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五一假日问候:黄果树瀑布,我为你导游(为你展示瀑布不同位置的美丽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已有 3852 次阅读 2019-5-1 15:16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五一假日问候:黄果树瀑布,我为你导游

又是五一节,还是节日长假。年轻人会外出旅游,年老人会留守家中。不管外出旅游,还是就地休息,都是在过节日,都要有一个好心情。

朋友,如果你下次选择贵州的黄果树风景区,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为你展示黄果树瀑布不同角度的风景照片,助你快乐欣赏黄果树瀑布一臂之力。

贵州黄果树景区,世界闻名。也许为了更好吸引旅游者,规定非常人性化。例如,入园须知中规定:60岁(含60岁)以上免费,80岁游客除了自己免费外,还可以有一陪同免费入园。后者规定是我第一次听说。

黄果树瀑布,为什么得名?我曾经多次问过当地人,但好像没有明确答案。其中,有人说,是以本地过去有名的“黄果树”而得名。但问起“何处可以看见黄果树?”当地人也是模棱两可啊!

黄果树瀑布游,一般应该先按照旅游路线,徒步欣赏拍照不同角度的瀑布面貌,这是发挥个性拍照的最好路线。这段路线大约需要二到三小时。

 

 

黄果树景区大门

 

进入黄果树景区,首先是黄果树盆景园。人们往往想寻找代表性的黄果树,但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当我们绕道一圈,参观完瀑布景区后,又回到盆景园区。突然,一位同行者大喊“找到黄果树了,快为我拍照。”我也高兴了,一边为他拍照,一边仔细看,原来,她大意了。这个盆景上写的是“黄果树盆景园”,而不是“黄果树盆景”。可见寻找“黄果树”的迫切心情。

  依循旅游路线,先步行,慢慢欣赏黄果树瀑布景观。此时,千万不要放过可能拍摄到的黄果树不同面貌。

     按照旅游路线,绕行一圈,大约需要两小时,一边走,一边欣赏,一边拍照。

     我们一行6人,除了我最年长,近80岁外,夏老师年过60,盛女士其次,其他三人都是年青人。

     10点许,我们走过“黄果树盆景园”区,开始步行参观。

     约10点18分,我已经听见瀑布流水潺潺声,但还看不见瀑布。即兴拍照一张。我认为,透过树林,远处应该是瀑布了。

 

 

    10点20分,树林缝隙处已经可以看见瀑布了,很高兴。离开我第一次参观黄果树瀑布已经近10年了,有“久违”的感觉。

 

   

 

 

一条长长的绿叶宛如黄果树瀑布的绿色腰带,美!

我们缓缓前行,一边选择景点为同行者拍照留念,一边单独拍摄风景,给黄果树瀑布留档案。

 

005 (2).JPG

 

 

 

 

 

10点46分,我们来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正面,这是游客喜欢留影的地区。今天是周末,虽然还不是典型的节假日,仍然需要等候留影。我只好把游人拍摄入镜了。

 

 

      不过,在这个位置,拍摄对岸游人进入“水帘洞”的情景也是别有风味啊!

 

 走过大桥,靠近瀑布,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尤其是进入瀑布后面的“水帘洞”,道路更是狭窄,游人比肩接踵,要想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就得“灵活机动”了。

在“水帘洞”里,头顶非常靠近岩石,一不小心就会碰头。瀑布的水透过岩石缝隙,滴滴答答地流进你的脖子,或者弄湿你的相机镜头,令人有点“奇葩”的感觉。然而,正是如此难觅镜头的拍摄地点,如果你稍微敏感一点,灵活一点,小心一点,你就会抓住难得的镜头,你就会把黄果树瀑布难以为人了解的面孔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逐渐看到真实的黄果树面貌,让人们更喜欢黄果树瀑布,更愿意亲近黄果树瀑布,那将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啊!

 

 

 


穿过“水帘洞”,回头再拍摄黄果树瀑布,也别有一番情趣。那仍然比肩接踵的游人们,几乎紧紧依偎着奔腾咆哮的瀑布,真正体味到了瀑布怒吼的气派与威力,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走出“水帘洞”,来到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带队者请当地人为我们合影留念,并立刻扩印好照片,人手一份。

 

离开瀑布景区,我们慢慢向刚才来的入口处返回。此时,虽然没有前面那么吸引人眼球的风光,但偶尔也会有值得拍摄的地方。

 

 

    此外,沿途不时出现的鸟儿与昆虫,例如,罕见的紫啸鸫、黄臀鹎、斑禅,以及在河滩上飞来飞去的凤蝶等,恰好显示了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

    正是:黄果树瀑布景观,千姿百态让人流连。

        花鸟虫鱼应有尽有,生态环境回归自然。

L9450887.JPG

1003.JPG

L9450905.JPG

L945094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1176565.html

上一篇:北海科普讲座情深深 科普花絮意浓浓(难忘的科普讲座中与孩子们亲切交流、罕见的田园风光让我享受回归自然)
下一篇:新疆甘肃“闪游”记:何谓闪游?曾经多次去新疆科学考察的我为什么如此留恋此次闪游?“难忘、罕见”
收藏 IP: 120.244.108.*| 热度|

3 杨正瓴 姚伟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