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跌倒是老人第一杀手

已有 1901 次阅读 2021-4-8 06:22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跌倒是老人第一杀手

在我国正在快步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2018年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重要拐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少儿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重。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联合国人口署预测,中国每年新增老年人口800多万,到2050年老年人占比将达30.8%,约为4.3亿人。

2012年10月26日《生命时报》发表专题报道“跌倒是老人第一杀手”。根据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据测算, 2020年每年老年人跌倒人数约5000万人,发生跌倒骨折人数近300万人。这个数据指出老年人的跌倒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原卫生部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也指出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之首。老年人跌倒除了导致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吴毅教授指出,老人平衡功能比较差,加之骨关节和肌肉问题、脑血管意外和其它意外等,老人跌倒事件就层出不穷。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协调能力下降,跌倒的风险会比年轻人高出许多。中国康复医学会的研究报告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年发生率为30%-40%,其中有50%的老年人为反复跌倒。跌倒的老年人中有20%-30%的人发生中度和重度损伤(髋骨骨折和头创伤);跌倒后,60%的老年人活动受限或不能活动。

跌倒对老人造成的伤害是导致老年人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的跌倒不是意外,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是由于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造成的,包括机体功能下降和一些急慢性疾病的非特异性表现。这是机体老化过程的反映。老年人跌倒很少由单一因素引发,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跌倒有自身规律,因此很多跌倒是可以预防的,有数据显示,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预防措施,可以使老年人跌倒率下降25%,髋骨不发生骨折的保护率达20%。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老人进行平衡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跌倒。

根据《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跌倒及预防保健》的报道在因跌倒而住院的老年人中,内在原因占45%,外在原因占39%,原因不明者为16%。根据国家卫计委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已超过880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的比重超过20%,可见预防老人跌倒的重要性。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预防老年人跌倒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美国的大数据研究也报道,跌倒是与伤害相关的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65岁以上人群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在男女以及所有种族和族裔群体中,跌倒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上升,75岁及以上的人中,跌倒占意外死亡的70%。跌倒可能是健康状况不佳和功能衰退的标志,而且常常与严重的发病率有关。90%以上的髋部骨折是由跌倒引起的,其中大多数骨折发生在70岁以上的人身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社区老年人和60%的养老院居民跌倒。从1992年到1995年,美国共有1.47亿人次因伤就诊于急诊科。跌倒导致的外伤占就诊总数的24%。与跌倒相关的急诊科就诊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和65岁及以上成年人。与儿童相比,跌倒老人住院率高10倍,死亡率高8倍。美国老年人每年约有9500例死亡与跌倒有关。

跌倒后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几乎是因其他原因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两倍。与没有跌倒的老年人相比,跌倒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活动和身体及社会活动方面的功能衰退更大,而且他们处于最佳状态后续制度化的风险更大。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药物使用、认知障碍和感觉障碍。对跌倒患者的门诊评估包括重点关注药物史、定向体检、姿势控制和整体身体功能的简单测试。治疗针对跌倒的根本原因,可以使患者恢复到基线功能。

预防老年人跌倒在发达国家被认为是国家级社会问题,广泛开展老年人无跌倒行动。预防老年人跌倒只有在国家干预下才能取得效果,通过宣传跌倒的危害性、可预防性是推进防跌倒行动的基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预防跌倒知识,普及干预方法,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联合发起公益行动,倡议设立“预防老年人跌倒日”。 9月23日是全国预防跌倒宣传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0847.html

上一篇:为什么平衡功能很重要?
下一篇:老年人常见平衡障碍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1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