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深入中亚(十) 精选

已有 5134 次阅读 2024-5-8 22:07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深入中亚(十)

早晨打开旅店房间的窗户就能看见不远处的雪山,瞬间觉得城里30℃的高温降低了不少。费尔干纳盆地周边的高原虽然为山下送来了充足的冰雪融水,但在古代也是商旅往来交通需要攀登和翻越的险阻。今天中亚各国的界线也与地貌密切相关,费尔干纳南面的山脉属于帕米尔高原的一部分,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我们今天出发前往塔什干,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并与乌兹别克同行告别之后,正走在回国的路上。易卜拉欣将送我们到机场,向着费尔干纳盆地在西面的出口前进,是锡尔河切开了群山。随着车行的轨迹,我们逐渐靠近盆地的北缘,当跨过澎湃的锡尔河之后,就进入了天山山脉的谷地,西南侧的山脉已属于塔吉克斯坦的领土,由此可见中亚地区犬牙交错的复杂国境线。

我们在布鲁克雪峰前停下来加气,再次感受炽热的天气与皑皑的雪峰之间巨大的反差。安格连东侧锡尔河上巨大的水面不知是人工的水库还是天然的堰塞湖,但肯定能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海拔2000多米的布尔古特Burgut)山口是公路的最高处,经过的行客都下车来眺望壮丽连绵的天山雪峰。

 

虽然我们走出山谷进入了塔什干所在的平原地带,其实我更关心这几天来观察的巍巍群山。费尔干纳盆地东侧夹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之间的是阿莱山脉,它是特提斯海,即古地中海从塔里木盆地最后退却的通道,当时称为阿莱海峡。印度与欧亚板块在距今 5600 万年前已经完全碰撞,特提斯海范围逐渐缩小,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图尔盖(Turgai)海峡在始新世末期封闭,但是在今天的中亚及其以西地区仍然存在广阔的海域,这一情况在渐新世依旧保持。

3000万年前的渐新世,巨犀在亚洲大陆很常见,包括产自蒙古高原的葛氏巨犀(Paraceratherium grangeri)、中亚咸海边的亚洲巨犀(P. asiaticum南亚巴基斯坦的布格蒂巨犀(P. bugtiense)、中国新疆的美丽巨犀P. lepidum和甘肃的临夏巨犀(P. linxiaense)。如果以青藏高原作为参照,除了布格蒂巨犀位于高原南缘外,其他的各个种都在高原北缘呈链状分布。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临夏巨犀的祖先是产自巴基斯坦西瓦里克地区的布格蒂巨犀,而布格蒂巨犀的祖先类群是产自哈萨克斯坦咸海地区的亚洲巨犀。从地理位置上看,亚洲巨犀和临夏巨犀散布于青藏高原的北缘,而布格蒂巨犀生活于高原的南缘。这意味着,巨犀要先从哈萨克斯坦到巴基斯坦,然后再从巴基斯坦到甘肃临夏,是在青藏高原周缘的往复迁徙行为。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giant rhino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fauna in the Li.jpg 

动物迁徙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在于是否有可行的路线,那么,巨犀走的是哪条路线呢?打开世界地图,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把迁徙路线划在青藏高原西缘的中亚地区。巨犀要从哈萨克斯坦去到巴基斯坦,穿过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地是最为便捷的一条路。然而,3000万年前中亚地区与现在的样子相差甚远,这条路线当时是行不通的,因为特提斯海狭长的海域向东一直延伸到塔里木盆地,甚至更靠东。

巨犀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而且体型巨大,不可能穿过位于中亚地区的特提斯海,直接从哈萨克斯坦到达巴基斯坦,再从巴基斯坦返回青藏高原北缘的临夏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来自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证据显示,当时青藏高原存在着一条海拔较低的中央谷地,还生长着棕榈等热带植物,生活着攀鲈等热带动物,为巨犀在高原南北之间的迁徙提供了一条通道。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Paraceratherium in the Oligocene Eurasia.jpg 

特提斯海沿阿莱海峡向西退却,这一过程主要与帕米尔高原向北突刺有关,但在渐新世帕米尔仍未与天山相撞,天山山脉也仍然是低海拔的山脉,尚未发生构造复活。大量地质证据表明,在距今 700-500 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帕米尔高原的北端与天山南部终于相撞,阿莱山脉隆起,进入塔里木盆地的水汽通道也逐渐关闭,加速了该地区极端干旱气候的出现。

我们此次的任务集中在中亚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农业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与乌兹别克同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我们也从地质背景上了解到,虽然中亚地区在新生代的大多数时间被特提斯海所占据,但仍然有岛链状的陆块出露,为陆生哺乳动物创造了活动空间,而鲸鱼等海生哺乳动物也起源于这一地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未来可期,期待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433241.html

上一篇:深入中亚(九)
下一篇:南行记(一)
收藏 IP: 92.63.204.*| 热度|

7 杨正瓴 王从彦 张晓良 崔锦华 冯兆东 高峡 张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