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LetPub论文编辑的企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tPubSCI

博文

投稿到期刊之后该催稿吗?

已有 2894 次阅读 2020-12-8 12: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发表对于科研工作者,包括医生,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从申请课题项目基金,到找工作、评定职称,所发表文章的质量和数量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最近我们经常收到这样一个问题:投稿到某个期刊之后,如果比较长的时间都没有收到回应,该不该写信去催稿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期刊审稿的大致过程。这里我们所说的是peer-reviewed journals(同行评审期刊),基本上所有质量比较好、影响力比较高,或者说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即IF)比较高的英文期刊,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一个peer-reviewed journal的审稿过程中,关键人物有三类:作者、期刊编辑和评审人(reviewer)作者把稿件投递到期刊,第一站到达的是期刊编辑。期刊编辑一般拥有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对于一篇稿件,编辑通过阅读cover letter和稿件本身,能够对文章的大致水平有一个了解。

如果一篇稿件的质量太差,或者和本期刊的刊登内容范围相去甚远,编辑有所谓desk rejection的权力。也就是说,经过编辑本人的判断,认为此篇文章不适合发表,直接拒掉。这是属于比较悲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期刊编辑会直接写信回复作者,通知结果。所以,不存在无限等待的问题。

我们大家比较经常经历的是下面第二种情形。期刊编辑阅读稿件之后,认为可以送给reviewer(评审人)评审,然后通过评审人的意见,再决定是否拒稿、通知作者改稿、或直接采纳稿件。

请注意,评审人的意见在决定一篇稿件是否最终被采纳的问题上才是最最重要的,除了desk rejection,期刊编辑的所有决定都取决于评审人的评审意见。

评审人是些什么人呢?

有些朋友有个认识上的误区,以为评审人是期刊的雇员。其实不然,评审人本身和期刊没有任何关系。

期刊编辑通过稿件的内容,把稿件发给自己觉得合适的相同行业的专家(即评审人),比如各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教授、医院的医生。

这些人一般亲自评审稿件,有时也存在导师指导其研究生一起审阅的情况。我想强调的是,作为评审人,审稿这项工作完完全全是义务的、免费的!他(她)不会收到来自任何一方的任何报酬。

那么为什么去评审稿件呢?

这就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方式。你还是小菜鸟的时候,等着别人评审你的文章;等你成了专家,你不但继续等着别人评审你的文章,也要不断评审别人的文章。所谓良性循环。

但是,也正因为评审稿件是义务劳动,如果一个reviewer本人正忙于自己的实验,或者焦头烂额地写自己的文章、提交项目申请,评审稿件这个工作自然而然成为了一种low priority,要等着慢慢排队。

当然,做为评审人,有权利拒绝参与评审。但是,象上面所说的,任何科研工作者都是这个“评审链”中的一员。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被要求奉献的时候“掉链子”,对他/她本人的长期影响也断然不好。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出现了,一个字:拖!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绝大多数投递稿件之后既没有被拒,也没有任何进一步消息,在投稿人的眼中如同石沉大海一般的情形,主要是出于评审人这一环节的拖延。

也就是说,期刊编辑早早地把稿件发给几位评审人,但是有一位或者多位评审人既不给个痛快话儿说这稿我不审,又迟迟不予回复评审意见(尽管期刊对审稿时间有个要求)。

因为太忙,只有拖!做为期刊编辑,事务繁忙,不断要处理新稿件,很有可能没有精力时时刻刻紧盯着这种已经送出但是还没有评审人回复的情况。于是,在作者那一方,就成了杳无音讯。

这种情况下,我们作者该怎么办?

我的经验和意见是:询问。

如果稿件投递出去,超过了期刊承诺的turnaround time(稿件处理周转时间),不妨写一封礼貌的信件,陈述一下情况(自己的稿件是什么时候发出的,现在仍然没有进一步消息),然后咨询一下目前稿件处理是在什么阶段了呢?

期刊编辑接到这样一封信,会想起哦是有这么一回事,就会再去催评审人。如果评审人隔段时间仍然不予回复,期刊编辑也可能考虑换一个评审人。

绝大多数情况下,期刊编辑会给写信询问的作者一个答复,而并不会觉得被冒犯。

毕竟,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说,其任务是尽快决定可用稿件,无限拖延对他们也不利。我们当然不是建议大家隔三差五的不断催稿,但是,在适当的时间写信咨询、提醒一下期刊编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国际期刊和出版社推荐LetPub编辑服务

QQ图片20190611152856.png

SCI论文润色、SCI论文修改、SCI论文专业翻译服务、英文论文修改

SCI论文英语润色同行资深专家修改专业论文翻译格式排版整理SCI论文图片处理Video Abstract

学术翻译英译中SCI论文查重LaTeX论文润色SCI论文写作讲座联系我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2242-1261604.html

上一篇:ORCID和CRediT:跟踪研究贡献的工具
下一篇:谈谈学术生涯中用到的那些必要文件——下周二晚九点LetPub直播讲座预告
收藏 IP: 101.80.20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