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人工智能研究与脑研究要不要交叉融合?

已有 2668 次阅读 2015-9-12 15:45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脑研究, 人工智能研究

       人工智能研究与脑研究要不要交叉融合?

                   都世民

2015-09-01《中国科学报》  第1版 要闻栏目,发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李德毅院士:跨学科脑研究有助打破“生殖隔离”的讲话。提出碳基生物脑和硅基电子脑‘杂交’问题。认为这是人工智能创新所必须。

2015-8-21 ,浙大生物医学教授童勤业在博文中阐述的观点是不同的,也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他认为:人工智能研究与脑研究完全是两事。两者要拉开距离

为什么会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童勤业教授认为:

1.人工智能核心是学习,学习的核心是必须要有数据库,用数据库其实就是用统计。人脑不需要数据库

2.人的识别机理与人工智能有很大差别。

3.神经信息处理机理我们还没有搞清,根本谈不上人工智能研究。

4.到现在为止,什么是脑的智能都还没有搞清,脑研究成果哪里有应用性成果?要知道现在的人工智能最大特点是没有智能,如果有谁真想搞清脑的信息处理机理,建议远离现代人工智能。

李德毅院士认为:

1.人工智能和脑认知科学研究就一直犹如两条平行线,没有实质性的交集。

2.我们搞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应该跟脑神经科学家、生命科学家做学科交叉

3.“以前把机器模拟人脑的问题称作知识表示问题,现在来看这个知识表示的概念偏小,应该叫作脑认知的形式化问题,进而研究人工智能。”

4.人的思维、意识能不能在大脑中找到特定的区域,这就是脑认知的形式化问题。

5.脑认知神经学形式化可通过三种尺度来描述:“宏观尺度”认知行为与脑区域网,“介观尺度”神经环路神经网络,“微观尺度”蛋白质分子水平基因等。强调任何学科在什么尺度上的形式化至关重要,尺度越细、结构越复杂,形式化越难。

6.通过脑认知神经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工智能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7.提出脑研究第二条路借助脑认知的物理学方法将脑认知形式化。脑认知的神经学方法,称脑认知的“正向工程”,脑认知的物理学方法称脑认知的“逆向工程”,即从脑认知的社会属性研究脑进化。

8.脑认知的社会属性包括人脑如何反映客观物理世界?人脑如何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人脑如何解决未知?人脑是如何形成创新?后三个问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全部内容。

9.不能只研究人脑的天然属性,应该建立人脑认知的成长机制,研究人脑成长和认知的群居性和社会性。

10.可用四种尺度来描述a)“信号级别”描述微观和宏观信号;b)“符号级别”描述编码、文字和符号;c)“语义级别”描述不同粒度的概念、图像、信息和知识;d)“行为级别”描述情感、意识、记忆和动作行为。

2015-04-17 文汇报发表徐英瑾文章,“让智能系统成为伦理主体”,人工智能标志性因素有以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硬件性能方面比如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性能提高及多样化,使机器对环境及人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适应能力,这不表明机器真的有思维能力。只要环境特殊,超出开发者数据库内存实例,机器就会失去所谓智能功能。另外,开发者拥有更大的数据库的专家系统,这是基于电脑的硬盘存储量大幅提升,使机器具有看似“博学多才”等等。然而,在软件方面,基本的算法层面,最近十年来人工智能界是否取得了比上世纪80年代 “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的重大科学突破,则颇为可疑(更何况即使是这一“突破”所具有的科学意义到底有多大,学界的意见也是见仁见智)。在此背景下,过分炒作人工智能研究所带来的伦理学风险,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呢?

综上所述,上述争论的实质不是学科交叉问题,表面上看是学科交叉问题。三位观点都跨行、跨界,即跨学科了。

古话说:“隔行如隔山”;“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两句话也是矛盾的。不少人对跨行议论不屑一顾。在转基因安全问题讨论中,你是外行!反对农业学科外的人议论。可是现代科技成果,大都是综合性创新。必然会有跨学科的议论。

笔者对上述观点谈点看法:

1.脑认知物理学形式化问题看作脑研究的第二条路。这一思路不是新问题,笔者综述的十四种研究模式中就有,已经有好多年历史。但是说法不同,已有的说法是:电磁辐射对人脑影响的研究。从宏观到介观,再从介观到微观,如今到纳观。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建模,并且用多种算法模拟,还进行许多试验,包括动物试验、人体试验。至今对有无影响和影响程度都有争论,只能说尚无定论。

2.脑认知的社会属性包括人脑如何反映客观物理世界?人脑如何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人脑如何解决未知?人脑是如何形成创新?后三个问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全部内容。这一说法,笔者不认同。如果研究能解决人脑如何解决未知?人脑是如何形成创新?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会超过人类,会带来灾难。我看化重金进行脑研究的必要性也就不大了。

3.多学科交叉融合应该不容置疑。现在用脑电波驱动机器人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能使残疾人的某种功能改善或恢复,有实用价值。

4.脑研究至今仍然很肤浅,脑信息的产生、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输出的脑机接口问题都有诸多难题有待破解。

5.小宇宙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20380.html

上一篇:一万个信息科学难题的启迪与探讨---议脑信息核心问题与难题
下一篇:今日关注破解伪基站
收藏 IP: 123.114.174.*| 热度|

3 clp286 icgwang ni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