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我第3次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问题在哪,怎么应对,希望能从前两次失败的阴霾中找到点什么。
回顾2次申请经历
前两次虽然没有认认真真准备,但是也心存侥幸提交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果然没有中也在意料之中。今年8月24日群里祝贺其他三位老师高中时,要说一点失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认真准备了么?和前辈请教了么?精心打磨本子了么?如果今年重新申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避免?有哪些致命性问题需要克服?
回首这两次申请过程,希望借助LetPub这个平台向大家分享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如果能对今年第一次申请的新手有一点点帮助,就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了。
2021年第一次申请
2021年是我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时手头还有其他一些事情在做,选题上也没有花更多心思,直接以自己的博士课题为基础进行撰写。
当时也没有更多成功本子的参考,完全按照自己组织的思路进行撰写,春节假期用了2天的时间梳理出了本子的大纲,节后又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就把本子的正文内容补充完整了,然后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修改了一些低级错误后就提交了,幻想着能有一个好结果,然而现实并没有让幻想成真。
2022年9月,当时还在云南度假,终于收到了基金委的拒信,除了有1位专家的意见稍微正面以外,其他两位专家应该都是给拒绝了,梳理意见中提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不足
● 研究方案的论述过于简单
2022年第2次申请
在吸收2021年失败的基础上,2022年开始了我的第二次申请之路,不过依然没有在选题上花太多功夫,还是在2021年本子的基础上缝缝补补,期待修复2021年的两个主要问题,从而得到今年评审专家的认可,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 增加了对科学问题的凝练:科学问题更加聚焦,论文更为简洁直观。
◆ 充实了对研究方案的阐述:新增了部分研究内容的配图,在前三个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第四部分,提高了项目研究的完整性。
◆ 完善了参考文献:补充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相应的参考文献,新增了三篇中文综述性的参考文献。
然而失败接踵而来,问题还是去年的老问题,并没有因为我的缝缝补补而得到根本解决,可以确定的是专家一定是认真看了,我把三个评审意见中专家提到的问题拆解如下:
■ 本申请书提出的科学问题过大,在这个大问题背景下提出的四个研究内容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本申请书的新颖性在哪里?和前面的xxx是什么关系?总而言之,作为青年基金,建议聚焦到底要解决xxx中什么具体的问题,阐述清楚采用的方法有什么新颖性。
■ 方案可行性较差且不够具体,没有给出合理且具有创新意思的方案;方案描述不清楚。
■ 研究方案内容的系统性稍有欠缺,方案与现有方法相比创新性不够突出。
整体来看,还是老问题。那么今年该如何避免呢?先来看看国家基金委针对评审梳理的三个问题:
2022年的三个问题是:
一、该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是否具有原创性并值得鼓励尝试?请针对创新点(如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详细阐述判断理由。
二、请评述申请项目所提出创新点的科学价值及对相关领域的潜在影响。
三、请结合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及研究方案评述开展该原创性研究的可能性。
2023年的三个问题是:
一、该申请项目是否面向国家需求并试图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问题?请结合应用需求详细阐述判断理由。
二、请评述申请项目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与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
三、请评述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及研究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虽然两年的表述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无非是我们申请时需要针对性地讲清楚三个问题:
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的解决方案创新性是什么;研究内容能够如期完成的可行性如何。
所以今年申请个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选题工作: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讲清楚问题足以打动专家继续看下去。
2)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上下足功夫: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部分是整个基金的主体,一定需要体现出申请人的专业水平,图文并茂展示出自己的技术方案。
3)主动请教 不断精进:抛弃侥幸心理,不断吸取成功的优秀的前人经验,完善本子到提交截止的最后一刻。
虽然二战失败,但依然斗志不灭。希望我的失败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预祝大家在今年的申请中能够如愿高中。
SCI论文润色│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润色哪家好│SCI论文润色价格|SCI论文修改|SCI论文润色公司│SCI论文查重│联系我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