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美国气象学会年会印象 精选

已有 6099 次阅读 2015-2-5 23:22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交流, 美国, 华人, 开会, 气象学会


前不久有机会赴美参加了美国气象学会第95届年会,对这个年会的印象是像一个气象科技的集贸市场,在那里可以发现丰富的可供交流的气象科技产品,从会议报告到展板贴挂,包括科学论文,也包括气象仪器设备、软件产品和图书期刊等。参加者有科学家、有做业务的科技人员、学校的学生、相关部门的官员、企业家。除了美国人外,世界各国也会派人参加,相当于一个准国际会议。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国际交流的setion,供各国来的代表就一些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这样的会以前曾经历过一次,记得是2002年在美国东南部的城市奥兰多举办的第82届AMS年会,这次是第二次参加,在西南部的凤凰城。如果说有什么感觉上的变化,除了国际性开放性更强了,另外就是华人气象学家的影响力在增大。上次参加奥兰多的会,在会场也遇到了许多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华人,基本上是去参加会议,做些交流,在一些大的场合,还显示不出什么声音,但这次明显有了变化。

 

在每年都要竞选的美国气象学会主席候选人中,出现了华裔气象学家参选,在亚利桑那大学工作的曾旭斌教授作为两名候选人之一参与了主席的竞争,最终惜败,但据说这是在美国气象学会的历史上首次出现华人参与主席竞选。能被提名参选,需要有相当强的实力和影响,曾教授败选后,仍引起很大关注,连续收到几家相关技术委员会的主席位置邀请,通过参选过程,使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了他。

 

在颁奖晚会上,也看到了许多华人的名字。特别是在夏威夷大学工作的王斌教授,最终获得了美国气象学会的最高奖---罗斯贝奖,成为晚会的亮点。王斌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谈到了他80年代到美国后的打拼经历,那时英语很差,经济也非常困难,吃了不少苦,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获得美国气象学界公认的最高成就奖,确实不易。在华人气象学界,已去世的著名美籍华裔气象学家郭晓岚先生曾于1970年获得过这一荣誉,45年过去了,终于又有华人跻身这一奖项。

 

除了王斌获得最高奖外,其他奖项中也还有不少华人摘取。每年都要评选的美国气象学会的Fellow,对于这一荣誉,以往华人气象学家能获取的屈指可数,但今年的28位新科Fellow中,就有三位华人气象学者,一位是美国加州劳伦斯·利佛莫国家实验室大气和NOAA水文实验室的科学家段青云教授,一位是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大气科学与化学系的张人一教授,另一位是宾州大学气象系的张福青教授。获得亨利G.霍顿奖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GFDL实验室工作的易明教授;获得THEBANNER I. MILLER奖的是一个科学小组,共四人,其中两位是华人学者,一位是张福青教授,另一位是他的合作伙伴翁永辉教授。还有获得彼得诉霍布斯学生奖的李竹筠博士。

 

通过这些奖项,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华裔在美国气象学界的影响。在私下里,也有华人学者讲,他们所得到的承认与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并不相匹配。我倒也相信此言不虚,我所认识的不少在美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气象学家似乎确实与这些奖项无缘。有位华人对我谈到,在美国未能得奖并不说明不优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若不优秀而想得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都很公开,没有杰出贡献若想得到提名,是难以通过的。

 

说到美国气象学会的奖项,确实明目繁多,约有几十项,多数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如罗斯贝、查尼等。内容也很丰富,对各类优秀人物或工作都可设奖,包括杂志的编辑奖,也有杰出气象播音员奖。通过这些奖项,可以起到对杰出科学家和工作的激励和推广作用。通过颁奖过程,也能反映出美国气象科技实力基础的深厚,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和人才展现,这是很令人感到差距的。在评奖过程中,气象学会体现出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很有包容性。

 

参加这样的会议,另一点感受是参会的人绝大多数都很尽责尽心。将近一周的会,认认真真坚持下来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当然也会有收获。美国气象学会的组织者肯定要上心,为了会议正常举办,从上到下全力以赴。那些相关部门的人,从资深的科学家,到高层的官员,也同样很认真,始终不离不弃。我见到的包括美国天气局的局长、国家气象中心的主任、卫星气象中心的主任等,都一直没有离开会场,这在国内真是很难见到。我也参加过几次中国的气象学会年会,说实话,没能坚持完整参会。一些大牌科学家,甚至包括气象学会的高层人员,往往也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样的会又怎能开出效果呢?

 

我同一位华人学者聊起这一问题,他也谈到对国内这方面的不足有较深印象。一次邀请国内的科学家到美国参会,那位科学家如期而至,但做了报告就要离开。这位华人学者问他为什么要马上走,不多听听,回答说领导只批了一天假,好像开会就是来给个报告,没有听别讲或与其他人交流研讨的意向。

 

在国内,如何提高这类学术会议的质量,需要做的事很多,但与会者专心并安心参会,应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这一起码要求,也不是件容易实现的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865917.html

上一篇:雪中行
下一篇:回家
收藏 IP: 119.80.112.*| 热度|

10 唐常杰 张学文 陈昌春 庄世宇 任国玉 汤奔阳 科学出版社 李毅伟 檀成龙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