐部及1个剧场空间。其中,两大书店区邀请到60+城市代表性的特色美好书店及出版相关机构,包括思南书局、乐开书店、香蕉鱼书店、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古籍书店、MUJIBOOK、混知书店等覆盖多元定位、规模不同的各类实体书店。在书店节期间,还将筹备20余场包含设计师对谈、工作坊及读书会等现场活动。
思南公馆副总经理范美辰介绍,“2023上海书展·思南美好书店节”将继续“阅读+”的文艺社交定位,带来包含版画摄影书签制作、美好祈愿墙互动、晒书等活动在内的诸多与书相关的互动体验。市民闲置在家的旧书可获得再次被阅读的机会。30多家书店将带来集章盖章活动,大家可循此记录属于自己的美好路线与心动书店。主办方准备了内含书包、种子书签、笔记本、魔方、限量版贴纸、充气斜跨包、限量版隐藏章等物品的限量超值VIP礼袋,另有众多隐藏福利等待公众到现场打卡解锁。游客可以在这里遇见书籍、美食、音乐、好友等各种美好生活元素,“有阅读,也有生活”。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书店节音乐版块推出的国内迄今规模最大、阵容最全的露天黑胶音乐会,近20位黑胶收藏DJ将在现场分享千张黑胶碟,3大舞台4天不间断演出,并在时区画廊设有精选珍藏黑胶展示、试听、教学等,艺术家王萌和音乐家于淼将带来思南剧场美好书店节特别演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