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理性合作思维

已有 3273 次阅读 2011-12-2 21:05 |个人分类:管理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合作

“合作”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

 

巴纳德组织理论中的“组织”概念是与“个人合作”[1]概念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组织”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关系”概念具有一致性,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关系”概念的界定是:“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2]而且巴纳德把“最简单的组织”理解为“两个人甲和乙之间的商品交换”,并认为“这种交换关系的集合正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这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社会关系”理解为“生产关系的总和”[4]也有一致性,即巴纳德的“组织”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关系”概念都是属于经济范畴或生产方式范畴,从这方面看,巴纳德的“组织”概念具有政治经济学意义。

 

但是,巴纳德并不是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样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关系”,把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该历史阶段上“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由此导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而是从管理学角度来研究“组织”,把组织的产生和形成归因于“交换关系双方行为的协调以及双方相互依存和联系的行为”,由此导向“组织是某种合作行为的集合”的协作组织理论,这种组织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在于从现实性上把组织理解为处于相互“交换关系”中的人的合作行为,进而把合作诸方的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交流视为组织的基本要素,认为组织就是由这三种行为要素所构成的协作系统,而一个“能够被命名的组织”(即正式组织)就是这三种行为要素彼此直接联系在一起所构成的稳定的协作系统,即所谓“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巴纳德强调了“组织的存在取决于协作系统平衡的维持。这种平衡开始时是组织内部的,是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但最终和基本的是协作系统同其整个外界环境的平衡。”[5]相应地,管理就被本质地理解为协调组织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以达到和维持组织部诸要素之间的平衡组织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的活动了。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概念是基于辩证哲学思维,巴纳德组织理论的“合作”概念是基于系统科学思维,这种两种思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故“合作思维”既可以说是辩证哲学思维,也可以说是系统科学思维。而无论是辩证哲学还是系统科学都是属于理性范畴。

 


[1]巴纳德在《组织与管理》1948年)第一部分《关于组织的思考》第一章《组织的概念》中指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进行合作,即系统地协调彼此间的行为时,在我看来就形成了一个组织。”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页。

[3]参见巴纳德在《组织与管理》第一部分《关于组织的思考》第一章《组织的概念》。

[4]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63页)

[5]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1938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514224.html

上一篇:微博:创造力来自于幼稚之心
下一篇:“节约用人”度“荒年”——有感于宜黄被免职者复出
收藏 IP: 117.81.126.*|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