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为推动科学普及,倡导全民阅读,让科学融入大众,让大众爱上科学,全国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新发现·科普书单”元旦在沪发布。
随着近年来国内科普作品大量涌现,对科普的评论和甄别显得日益重要。“新发现·科普书单”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共同指导创设,20多家深耕科普出版的机构组成科普出版联盟,由科学家、科普达人、出版人、阅读推广人等组成专业评审团,以“科学照进未来”为价值主张,致力于汇聚全国科普好书,定期推出具有评选公信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的全国性科普书单,打造国内科普好书阅读的风向标。书单将按季度发布包含“科学人文”“科学生活”“科学少年”3个子书单的季度书单,并于每年年末推出年度书单。
首期书单包含3个子书单共18种科普图书及特别推出的“致敬经典”书单。其中,7种“科学人文”类图书面对白领等年轻读者,4种“科学生活”类图书面向普通市民,7种“科学少年”类图书面向青少年学生;“致敬经典”书单包含《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和《十万个为什么》两部经典图书。
中国科普图书出版眼下正临近全新爆发期
首期“新发现·科普书单”评选终评委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市科普作协理事长钱旭红院士介绍,这次评选中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3点。一是来自国内外的原创作品基本平衡,国内也涌现出许多科普精品,显示了国内原创科普水平的提高;二是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生命健康等事务相关联的科普内容在这次评选中得到了重点考虑;三是评选不仅关注科学知识,而且关注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书单终评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指出,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现在正在临近一个全新的爆发期,这是与中国出版目前集聚的能量和中国社会、市场上普遍需求的拉高相结合的。因此,眼下中国科普出版正将达到一个新高度的节点。“而当下的人最需要遇见的,是去过未来的人。去过未来的人会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当下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有不同于我们身在其中的人的感受和观察。去过未来的人,会带着我们跨过今天的门槛,看到更加丰富、更有确定性的未来。”阚宁辉表示,这次的新发现•科普图书书单中有很多“去过未来”的科普作者为读者提供的优秀精神产品,这对“新发现·科普书单”这个品牌将起到全新的推动作用,帮助其确立在中国当下阅读推广中特有的高地地位。
为何需要让公众理解科学?
钱旭红院士指出,与以往相比,眼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高速发展时代,让每个人获得更加健全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在今天的时代尤为迫切,让公众理解科学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科普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悟能力和创造力,让人们从中了解文明的内涵,成为独立、自由而非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人,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眼下,科普创作者主要包括与科技相关的出版单位从业者、大学和科研院所中的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上从事科学写作、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的企业和自由职业者。基于科普的主要对象并非专家而是大众,钱旭红院士表示,他希望将来第三个人群越壮大越好,“因为他们相对更了解大众的需求,更懂得如何向大众传达科学。”在钱旭红院士看来,未必需要让青少年知道太多的知识,而应通过让他们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了解事物的表象与深层的本质是不同的,并了解事物深层的规律。
拥有千万粉丝的“混知”创始人陈磊擅长用漫画“戏说”科学。机械专业出身的他,自认为“不是研究型的人,但很热爱学习,有真正学习科学的欲望和动机”,做科普真正吸引他的是,做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学习。在陈磊看来,科学发展不仅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人文素养是科学发展最好的方向盘。科普是一项承上启下的工作,不仅需要学习真正的科学知识,还要了解普罗大众是如何认知的、如何可以让他们接受知识。这个上通下达的过程中,了解如何实现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转换很重要。
陈磊认为,这几年公众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恐慌,或在谣言面前难辨真伪,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对世界的理解有限,公众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他希望科学阅读能带动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在下一次挑战来临时,能够更加胸有成竹地沉着应对。
什么样的科普是好科普?
由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创作的《科坛趣话——科学、科学家与科学家精神》是此次入选“科学人文”子书单的7本好书之一,被公认是关注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代表。据汪品先院士介绍,他写作这本书的缘起,是他在同济大学开设的“科学与文化”通识课,这门课的热烈反响促使他下决心把课程写成书。在汪品先院士看来,科学与文化是一件事的两面,做研究、上课和做科普对于他本人是“三位一体、无缝连接”的“一码事”,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一位真正的好科学家,一定能把科学向普通人说清楚;而一位真正优秀的科普作家,也一定能自己把科学“吃透”,而不是抄别人的话写二手文章。他指出,“现在常常发现有一些错误是因为写文章的人互相抄来抄去,但其实第一个人就写错了。”
谈及多年来的科普创作心得,汪品先院士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听众和读者。无论是科普书籍写作还是短视频创作,都要搞明白受众是谁、创作给谁看,时时刻刻替受众着想。“即便同一个主题,公务员和学生的侧重点和需求也会不同。所以每次讲座,我的PPT都经过修改或重做,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对于PPT上的字体大小,我会考虑后排的观众看得清吗、一张图上的字放得多了观众来得及看吗,如果看不清或来不及看,那PPT做得再漂亮,也是无效的。”
正是出于这种换位意识,汪品先在《科坛趣话》里尝试讲每则不超过2000字的短故事,而且开篇就提问“地球是不是空心的?”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如果开个玩笑,这本书其实蛮适合大家上卫生间时带着看,看完一个故事,不会牵肠挂肚,可以接着做别的事。”汪品先院士幽默地说。编《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的时候,他发现有名的专家做科普未必是做得最好的,有的太老派,有的太严肃,而他自己,则下了很大功夫收集真实、有趣的问题。有一次他和司机驱车到了杭州湾岸边休息,司机随口问:“退潮后,海水到哪里去了?”汪品先马上意识到这正是《十万个为什么》需要的问题,真问题就应该来自生活中随时随地的遇见,而好科普应该让司机这样的普通人都能听懂。据介绍,汪品先院士当年主持南海深部计划结束时,曾经选了其中的18个亮点,让团队里的每位成员各选一个做报告,要求是报告能让记者听懂,而不是用只有同行能懂的语言。
无独有偶,为了让大众能接受科学,陈磊也要求他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热爱生活,观察、研究普通人每天都在过怎样的生活。“我们发现大家现在都看综艺节目、脱口秀、动画片,就探索如何将高深的知识与大家喜欢的形式相结合。”他的理念是:充满娱乐元素的“戏说”与严谨的科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比如,聊病毒时,不妨把它看作是一位高智商罪犯跑到细胞中绑架我们的DNA,氧化还原反应就像两个人在抢球,而量子物理其实是在玩分身术……只要找到合适的转换接口,科学其实很有趣。”
陈磊认为,科学发展到今天,每一个进展背后都有人文历程。还原科学发展的历程,把它讲成人文、历史故事,让大家了解每一个结果是如何得到的,透过科学发展背后的人与事、矛盾与冲突,能让更多公众理解科学、爱上科学。
关于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区分专业科普和伪科普,钱旭红院士建议主要可根据信息源和发表信息的人是否可靠来判断。“正确的信息很少冠以绝对的说法,如果告诉你什么是永远正确、绝对正确的,那基本是鬼话。”关于如何挑选优秀的科普图书,他呼吁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当作研究对象,用心观察他们,“能让孩子爱不释手、激发出极大兴趣和产生自趋力的,就是好图书。”
汪品先院士则用“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概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探索精神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他送给青少年9个字——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鼓励他们克服对权威的迷信进行创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