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肠漏
肠漏(Leaky Gut),即肠道渗漏的简称,也称为肠道通透性增加。近些年来,肠漏的现象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特别是在自然健康爱好者中。肠漏是一种肠道细菌和其它微生物,以及毒素或食物大分子能够通过肠壁“渗漏”到血液的疾病。
肠漏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功能医学和自然医学。主流医学并不认为肠漏是一种疾病,不是公认的医学诊断。然而,有相当多的科学证据表明,肠漏确实存在,并可能与多种健康问题有关。肠漏综合征的支持者声称它会导致许多健康问题,包括:过敏、慢性疲劳综合征、抑郁症、纤维肌痛、皮肤病、乳糜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等。
消化道是食物分解和营养吸收的地方,尤其是小肠是最主要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消化系统在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侵害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肠壁起着屏障的作用,控制着进入血液并输送到器官的物质。
肠壁上称为紧密连接的小间隙允许水和营养物质通过,同时阻止有害物质的通过。肠道通透性是指物质通过肠壁的容易程度。当肠壁的紧密连接变得松散时,肠道变得更具渗透性,这可能使细菌和毒素从肠道进入血液。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肠漏”。
2、肠漏概念的提出
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进展,近些年来在主流医学也开始逐渐有关于肠漏的研究报道。在Pubmed上可以检索到的最早介绍肠漏的文章是1973年10月在《胃肠》Edmonds和Pilcher 上发表的“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粘膜电位差和钠钾通量”研究报告。在这篇文章提出了“leakiness of the mucosa”这个概念。文章报道在活动性结肠炎中,发现极低的跨粘膜电位差,并与粘膜在相当大的电化学梯度下吸收钠的特征能力丧失有关;血浆到管腔的钠通量率显著增加,表明粘膜的渗漏增加;以及活性钠吸收机制的丧失。在解决结肠炎时,电位差更高,所有这些钠转运变化趋于恢复正常。在完全恢复后,上皮功能在目前的试验中是正常的。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钾的分泌率几乎没有差异,但当电位差较低时,溃疡性结肠炎的钾分泌几乎正常,这表明钾流失到管腔是过度的。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收集的粘液中钠和钾含量相对较高。使用透析管测量电位差和吸收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粘膜功能完整性的简单方法(Edmonds and Pilcher. 1973)。
最早使用“Leaky gut”这个表述的文章是1984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Bjarnason等人的文章“酒精中毒的肠漏:有毒化合物的可能进入途径”。他们采用铬-51-EDTA(依地酸)吸收试验对36例无肝硬化或明显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临床证据的非酒精中毒患者的肠道通透性进行了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戒酒不到4天的患者几乎都具有较高的肠道通透性,而且在许多患者中,这种异常在停止饮酒后持续了2周。胃炎的存在与通透性增加无关。体外通透性试验表明,肠通透性改变的部位是小肠。肠道对分子量小于5000的有毒“非吸收”化合物的通透性增加可能是酒精中毒患者常见的一些肠外组织损伤的原因(Bjarnason, et al. 198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1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