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与其他医疗技术
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大肠产甲烷古生菌、还可以用于检测乳糖不耐受和碳水化合物不耐受与消化酶缺乏。
1、与其它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技术比较:在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技术应用之前,临床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金标准的吸取小肠液后做细菌培养,根据培养出来的菌落数诊断,当每毫升小肠液培养的菌落数大于10的5次方时即可以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亦有文献提出,当每毫升小肠液培养的菌落数大于10的3次方时即可以诊断为轻度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吸取小肠液后做细菌培养的技术由于存在一些缺点,一直不能在临床推广使用,临床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诊断在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出现之前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医生的经验做猜测。
氢和甲烷呼气检测与小肠液细菌培养技术的比较主要是:
1)小肠液细菌培养是一种介入性检测方法,患者耐受性差,操作复杂,对医护人员技术要求高,费用高,细菌培养需要时间长(一般为一周)。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是无创检测方法,患者只要吹气就可以,容易接受,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易于开展,费用明显低于细菌培养,可以当时出结果。
2)成人小肠全长大约7米,小肠液细菌培养需要吸取小肠液,技术上达不到可以吸取小肠全长的细菌,只能吸取十二指肠或近端空肠的小肠液,而细菌的定植可以在小肠的任何部位,所以小肠液细菌培养存在巨大的假阴性结果。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可以检测全部小肠,直到大肠的细菌,明显减少了假阴性结果的可能性。
3)小肠内的细菌主要是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细菌培养设备要求非常高,既往的研究报道,小肠厌氧菌培养的可重复性只能达到38%,这也是限制应用的一个原因。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原理的检测小肠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后的代谢产物,只要有细菌,有碳水化合物底物,就可以检测到细菌的存在,并且根据代谢产物出现的时间判断细菌存在的部位,根据代谢产物产生的数量判断细菌的多少。
4)产甲烷菌是一类不同于细菌的古生菌,细菌培养尤其难上加难,小肠液细菌培养更需要复杂的设备做培养,而且阳性率也很低。产甲烷菌可以利用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产生甲烷,检测呼气中的甲烷出现的时间和含量,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产甲烷古生菌的部位和数量。
鉴于氢和甲烷呼气检测对小肠液细菌培养技术的比较优势,因此《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疾病应用:北美共识》推荐临床采用氢和甲烷呼气检测技术替代过去的小肠液细菌培养。
2、与检测便秘患者产甲烷菌的技术比较:肠道微生态紊乱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国外研究证明肠道的产甲烷菌可以抑制肠道蠕动导致便秘。目前检测肠道产甲烷菌的方法有对粪便细菌培养,由于产甲烷菌是一类与细菌不同的古生菌,细菌培养设备要求高,条件要求苛刻,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低,费用高。检测粪便中产甲烷菌的基因也是一种检测产甲烷菌的方法,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准确,缺点是费用高,时间长。测量呼出气中产甲烷菌的代谢产物甲烷是一种简单、可靠、出结果快、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疾病应用:北美共识》明确推荐检测呼出气中的甲烷含量用以评估便秘和胃肠蠕动。
3、与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技术比较:临床用于检测乳糖不耐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大便还原糖及PH值测定:采用醋酸铅氢氧化铵法,化验结果还原糖≥(++)为阳性,同时检查粪PH<5.5。如乳糖阴性,但PH低,结合病史仍提示乳糖不耐受症的可能。也可以采用班氏试剂法,评定标准为还原糖≥(++)为阳性,不需要配合PH值测定。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分辨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缺点是需要排除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糖类的干扰。样品需要到检验中心进行。
2)尿半乳糖检测:方法是按每公斤体重10ml奶液计算,排空尿液后,饮奶,饮奶后2小时禁食禁水,排去饮奶后第一小时尿液,检测饮奶后第二小时尿液。显色结束后,样品孔与标准孔对比,比标准孔显色深为阴性,显色浅为阳性,提示乳糖不耐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样简单、操作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缺点是检测结果容易受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3)乳糖耐量实验:方法是分别测定空腹和口服乳糖(0.5-1g/kg)后0.5h、1h的血糖,血糖低于200mg.L-1,提示乳糖不耐受。缺点是需多次取血,假阳性率高,特异性差。
4)氢和甲烷呼气检测的发放是口服乳糖小时后测定呼气中氢气浓度,与空腹水平比较,氢气升高超过20ppm,或者甲烷升高超过10ppm,或者氢和甲烷升高之和超过15ppm。这个技术的特点是准确率高、无创、检测不接触尿便。
鉴于上述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因此,《氢和甲烷呼气实验在胃肠道疾病应用:北美共识》明确推荐检测呼出气中的甲烷含量用以评估乳糖不耐受。除了评估乳糖不耐受之外,还可以用这个技术检测任何碳水化合物不耐受,或碳水化合物酶的缺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