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科学写作之慎用“复制和粘贴” 精选

已有 10158 次阅读 2015-4-21 09:5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论文, 改写

现代写作基本不再用笔,电脑成了写作的标准配置。相比手写,电脑打字快速便捷容易修改,功能各种强大。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这里我想说说一个可能和电脑写作之“复制和粘贴”功能有关的常见弊病。

在翻译大量中国作者的科技论文时,我发现很多文章的一个通病是同一篇文章里有些句子在不同的地方被多次重复。究其出现的原因,我以为是和强大的“copy & paste”(复制和粘贴)功能有关系的。作者写到某处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写什么,正好前面有写好的内容,放在这里看着还行,鼠标一动就完成了,很方便。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破坏了文章的连贯性,浪费文字资源,不仅影响读者对文章的阅读,还让读者有种“作者已经无话可说,在凑字数”的感觉。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反复重述一模一样的句子甚至小段落。

作者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重复自己的原创句子,有损于文章的质量,而另一种形式的复制和粘贴,会带来更为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我们知道,现代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作原创科技论文时,在引言和讨论部分对相关的前人研究的介绍必不可少。写作综述性文章就更不用说了,完全都是归纳和总结现有的他人和/或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介绍前人研究成果的时候,很多中国作者错误地以为,“反正是写别人的东西,用别人的话来讲就好了。”有时在材料和方法部分,有的方法因为本来就是参考某篇文献,被拿来大段直接引用。于是我们看到,相当一部分对科研本身态度诚实严谨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摘抄被其引用的论文中的句子。我相信这些作者在这么做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妥。换言之,并非有意为之。但是,请注意!不加修改的原样摘抄已发表论文中的句子,即使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该论文的主要成就,按国际期刊的惯例,都会被视为剽窃(plagiarism)的一种!剽窃的后果,就毋须我多说了罢。

以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国内的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在这种类型的剽窃上有着挺大的差异。国内读书时听说过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虽然一半是玩笑,可是能够看出对于借鉴摘抄他人文章,很多人心理上的门槛是比较低的。而在国外,哪怕是写作业,学生按老师要求写综述的时候原样摘抄了被总结文章中的句子,一旦老师发现,轻则谈话,重责按剽窃做处罚,可见其严肃性。

我以为,因为从小习惯的不同、或者说对这种问题的不重视滥用复制和粘贴,而造成“无意识”的“剽窃”,真的非常可惜。所以,虽然可能已经有人总结过科学写作中的misconduct(不当行为),我还是想把原样摘抄被引用论文句子的行为单独拎出来强调一下。其一,作者原本的目的很可能并非有意识的投机取巧;其二,这种现象目前仍然比较常见;其三,只要稍加注意,这是可以很容易被避免的。

那么,怎样避免上述“无意识”的“剽窃”行为呢?很简单,用自己的话去写!既然是被引用的文章,作者一定阅读过文章并对文章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文章的精髓、重要发现或者方法步骤写出来是上策。毕竟,科技论文是原创文章。再不济,可以改写(paraphrase)原句,同样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确实需要原字原句引用,那么一定要在被引用的部分加上引号,并指出原句出处。

科学研究的精髓是创新,自觉维护科技论文的原创性,是我们每个科研工作者共同的任务。如果说过去有些习惯不太好,我们没有意识到,那么从现在开始,慎用复制和粘贴,有意识地拒绝“无意识”的“剽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对于提高中国作者中、英论文的质量及其在国际期刊中的声誉,都将是有益处的。当然,慎用不等于不用。实际上,当被用来修改文章、调换句子的位置,以使文章更加连贯通顺,“复制和粘贴”是非常好的工具。在之后关于文章连贯性的博文里,我也会提到这一点。

(此文由LetPub编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LetPub中文官网:www.letpub.com.cn/index.php?page=sci_writing_33

进一步了解, 请点击查看:www.letpub.com.cn

相关资源:最新SCI影响因子查询及期刊投稿分析系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2242-884034.html

上一篇:谈谈科技论文中复合图的制作
下一篇:引用文献时如何写作者的名字
收藏 IP: 58.246.75.*| 热度|

11 张磊 王海冰 陆泽橼 黄永义 王家冰 王启云 秦伟伟 董侠 梁洪泽 shenlu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