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血的机器人能超过人吗?!
都世民
问题的提出
围棋战局中机器人胜冠军人,使人工智能专家再发声:现任Google工程总监科兹威尔相信,先进的科学和医疗技术可以带动社会巨大的进步,并预测到2045年,人工智能将会超越人类大脑,届时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心血管系统中来治疗疾病,结合大脑皮层和云端联系的技术,使得人类能够“长生不死”。【1】
这一段话说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工智能将会超越人类大脑,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超过人。二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会对人类寿命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治好人的疾病,人就可以长寿,就会无生老病死之说。
笔者有些疑问:机器人与人是有很多区别的。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可是人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我们只知道是来自母体子宫,是由受精卵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如此增长,这是卵生。【2】
由单细胞怎样变成人呢?目前笔者查到的说法:生物学认为是细胞有极性【3】;也有认为是蛋白受地磁影响而取向【4】;另有专家认为人体有磁性物质导致取向【5】。物理学则认为是受机械力控制,在不同基体上的细胞会长成脂肪或骨骼【6】。细胞变胚胎,十月怀胎后离开母体,这是胎生。这是《金刚经》指出的12种生命形成中占了两种。南怀谨先生认为人躯体有12种生命的形成方式。【7】
生命与血的关联
机器人是不是生命呢?按《金刚经》分类,它属于什么类型的生命?如果生命是以血界定,机器人不是生命。现在的无人机、导弹、人造昆虫、飞机、舰艇……都能动,它们没有血,不是生命。但是蛟子、苍蝇、飞禽走兽都有血,是生命体。植物没有血就不是生命体。
生物学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生物,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命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叫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应激性。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狮了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手碰到针刺会立即缩回。
动物的应激性比较强,植物的应激性较弱。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生物都由遗传和变异现象
生物体通过产生上自己的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体的子代和亲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俗话说“一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就是变异现象。【8】
由上述界定准则看来,机器人不是生命体!那么这个世界会出现非生命体战胜生命体吗?人会变成机器吗?如果未来人会变成机器人,那么机器人也应该变成人。这个世界还用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9】
会不会出现有血有肉的机器人?
如今人类造成了机器人,也能人造细胞,也有报道人造血。那么未来会不会有人造人?有的网友认为会人造人。机器人会有血有肉?现在人造器官、人造大脑也有报道。会不会人的躯体的每一部分都可以人造呢?将来人的哪个器官有毛病都可以更换吗?
最近换头术又进入人们视野,明年会不会真的实施换头术,能否成功?如果一次不成功,会死两个人。如果两次不成功会死四个人。最终能否成功,答案是什么?试目以待。
如果换头术成功了,活着的是谁?换头术的操作者能搞清楚吗?如果人有灵魂,两个灵魂会“打架”!【10-11】
2016-03-16,光明网报道:科学家称人类真的有灵魂:重量在18至25克之间!近期,非学院派物理学者高国新因其非官方学术背景,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著有《人类的灵魂是超弦》一书,揭示灵魂与物理学超弦的关系。根据记载,人类的灵魂即是物理学上的超弦。2010年12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自行组织的高维物理兴趣小组的1名研究生及2名大学生根据书籍原理作以下实验,精确测量得出人类的灵魂重量普遍在18-25克之间。这一报道揭示人有灵魂,我们却难以见到,机器人没有灵魂,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机器人怎么超过人!只能是人工智能专家一厢情愿,是他们的科学迷信或科学幻想。
视觉感官的生物学解读为何没有“血”的说法?
笔者先前发了一篇博客“人眼是超宽带超级阵列天线”,是想投石问路。人眼传统观念是看成透镜成像。下图来自百度网。这是中学教科书说法,对不对呢?笔者认为此说法已过时。
如今眼科专家说法
眼科专家庞继景在解读人眼工作原理时指出:人的眼睛就像一架传统的照相机,镜头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光圈就是瞳孔(包括虹膜和睫状体),底片就是眼后部的视网膜。和相机后部的底片一样,视网膜(有时也叫眼底),也是物体成像的地方。人的视网膜成像的原理和相机相似。如果照相机的镜头浑浊了,光线就没法进入相机。人的角膜/晶状体/甚至玻璃体混浊都会影响视力。
这种解读增加了视网膜概念。还是将人眼看成相机。笔者仔细查阅眼睛的结构大量图片,对其解释增加了细胞的内容和神经网络内容及相关功能介绍。奇怪的是对血液网络没有介绍。是血液网络与视觉器官功能无关吗?为什么当初造机器人没有血液,看来生物学家“不重视”血液,只关注细胞、神经回路。其实人出世,从单细胞开始离不开血液。
医学专家很重视血液,查病、查体,判断人的生命状态都离不开血液。
为什么解读视觉感官却不关心血液。血液网络起什么作用?对人类观察定位和导航起什么作用?我们该如何重视地研究它?
结构图
人的躯体中有血液循环系统,有没有供电网络?有无供电中心?
从人眼结构图上看不到血液网络布置图。百度网上眼睛图片上,有的图上有血管分布。但无讨论。笔者从电子学角度看这些图,感到有下列问题:
1.细胞能量来自哪里?
细胞内有放电,细胞间有信息传递,细胞会运动,大脑消耗人体能量占总能量1/3。试问细胞能量来自哪里?有人说是化学能。这些微观能量源的解读怎么推动心脏持久搏动?笔者认为是有一个能源中心。血管充当电线、电缆供电功能。
2.电子视网膜
随着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视网膜的研究也随之发展起来。2012年5月6日《广州日报》A8国际版报道:据新华社电英国两名男子因眼疾失明一二十年,植入电子视网膜后重新视物。电子视网膜由德国视网膜植入公司研制,主体是一块3毫米见方的微芯片,上有1500个感光像素点,取代人眼视网膜上的视杆和视锥感光细胞,捕捉进入眼球的光线,转化成电子信号,刺激视网膜细胞,经视神经传递至大脑。一根极细缆线连接微芯片和耳后皮下电磁线圈,头皮外有一个磁盘,连接电池组,向微芯片无线供电。使用者可以借助开关控制装置的敏感度。
术后3周,医生测试詹姆斯的电子视网膜效果。他成功辨认出黑色背景前的白色盘子和杯子。另一名首批接受这种疗法的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罗宾·米勒,是英国著名作曲家,60岁,失明25年后,再次看见窗外照进室内的光线。
米勒的主治医生、伦敦国王大学学院蒂姆·杰克逊说,患者重获“有效视力”超出预期,只是“这种先锋疗法处于早期阶段,每名患者能获益多少还难说”。【12】
如上所述,电子视网膜本身没有血管,需要无线供电,微芯片上是仿效细胞的感光点,也就是说德国视网膜植入公司将人眼当成相机,不是当成天线阵列,因此植入后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只能看见黑色背景下的白盘子,彩色感没有,眼睛不会有扫描功能,扫描范围也不可能恢复。
不难看出人体内有电,血液应能生电。但解剖学、医学和生物学看不见供电电路。但电子学业内人士理解人眼功能时,必然寻找供电电源,也就是人体内能源是什么?
总之,笔者认为:没有血没有肉的机器人不可能超过人!
参考资料
【1】“研究称2045年人类可长生不老:纳米机器人修正DNA”,参考消息网,2016-04-30 00:16:01 。
【2】攝影師10年拍攝子宮裡的故事(組圖),2014-08-03 16:52:47,http://www.CRNTT.com .
【3】“每个细胞都知道方向”,《环球科学》,2016年第4期,撰文保罗。N.阿德勒( Paul N.Adle,) 杰里米,内桑斯(Jeremy Nathans),翻译 荣丽。
【4】北大发现磁感应蛋白 或揭开“第六感”之谜,2015-11-18 08:16:50 ,来源:腾讯科技。参考消息网,2015-11-18 。
【5】磁场控制大脑活动的新技术 ,2015-3-14 11:44,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74356.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孙学军博客。
【6】张萌,李国辉,编译,生物细胞的能量学和力学,《物理》,Vol.44,no.2,2016.
Alexander.R.Dunn,Andrew Price.Physics Today,2015(2):27。
【7】南怀谨,“金刚经说什么”,复旦大学出版社。
【8】“生命体”,百度网词条。
【9】“外星人或已转变成机器:未来人类也将如此”,参考消息网,2015-10-29日 ,转载新浪科技。
【10】换头术到底可不可行?来源: 北京青年报,2016年05月08日 09:01:58 。
【11】台媒:首例换头手术将在大陆实施 "科学怪人"或诞生,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05-04 。
【12】视觉器官,百度网词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