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2015大学生活“晴雨表”

已有 2368 次阅读 2015-12-31 14:2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报记者 韩琨 温才妃 陈彬

岁末将至,北京一场接一场的雾霾成了人们见面必聊的话题。小编们回忆着2015年高校里的异彩纷呈,遥想着以往的晴空万里、和风细雨、白雪皑皑……而用天气来串烧那些性格分明的高校故事自是再好不过了。于是,一份热腾腾的2015大学生活“晴雨表”就此诞生。


 

教师请学生吃700顿午餐

如果要说年内的一件暖心事儿,不妨来看看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张晓玫6年请学生吃700顿午餐。虽说请学生吃饭的行为持续了6年,但直到今年才被媒体曝光,这也足见张晓玫行为之低调与关爱学生的拳拳之心。

事实上,师门偶尔聚个餐并不是稀罕事,但一学期能有两三回就已算多,像张晓玫这样把午餐当作师生日常交流的常规项目,并不多见。而上升到校级层面,近年来一些大学里也有校长午餐、校长下午茶等活动,但通常都要先由学生报名,且以一群学生面对个别校领导,不排除有形式感大于实质内容之嫌。

而“晓玫午餐”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形式,即每次由她掏钱请一名学生单独吃午餐、谈心,学生可随意挑选吃饭地点。据张晓玫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们不该忘了读研最该做的事——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尽管一开始遭到学生拒绝,但在她的坚持下,学生们慢慢放开了。

在如今越来越脆弱的师生关系面前,“晓玫午餐”像是一缕阳光,给高校的师生关系平添了暖意。这让人联想到国外高校草坪上师生的促膝长谈,西南联大时期导师客厅里一杯清茶下的唇枪舌剑。而放眼当下,如此有人文色彩的师生互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导师被冠以“老板”称号,学生以“打工者”自居。

实际上,育人来自于师生互动的点点滴滴。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2013年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即给每名开设新生研讨课的教师发了2万元,用于教师请学生喝咖啡、吃饭、参观博物馆。而在境外,导师请学生吃饭交流已成为一项惯例,台湾政治大学的导师正在为“学生抱怨不好吃不愿出席”而伤脑筋。

在遍地禁令的刚性制度面前,我们不妨多一些如何育人的柔性思考,起码请客的钱别让导师自个儿掏腰包了。


 


 

吃饭超6.2元将取消贫困生资格

10月,原本是秋高气爽之际,而一道奇葩通知让华中农业大学的贫困生们“阴晴不定”。该校通知,将根据过去15天学生校园卡食堂中餐、晚餐的消费记录进行排序,餐费平均值在年级前10%的同学,将被取消贫困生资格,无法申请相关的助学金和奖学金。有同学推算,根据这个标准,女同学每餐的消费要低于6.2元,而男同学则要低于7.2元。

不可否认,随着贫困生扶持力度加大,高校里总有些许经济条件尚可的“伪贫困生”本着“有名额不浪费”“符合条件即申请”的心态,挤占了真正贫困生的资源,对于这类“伪贫困生”,高校当然应该想办法令行禁止。

但是,保障公平需要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懒政。像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人”的心态,反映的是高校长期以来习惯的行政思维——不考察个体、不研究方案,仅仅是以一个短期的量化标准,决定贫困生资格的有无。不仅暴露了自身制定政策的不高明,也让本校乃至外校师生贻笑大方。

除了吃饭超标,取消贫困生资格还有各种非经济上的理由,比如,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感恩门”——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被取消贫困生资格。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把一些原本应该发自内心的行为规定为责任和义务,把资助当作施舍、施恩求图报,实际上是在伤害大学生的人格尊严,给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如何抉择贫困生的资格,其实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相关部门在贫困生个体上多花心思,多增加日常接触,一旦发现不符合资格的迹象,可通过导师、辅导员、班长、室友核实后予以处理。基于贫困生在学生总数中占少数的现状,这样做并不会让高校太过劳神,关键在于高校是否有心。

修一门“恋爱课”

说起恋爱,大概就是和风细雨的温柔感。

今年秋季学期,天津大学学生的选课手册中就有一门令人如沐春风的课程——“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甚至有特别说明——“学以致用,找到对象,可酌情满分”,令同学们在感到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可爱有趣。

据介绍,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前期主要以理论为主,阅读教材《恋爱心理学》《恋爱经济学》,作为基础知识部分。理论部分知识学习时大家交流阅读感受与经验。实践部分则包括社交礼仪培训与恋爱沙龙实践,安排与陌生异性的对话机会,使同学们“学以致用”,将心中所想所望用行动表现来,使同学们将所学“引进来”后“走出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待人接物的能力。

大学生谈恋爱早已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学校社团为此开设恋爱心理相关的课程,是值得称赞的好事。南京理工大学也有心理工作室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关于恋爱心理方面的调研。从最鲜活的样本出发,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缓解或者解决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心理问题,也是有益的尝试。

不过,在越发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也偶尔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比如西安某高校的“青春无悔课”:发承诺卡要求女生拒婚前性行为。新闻一出,就引起各方争议。该校有辅导员辩称,此举是出于为学生着想。虽然有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和赞同,然而就普遍反应而言,还是质疑的声音在舆论中占了上风。有人说:“显得学校非常out。”

在爱情面前,学校应当相信自己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理性作出选择。这些,是他们的权利。


 


 

智能校园,掌上生活

“互联网+”的风吹遍社会,当然也少不了我们的大学校园。如今的大学生活,已经越发的智能化了。

秋季学期开学,北京师范大学6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报到时,就体会了一把数字校园的好处。据了解,在去年试行基础上,今年学校首次全面启用数字迎新系统。在报到前,北师大新生可在电脑上填报信息,注册获取账号、密码后,再登录“2015bnu”手机App客户端,即可接收学校推送的迎新安排、报到服务等信息。

新生报到,扫条形码即可;开学前就可以上传自己的电子照片;很少使用现金,校园一卡通的充值也不用专门跑到特定地点排队;校内超市都开始支持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兴支付方式……“出门不用带钱包,带上手机就行啦”是不少学生的切身体验,商家不时推出的“立减”优惠,更是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学生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于是,学校的各种服务也开始通过更加迷你的入口为大家的学习、生活服务,比如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玩的微信。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新闻中心已经把微信公众号作为展示学校风貌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以往方正呆板的新闻稿已经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鲜活的取材于普通学生的创意。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号,不仅在校师生关注,也逐渐成为已经毕业的校友们关注母校、了解母校的最好窗口。

与此同时,在小小的微信窗口中,高校工作人员们还整合了教务选课、分数查询、图书馆查询、自习室预约、校车时间表乃至快递查询等应有尽有、全方位覆盖校园学习生活的各种功能。如此实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在互联网的风潮下,用好它,就是更便捷的大学生活。

 

四十余名大学生身陷贷款陷阱

苹果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但不是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消费能力不高的大学生,却在甄别能力缺乏的情况下,不小心跌入了贷款陷阱。这件事,可以称得上是寒雪一场,令人心惊,更加值得深思。

10月12日,长沙某大学一所学校,受骗贷款购手机的学生高达四十多人。每人分别被人诱骗贷款购买了一到三台不等的苹果手机,总共买了66台,每台的市场价都在六千多元。办完贷款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负了一身的欠款,总欠款额度已经达到了37万元。

网络贷款平台把关不严,甚至出现骗子横行的情况,已经有不少人受骗。一方面,贷款平台理应对贷款者进行把关,并作出风险提示。如今,各大银行对于在校生信用卡业务都十分谨慎,一般只给研究生批数千元额度。

并不规范的网贷平台工作人员为了牟利,却瞄上了相对老实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大学生,利诱或者轻易地给予其贷款。但长沙四十余名大学生为了几百至上千元不等的“好处费”就稀里糊涂地签署了贷款,其风险意识之弱,实在是令人惊讶。身为接受良好教育的大学生,还会异想天开地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并不应该。

如何形成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如何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何克服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不劳而获的心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都是大学生亟须补上的课程。而这些,寄希望于以校方为代表的大学教育并不现实,只能希望此类事件能够给更多的人以警醒,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人大教授怒断师生关系

堪称2015年校园事件“闪电惊雷”的,莫过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孙家洲与新招硕士生郝向赫断绝师生关系。据了解,郝向赫在朋友圈里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阎步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树峰“无端嘲讽”,导师孙家洲多次劝导后“忍无可忍”,于9月20日发表公开信与其断绝师生关系。

这一看似“清理门户”的做法,说到底,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徒制逻辑,即弟子违反原则性问题之时,师傅有权决定弟子的去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导师与学生已不再是以往的师徒关系。

在当下高校的实际运行中,导师似乎高估了自己的权力—— 一旦选定,导师和学生很难更换、淘汰,只有在导师出国或被撤销导师资格等少数情况出现时,才有更换导师的可能。单方面“清理门户”在制度上未必允许。

而在培养过程中,旧时的师承制也变了味,不少高校里的研究生导师一学期仅见一两回学生,甚至只在学生入学、临毕业时才露面指导学生,没有全心全意指导学生,是导致师生关系淡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弟子发出不当言论,导师加以劝诫之时,被“集体拉低”的话语权、师道尊严不被放在眼里。

在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导师与学生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导师重拾育人理念、博大的胸襟,学生也应学会通过正确的方式,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不伤害师道尊严。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的师生冲突多为学生采取极端行为不同,在这起事件中,一时冲动的不单单是学生,还有老师。双方把一个半开放性的微信朋友圈,认为是私人传播的“自留地”,殊不知名校、人身攻击、公开信都具备了吸引眼球的效应,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更是将矛盾推到了顶点。在网络传播的当下,这样的教训难道还少吗?后来者须吸取教训。


 


 

雾霾之下的高校反应

2015年,中国天气的“关键词”可能非“雾霾”莫属,当白茫茫的雾霾笼罩大地时,一些高校采取的防护措施令人欣慰,而一些高校的做法也引起了争议。

比如,11月,山东省出现大范围雾霾,而此时,部分高校的学生还被要求在雾霾中跑操。对此,有学生表示,在这种天气下跑步会损害身体健康,学校的规定太不人性。也有网友认为,“跑早操是应该的,支持学校的做法”。

究竟孰是孰非暂且不论,只是想想在浑浊的空气中喘着粗气深呼吸的学生,这是何种滋味呢?

相比之下,有些学校的做法就“人性”了很多。12月9日,北京市发布了雾霾红色警报。而这一天恰逢“一二·九”爱国运动80周年。各高校原本都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但面对红色预警,这些活动几乎都被取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取消了每年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取消了原定在室外进行的“一二·九”长跑活动,北京农学院的“一二·九”纪念大会临时改到礼堂里召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则把原定活动改为科技讲座。

此外,针对雾霾对人体呼吸道的破坏,一些学校食堂还特意增加了炒木耳、冰糖雪梨汤、川贝雪梨炖盅、白萝卜炖排骨等清肺菜品,大受学生欢迎,听起来是不是心里暖暖的?

当然,面对雾霾,一味地躲避不是办法,于是一些大学师生选择了迎难而上,将雾霾转化成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于是,我们又听到了这样的新闻——浙江大学科研人员发现“雾霾致病”机理、上海交通大学用无人机探测雾霾三维分布、复旦大学探究雾霾对生物器官组织破坏……

无论你是否愿意,雾霾都会相伴在我们身边。当象牙塔变成雾蒙蒙的“人间仙境”,如何对待这层赶也赶不走的“薄雾轻纱”,考验的是大学的应对能力,更是大学对于学生的那份真情实意。

 


 

“污名”同性恋,大学女生状告教育部

风雨之后见彩虹。彩虹代表着一份欣喜,但在一些人眼中却并非如此。

今年2月,“90后”大学女生秋白在教材中发现关于“污名”同性恋的大量错误内容,并希望借此反映情况寻求改善。此后的半年里,她先后尝试给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省教育厅递交举报信,且信访相关部门,均未得到实际性答复。于是在8月,秋白以教育部“行政不作为”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成功立案。

秋白的这一告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其原因无非是“同性恋”这一话题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当一个女生将其大张旗鼓地提出时,人们多少有些“适应不了”。

然而,这却是一个高校必须要面对的话题。早在2012年,国内某媒体针对广州市1000名同性恋发起了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一同性恋群体中,在校学生占了12%,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就在不久前,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透露,近5年我国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年增35%。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主要以性传播为主,主要是男性同性传播。

换言之,高校内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不理解的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而恰当的教育疏导,是缓解问题的重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秋白的个体行为背后具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严格意义上说,彩虹并不是一种“天气”,但以彩虹颜色为主要色调组成的彩虹旗,却是国际同性恋运动的重要标志。我们在此加以引用并无他意,只是想提醒,在大学的某个角落里,依然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需要我们给予特殊的关爱与交流。

小蚂蚁绘图、蒋志海制图

《中国科学报》 (2015-12-31 第8版 校园)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微信号:china_sc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947106.html

上一篇:孕妇营养不良孩子易患脂肪肝
下一篇:你的新年计划半途而废了吗?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5 0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