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319)】评价文理两种语言,须要用两把尺子

已有 1550 次阅读 2021-5-20 09: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这篇随笔标题中的“文理两种语言“,指广义的文科语言和理科语言,其中文科语言包括各种专业学问以外的社会公众语言。


前天看了哈工大物理系教授王晓钢博士的博文“拐点”之正解》后,我先后写了两篇博文《向王晓钢教授请教“拐点”的解释究竟哪个是正解 》《我还是不同意王晓钢教授对“拐点”一词使用的批评》。今早又读到王晓钢教授的回复博文《做文字工作的,要增加一点科学素养》。读后更加明确了他文章的用意。我同意自然科学家王晓钢教授关于搞文字工作的文科人需要提高(自然)科学素养的观点,但我同时也认为,搞理科的科学人也有提高广义的语言文字修养的必要。


这两天本人与王晓钢教授围绕“拐点”一词的讨论,让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文科和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与表达确实有很大区别。具体说,自然科学家的语言讲究精确,但有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然科学的语言标准衡量其他语言,这样有时就会胶柱鼓瑟(当然文科人也有胶柱鼓瑟的);文科尤其是语言文学领域,讲究准确基础上的生动形象,甚至认为生动是最高层次的准确,语言多求形象意合,时有比喻、类比、夸张甚至模糊等“不够精确”的成分(当然也有不少说法确有问题)。文理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表达方式0,各有优缺点,评价这两种语言问题,须要用两把尺子。如果只用一把尺子,有时就会造成二者的交流找不到频道,类似于鸡与鸭的对话。我看王晓钢教授和我都会认为,我们关于“拐点”的讨论都言之有据,但确是鸡与鸭的对话。


鸡与鸭的对话有一个著名的公案。北宋大科学家沈括虽然也是诗人,但主要是科学家,其思维方式也主要是自然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杜甫有一首题名《古柏行》的诗,其中的前四句写道:“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意思主要是,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大科学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批评道:“‘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意思是,你老杜写了“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粗的树直径相当于七尺,而树高却达到了“二千尺”,如此一来,这棵树岂不是像麻杆一样太细长了,大风一吹不就吹断了吗 ?沈括用科学家的眼光批评杜甫的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逸闻趣事。


我始终认为,其一,公众话语领域的“拐点”一词,实际上就是一个比喻性的形象化说法,没有问题,非要用数学中的拐点定义去作为尺子衡量,那问题不在公众。我们日常说的“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惯性”“这个人嗓音很有磁性”中的“惯性”与“磁性”,跟物理学中的惯性、磁性概念的含义也不一样,但好像没有人批评这些说法不合物理学中的惯性、磁性概念。就是个形象化的比喻。其二,在公众话语领域按《现代汉语词典》遣词造句,怎么也不能说错。另外,王晓钢教授批评《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拐点”算得是“斯文扫地”。这个嘛,虽然我很佩服王教授的勇气,但我不认为学术批评可以只凭激情。因为如果可以说不懂高等数学语言的就是“斯文扫地”,那能不能反过来说不懂文学语言的也是“斯文扫地”呢?我想这个“斯文扫地”,过了。


连写三篇博客讨论,事已再三,这件事我不再继续讨论了。因为站的立场不同,使用的标准不同,谁也不会说服谁。


我希望中国社科院《现代汉语词典》编辑部能看到这个讨论,研究一下“拐点”这个词语。


2021/05/20 


(补记:今天上午十点钟,我给中国社科院社科院语言所打电话,反映此事。语言所让我直接跟《现代汉语词典》编写部门联系,并给了我《现代汉语词典》编写部门的电话。好几次电话都通了,但没有人接。接着,我给出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北京商务印书馆打电话,找到《现代汉语词典》编辑部门,跟编辑反映了我和王晓钢教授的争鸣,希望他们注意一下这个讨论。编辑很高兴说他们一定关注并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287379.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318)】我还是不同意王晓钢教授对“拐点”一词使用的批评
下一篇:【语文报社约稿 上中篇】若有知音见采 不辞遍唱阳春—语文味学术史十一次高潮中的语文报社
收藏 IP: 113.83.104.*| 热度|

5 李宏翰 尤明庆 郑永军 武夷山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