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转载]食管阻抗监测:注意事项和陷阱。

已有 1160 次阅读 2021-4-10 22:09 |个人分类:胃肠动力|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食管阻抗监测:注意事项和陷阱。

食管腔内阻抗监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们在不依赖胃酸含量的情况下检测胃食管反流的能力。这种检测可以检测先前未被认识的微弱或非酸性反流发作的能力在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外,由于能够评估食道腔内的团注转运,阻抗监测增强了对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食道运动障碍的认识和特征。在反刍综合征和过度打嗝等情况下,评估气体和液体的腔内运动也被证明具有诊断价值。此外,阻抗监测的替代应用,如粘膜阻抗的测量,为评估炎症引起的食管粘膜完整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见解。食管阻抗监测在食管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尽管食管阻抗监测提供了所有的临床益处,但重要的临床和技术缺陷限制了其诊断价值,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过度解释阻抗监测在患者中的研究或应用可能具有有害的临床意义。这篇综述将突出食管阻抗监测的临床优势和局限性,并提供与此技术相关的临床珍珠和陷阱。

 

参考文献:

Ravi K, Katzka DA. Esophageal Impedance Monitoring: Clinical Pearls and Pitfalls. Am J Gastroenterol. 2016 Sep;111(9):1245-56.

 

急性胃食管反流病与食管组织学改变的关系

重要性:与急性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组织学变化尚未在人类中进行前瞻性研究。最近在动物身上的研究挑战了传统的观点,即当食管表面上皮细胞暴露于由反流酸引起的致命化学损伤时,就会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目标:目的探讨急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症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

设计、设置和参与者:达拉斯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的患者成功地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他们开始24小时食管pH值和阻抗监测,并在基线(服用PPI)和1小时从远端食管未穿孔区域进行活检,进行食管镜检查(包括共聚焦激光内镜检查)停药后一周和两周。注册于2013年5月开始,后续于2015年7月结束。

干预措施:PPIs停止2周。

主要成果和措施:12名患者(男性,11岁;平均年龄,57.6岁[SD,13.1])完成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停药2周后食道炎症的变化,通过比较食道活检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每个评分为0-3分)来确定。还评估了上皮基底细胞和乳头增生、表面腐蚀、细胞间隙宽度、食管炎内镜分级、食管酸暴露和粘膜阻抗(粘膜完整性指数)的变化。

结果:停药后1周和2周,活检显示上皮内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主要为T细胞(中位[范围]:0(0-2)在基线水平,而1周时为1(1-2);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很少或不存在。活检还显示细胞间隙扩大(经CLE证实),基底细胞和乳头增生发展无表面糜烂。停药两周后,食管酸暴露增加(中位数:基线时为1.2%,2周时为17.8%;Δ,16.2%[95%CI,4.4%-26.5%],P=.005),粘膜阻抗降低(平均值:基线时为2671.3Ω,2周时为1508.4Ω;Δ,1162.9Ω[95%CI,629.9-1695.9],P=.001),所有病人都有食管炎的证据。

结论和相关性:在12例PPI治疗成功的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初步研究中,停止PPI治疗与T淋巴细胞为主的食管炎症、基底细胞和乳头状增生有关,而表面细胞不丢失。如果重复,这些发现表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而不是化学损伤的结果。

 

参考文献:

Dunbar KB, Agoston AT, Odze RD, et al., Association of Acut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ith Esophageal Histologic Changes. JAMA. 2016 May 17;315(19):2104-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1332.html

上一篇:[转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粘膜完整性的评价。
下一篇:[转载]喉下食管的阻抗和组织学特征将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与其他食管疾病区分开来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