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电波”是怎么产生的?
How are brain waves produced?
---多学科研讨脑电波(2)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我们继续讨论多学科研讨脑电波,结合百度词条“脑电波”与“脑波”一并讨论。本文重点讨论同步发生的概念。
关键词:脑电波,同步,斯托加茨,科普中国
“脑电波”词条的关键词
“脑电波”与“脑波”是一种使用电生理指标记录大脑活动的方法。大脑活动时,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它记录大脑活动时的电波变化,是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的总体反映。
这两个词条均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如何理解这两个词条的界定?其中的关键词有:
神经元,同步发生,总和,电波,脑神经细胞,脑皮层,总体反映
如何理解这些关键词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证明这一界定?
神经元同步发生是怎么回事?
上述关键词中,“同步发生”与“总和”,该如何理解?神经元、脑神经细胞、脑皮层,这几个词是说明词条是生物学范畴,其指标是电生理学。关键词“电波”与电生理指标变化之间有矛盾,难以理解,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只能逐步深入讨论。
神经元“同步发生”应该是指神经元放电,在突触后形成的电位,经同步后,彼此相加而得到的总和。这一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它依靠什么理论呢?在词条中并没有说明。笔者从一本书中了解到脑电波与同步有关。这本书的书名:
· 作者:[美] 斯蒂芬·斯托加茨;
· 翻译:张 羿;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 年 4 月。
“同步”这本跨学科的科普著作,是了解复杂、非线性科学、混沌现象、小宇宙现象的入门书。
“同步”一书的启示
在网络上介绍这本书的文章有不少,这本书公式很少,通俗易懂,到底有什么启示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启示:
1)同步现象涉及到大小宇宙、诸多学科、宏观与微观多层面;
2)同步科学能否解决宏微观层面的统一?
3)生命科学是不是就是生物学研究范畴?如果认为生命科学就是小宇宙,那么怎样去体现这是小宇宙呢?单一的学科就能研究清楚小宇宙吗?众所周知,研究大宇宙涉及很多学科,为什么研究小宇宙只是单一的学科?尽管研究小宇宙不是单一的学科,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局限在微观层面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其结论还是在宏观层面,这之间的链接难以定论;
4)阿瑟·温弗里认为:大多数生物学家很少接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能源科学、量子力学、电磁学、微分方程等,其他学科的人要想介入生物学,不能按照传统思维,应该有一套新的思维方式介入生物学?
5)“同步”一书将脑电波作为一章来讨论,内容涉及多学科,也就是说,不同学科的人以不同的视角来看脑电波,其思维方式和结果也不相同;
6)“脑电波”与“脑波”两个词条的内容,与这本书的介绍是有关联的,两者之间有无矛盾?是需要深入讨论。
何谓同步?
“同步发生”最好的例子是:在宏观层面,水通常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当温度下降到低于冰点的时候,数万亿个水分子会自发凝结成固态、对称的冰晶。当温度上升到沸点的时候,数万亿个水分子会自发变成气态。这三态是宏观层面可见。然而,要解释这一相变机理,会有更多的疑问。除此而外,有诸多事情也是同步发生,它们是非常微妙的,把这种现象称为“同步”。
为什么一群萤火虫会同步闪烁?为什么一群螃蟹会一齐挥舞蟹鳌?为什么一群蟋蟀会齐声鸣叫?人体生物钟内部的机制,女性经期的互相影响,超导体中耦合电子的同步振动,有节奏循环变化的神奇化学反应,阵列天线中很多单元的同步运行,伦敦千禧桥的垮塌,交通中节奏频率因素对道路畅通度的影响,歌剧院中观众在同步和无序之间不断摇摆的掌声,甚至社交中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斯蒂芬·斯托加茨从生物讲到物理,又讲到人类行为和社会学,简直无所不包。这些同步现象引发一个深度的思考: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对宇宙中自发秩序的存在感到困惑。热力学定律表明,大自然会无情地走向更无序、更混乱的状态。然而,种种同步现象却又表明,秩序会从混沌中自发产生。
以上只讨论脑电波的同步发生的机理,未解释生物电的总和机理。这些问题在后面文章继续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