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以下简称“服贸会”) 上,气象展台首次亮相,引来了不少媒体关注。在气象展厅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气象为什么会出现在服贸会上,多作为公共产品呈现的气象信息与服务贸易关系密切吗?问的人多,说明有一定共性,在理解上也确实存在差异。
本次服贸会的主题是“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对照这一主题与气象的关系,前半句不难理解,我们每天都在获取大量的数字化气象信息,从对温度、湿度、气压、风场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通过卫星、雷达等手段获取的遥测遥感数据,每天通过超级计算机分析计算的天气气候动力模式所得到的预报预测结果,到最终提供给不同用户的与短期变化和未来长期趋势密切关联的气象服务产品,无不是以数字化方式呈现。现代气象科学的构建也正是以数字化、定量化、可测量、可计算、可印证为重要特征的,既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又以数字信息的方式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在这次参展的气象产品中,一个引人关注的产品是数字气象地球,其中融合了丰富的海-陆-空-天全球化立体信息,与大气、海洋、江河、陆地、冰川、生态等信息相结合,可以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相关信息实时叠加,提供动态数字产品服务。而为冬奥会准备的气象服务产品可针对冰雪赛场及附近天气的瞬息变化提供精细化的分析预测,也体现了高水平的数字技术发展。
相对而言,在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出现气象展厅,如何与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相契合,通常作为公共产品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气象信息又如何以交易的方式加入到服务贸易的行列,则是引发不解与疑惑之处。
实际上,那些为气象服务产品做支撑的软硬件技术,如气象探测、网络、计算、数据管理等设备,包括相关的软件,属于服务贸易中较为通用的产品,通常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完成,其商业属性是显而易见的。气象信息还有一个特色——受关注度高,如每天央视播出的天气预报节目就长期占据收视率榜首,由于需求广泛而带来的流量价值使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带来高附加值,但其所依附的仍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影响力。
真正需要探讨的是能够参与服务贸易的气象信息产品,或者说通过市场交换的某类特定气象信息是否可以形成一定规模,有足够的用户愿意在免费接受公共气象服务的同时,还愿意为专门定制的额外气象信息付费。
从国际市场的角度看,这显然已不成问题。气象信息在服务贸易中的出现已有较长的历史,如欧洲、北美等一些发达地区,有针对性的市场化气象服务已成为常态。有研究估测,目前全球气象信息的产值已接近100亿美元,这或许还有些保守。事实上,不仅在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可以感受到企业的影响,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直接提供大气探测信息也成为市场拓展的领域,如美国的气象小卫星公司可为美国国家天气局直接提供大气探测服务。即便在中国,虽然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并不妨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付费方式购买气象服务。例如,我国的远洋运输基本都会选择购买气象导航服务,确保航线安全和高时效;欧美国家提供的航空气象服务也很成熟,占据了我国航空气象保障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气象信息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除了灾害防御等传统的需求外,旅游出行、市场交换、生态环境、低碳减排、康养保健、能源电力、期货保险、高效农业、建筑设计、体育竞赛等,处处都需要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远远超越了传统公共气象产品所能覆盖的范围,市场化的服务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对于气象信息市场化是否会妨碍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或质量问题,理论上的探讨有一定复杂性,实践中也有一定不确定性,需要通过规则制定与机制设计来逐步完善。总体上看,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大都是在公共气象产品无法满足的领域拓展出空间,以专业性和针对性为主要特征。两类产品可以互补,如在天气预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除满足欧洲各成员国的产品需求外,还向世界各国提供高质量的预报产品,并且不断扩充产品数量和种类。与此同时,各国购买其精细化预报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又进一步反哺了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各个区域和国家的情况有较大差异,政策制定和路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市场化的信息供给已被证明是提高气象服务效益的有益补充。
服务包括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未来的气象服务也会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发展,定位于不同的需求。当用户从服务产品交换中切实得到满意的结果时,价值与效益也自然随之而生,最终市场会做出选择。
《中国气象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