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高考历史沿革的极简描述

已有 5953 次阅读 2014-7-16 17:12 |个人分类:姑妄言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类是唯一能够传承知识和经验的物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极端重要的大事。《史记五帝本纪》中就有关于选拔和考核人才的记载,用《史记伯夷列传》中的说法就是,“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这是推荐制(“岳牧咸荐”)。后来汉朝的“举孝廉”,唐朝的“开科取士”,都是选拔人才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选拔人才的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它是新中国选拔人才以便继续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法。这里简单地描述一下高考的历史沿革。


可以把高考的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2年以前,高考的史前时代,也可以说是摸索人才选拔方法的时期。

1952-1965年,为建设新中国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高考,也是尝试教育革命的时期。

1976-1993年,为改革和开放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

1994-现在,为迈入新世纪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很快就会结束。在几年以内,高考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因为中国即将跨入新时代。


下面再对这几个时期稍微多说两句,特别是一些标志性的事件。

1952年以前,史前时期,也是新中国摸索人才选拔新方法的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和世界大战,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前的方法是不行的,中国随时可能亡国灭种,必须寻找新方法。无论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还是三民主义、马列主义,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最后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以后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才确定了正确的方法,并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19526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规定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

1952-1965年,为建设新中国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选拔的标准大致是政治可靠和善于学习,培养的时候尽量做到文理结合(标志是文科也要学数学,理科也要学政治),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标志是非常重视工厂实习和农业实践)。这一时期培养的人才虽然人数并不太多(总计不过几十万人而已),但是他们为新中国建立全面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帮助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然而,十几年以后发生了转折,开始尝试新方法。

19664月,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明确提出要采用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618《人民日报》社论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断了高考,开始了尝试教育革命的时期。“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这一时期培养了几十万名工农兵大学生,但是总的效果似乎并不太好。

1968年,毛泽东“七二一指示”:“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十年以后,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建设成就终于可以保证中国不用担心被“取消球籍”了,国际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侧重点开始向改善国民生活倾斜。要为改革和开放做准备了,恢复高考就势在必行了。

1977-1993年,为改革和开放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这一时期弱化了选拔人才的政治可靠性标准,同时也弱化了培养时对文理结合以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要求,强调了跟踪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大约接近一千万吧),他们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历了价格闯关和89风波之后,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方法做了调整。再加上要为中国迈入新世纪做准备,这样就迎来了高考的新时期。

1994-现在,为迈入新世纪而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时期。这一时期最为人诟病的就是“教育产业化”,但“一本”的教育基本上是承袭上一时期,只是进一步弱化了文理结合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各省单独命题、考试科目“3+X”、专升本大潮等只不过是具体手段而已。

1994年,理科高考取消政治。

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首次超过100万人,教育产业化开始大显威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很快就会结束。在几年以内,高考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因为中国即将跨入新时代。标志性的事件将是文科高考也不考政治,采取的手段可能是文理不分科。


政治作为高考科目的存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选择它作为划分高考历史阶段的判据。原因简述如下: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这个客观现实是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即使诚心地教,也只有很少比例的人能够真正领悟。

以前的中学教育为了培养下一代的主人翁责任感,教了很多真家伙,但是因为时间限制只能非常概略地把原理教给学生,并辅助以一定数量的例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真家伙实际上是在政治课里讲述的,数理化课程提供了应用这些原理进行定量分析的例子,而语文课提供了把这些原理应用于社会问题的具体例子。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政治课也逐渐消亡,随之而来的是数理化教学也弱化了(体现在强调具体事例而忽视普遍原则),阿Q、狂人、包身工、狼牙山和上甘岭等也逐渐退出语文课本了。

不仔细分析了,举个例子就结束吧。有个人发现他和孩子对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看法大相径庭。孙悟空是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然而新一代却觉得他只是个喜欢惹事的讨厌猴子。他想知道为什么两代人对《大闹天宫》的看法有这么巨大的差别,就在某个论坛里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一个回答非常有启发性:以前的教育是为了把你培养成主人翁,而现在的教育却不一样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812206.html

上一篇:忽悠人的科学新闻 1:脑电波真的这么容易探测吗?
下一篇:往事一则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5 郑永军 王春艳 张骥 赵彦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