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内陆与城市的人们开始更多地与海洋发生连接。与此同时,在我国渔业资源不断衰退的大背景下,传统渔业产业的转型需求也迫在眉睫。当滨海旅游发展遇到传统渔业转型,冲突、挑战和机遇并存。多元参与方需要经过怎样的博弈,才能产生一个平衡的结果,创造可持续渔业的未来?
近日,在由商业生态工作室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可持续渔业的未来”领导力工作坊中,来自《商业生态》杂志社、阿登纳基金会、西交利物浦大学、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东海中心、富士胶片、巴斯夫等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创新参与者,与渔业社区代表一起,结合真实的实践案例,围绕海口渔业社区转型发展的主题开展了跨界讨论和共创。
传统小型渔业社区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本土第一家专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NGO——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项目经理王松子在议题为“当地渔业产业的在地实践、挑战与冲突”的工作坊中,做了主题为《靠海还能吃海吗?——海南传统小型渔业社区的转型》的分享。
据王松子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试图将“小型渔业”描述为“采用劳动密集型捕捞、加工和分销技术,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一种渔业形态”。在中国,“小型渔业”尚未有官方定义。智渔尝试将其定义为“利用船长小于12米的渔船进行近岸捕捞的生计型渔业及赶海作业”。这类渔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劳力配置不高(一般为2-6人左右)、船主需要参与实质劳动、渔获销售除了维持自家生计和少量雇工外无力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之所以要关注小型渔业,因为其“小而不小”,体量、影响都很庞大。孤立地看,“小型渔业”的捕捞生产规模很小。然而,全球范围内,估计约有2亿人依赖小型渔业及其产业链为生。庞大的基数,使它能够供给全球一半以上的野生海鲜。据2021年的统计,全中国有79%的渔船都是小型渔船,数量逼近30万艘。在这样的体量下,看似不起眼的小型渔业,实际对水产品的稳定供应、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生态环境健康等问题,都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长久以来,小型渔业相对粗放的捕捞方式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沿海工程、环境污染等造成的近海生态破坏,伴随着鱼类繁育的产卵场、洄游通道被破坏,使小型渔业的生存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小型渔业既是过度捕捞问题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王松子总结。她举了自己熟悉的海口西海岸最后的渔村——荣山寮的例子,说明小型渔民正面临的问题。“寮”即草棚,荣山寮村最早是周边荣山村村民到海边捕鱼时搭建的寮棚区。20世纪90年代,当地渔民王叔曾用几乎相当于当时工薪阶层整月月薪、而只是荣山寮渔民普遍月收入1/10的几百元人民币,买下了他人生第一台相机。而今,同等的劳碌下,渔业生产已不再具有这样的收入优势。不稳定的收入,让渔民们连支付雇工的日结工资都捉襟见肘。不少渔民因为年迈体弱或无力支付雇工成本而选择申请“减船转产”政策补贴,退出渔业生产。然而减船之后,转产并不容易。渔民用以捕捞的经验智慧,离开了大海就无处施展。荣山寮曾在长期渔业生产中形成了以传统定置网作业、渔货沙滩拍卖为代表的特色渔业文化。如今,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渔民的身份认同感减弱;由于渔业技能迁移难,渔业文化代际传承断裂;文化秩序的式微松动,则使渔业社区空心化。
又如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铺前湾东寨港出海口处的北港岛,南面紧邻我国红树林连片面积最大的保护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岛上红树林也处于保护区红线范围之内,滩涂面积广阔,鸟类、底栖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近年来,随着海文大桥北港岛互通工程的建成通车,北港岛已融入海口半小时经济圈。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特色,使北港岛深具发展休闲渔业、生态旅游的潜力。但随着慕名前来进行休闲赶海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为促使蛏子冒头而在海滩上狂倒食盐、犁地式赶海、乱扔盐袋等不规范赶海行为,对当地的底栖生物、水鸟和海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土生土长的北港岛村民陈元晶告诉大家:“因为处于海水和淡水交汇地带,水质、环境都特别好,北港岛红树林区域的海鲜,尤其是皮皮虾,味道特别鲜美。”虽然赶海是北港岛居民重要的生计来源之一,在家乡驶上转型发展的“快速车道”的同时,陈元晶却感到了促进赶海向生态健康方向发展的紧迫性。
探索可持续渔业的未来
传统渔业社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以及生态、经济、文化等交叉领域的问题所带来的挑战,使政府、公众、社区、科研院所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其中更显重要。在议题为“可持续渔业的未来”的开放式工作坊中,多元相关方进一步了解到小型渔民的作业海域、出海所用渔船的形制、定置渔网的类型和使用方法、捕捞的效益、成本,以及近年来渔业资源和生产形式的变迁等情况。
据悉,为推动传统渔业社区生态化的生计转型,智渔通过调查研究,深入发掘渔业社区的文化价值,以影像、书写等传播手段,带动了渔业社区的内外部交流。自2019年起,智渔的工作人员陆续走访了海南超过45个渔村,举办了6场主题影展。此外,他们扎根社区,积极开展社区协作,基于传统的生态认知经验和专业的人文、自然学科知识,赋能社区参与休闲渔业转型,并发动市民成为科学监测志愿者或生态体验向导,将北港岛“生态赶海”的案例进行线上、线下传播,呼吁更广泛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拜访了水产养殖特别密集区域的养殖户,了解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实践情况。
今年年初起,智渔开始进行北港岛渔业本底资源的调查,已经做了蟹类的,接着准备做鱼类、贝类、螺类的,希望由此能够使今后的活动基于更多的科学认知开展。智渔项目经理夏丹结合自己负责的潭门可持续渔业项目,介绍了当地两艘休闲渔船上关于当地原生底栖贝类的知识科普对于当地渔业资源恢复和丰富赶海活动的意义。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东海中心副主席鞠伟宏建议可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发展成一个自然教育基地,引入更多的植物学家、海洋学家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商业生态》杂志联合创办人兼主编孙海燕以她的家乡启东海滩生态受房地产开发影响的实例,提出传统渔村转型过程中科学决策和先进的文化、价值观接入的重要性。她回忆自己在瑞典留学时,岛上的森林里每年9月都会举办南瓜节,有艺术之夜,参与的村民当晚会开放自己的家,在其中出售自己的作品;同时,公共的广场上会生起篝火、放气球。瑞典的有机农场会雇佣厨师学校的学生开发以当地特色食材为原料的菜谱。由此,她也设想了在对红树林开展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引入外部人群在其中开展一些身、心、灵工作坊等文旅活动的可能性。北港岛水质的特点带来的海鲜的独特风味,则启发了她关于在盒马等大型生鲜超市与各类最佳风味海鲜产地之间建立连接、推出以产地为标志的高品质食物的设想。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国际商学院责任与可持续商业教育中心主任曹瑄玮博士建议可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引入这些渔村现场,让大学生参与协助开展传统渔村转型所需的社会调查与生态文化共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