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 |
高考改革不可能得到一致掌声 |
■本报记者 陈彬
我们想通过改革改变高考高度竞争的状况是不可能的,但高考本身是一场才干和学识的竞争,一定要防止其退化为学生家长的金钱和关系竞争。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过去两周的时间,公众曾经高涨的关注度也迅速转移到了激情似火的世界杯上。然而对于教育界而言,对高考的思考没有,也不应因为公众视线的转移而转移。今年的高考相比以往有哪些新变化?历年的高考改革究竟给高校招生带来了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很值得每一个关心高等教育的人反思。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海峰。
难以平衡的高考利益
《中国科学报》:每年,国内高考政策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在您看来,今年的高考相较以往,有哪些新的特点?
刘海峰:今年的高考政策跟往年相比,变化相对较小。在我看来,能称得上“变化”的大概只有3个小方面。
首先是关于高考加分的调整。按2010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委颁布的《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各省市奥赛加分被大幅度削减,但同时有多个省份将思想品德列入加分项,这一政策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其次是今年异地高考人数激增。去年,全国只有12个省份的4000多人参加异地高考;今年有28个省的5.6万名考生在居住地参加了高考。
第三是今年有些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更具新意一些。但严格地说,这算不上什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还是前面两个。
《中国科学报》:近几年,高考政策似乎每年都在调整,但几乎每次调整都会引来不满和非议,公众对高考的满意度也并未提高。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高考调整尚未触及根本,还是公众太过“心急”?
刘海峰:高考是一个高利害、高风险、高竞争的考试,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非常大,我曾将其比喻成为选拔人才的“双刃剑”。因此,对其评价也很容易出现见仁见智的情况。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观点;另外,对于高考,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不同的意见结合起来,五花八门,且和每个人的利益切身相关,很难取得一致意见。高考改革不可能得到一致掌声,更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政策,因为高考本身存在一系列的两难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中国科学报》:您是否认为,在这方面公众的期望值不必太高?
刘海峰:高考牵扯到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选择,在各行各业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高考的竞争主要是顶尖大学入学机会的竞争。在这方面,竞争实际上比过去要更加激烈,许多人的诉求是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什么方案出来,都会有相当多的人不满意。
以异地高考为例,各地的指向甚至是完全相反、尖锐对立的。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外来人口聚集区,外地考生和本地考生、家长的矛盾本身就不可能调和,只能相对折中。
每项政策都会带来问题
《中国科学报》:作为研究考试制度的学者,您个人对近年来国内高考改革的成败是如何看的?您满意吗?
刘海峰:应该说,近几年高考改革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好的进展。十几年来,中国高考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自主招生也逐渐成为高校招生的重要手段,加之“阳光招考”政策的实施,乃至为了避开酷暑和可能的洪涝灾害,考试时间也从7月移到6月,这都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但正如前面所说,高考本身是双刃剑,有利也就会有弊。比如自主招生的实施,就对高考的公平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在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被调查后,很多人对自主招生提出疑问。应该说,招生考试中如果出现非刚性标准和可以自由裁量的因素,就很可能有人情关系的介入。此外,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城市重点中学学生。虽然近两年招生政策在向农村倾斜,但总的来讲,因为缺少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且相对缺乏到各大城市去面试的经济能力,农村孩子还是比较难以应付自主招生。
总的来说,每项政策的颁布都会带来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试制度越多元,越强调面试,对弱势群体就越不利。
改革不能伤害公平性
《中国科学报》:您似乎一直在强调高考制度中的利弊问题。那么在您看来,在未来的高考改革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利弊取舍呢?
刘海峰:在中国历史上,从科举以来的事例一再证明,考试从来都是利弊共存的。至于下一步的改革,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来看,相关部门还是要强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认为单一录取容易导致分数至上和应试教育,我们要兼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平时成绩,但这是件很难的事情。
在我看来,高考政策朝多元、自主方向的发展一定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比如社会风气的好转、诚信体系的建立,以及民众对公平本身认识的深入,因为至少目前来看,公众依然十分强调在分数方面的绝对公平。另外,分省定额录取模式也不利于某些省区,需要渐进加以调整。总之,高考改革要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推行,这种改革要有试点,确实具有可行性后再来推广,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既然如此,您认为这几年国内高考改革的步伐快慢如何?
刘海峰: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人认为太慢,认为改革没有触到核心,高考还是应试的天下。但我觉得十几年来,我们的考试制度已经有了不少改变,虽然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根本格局没变,但通过自主招生、推荐保送,实际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完全靠分数入学了。
在我看来,这些年我们想通过改革改变高考高度竞争的状况是不可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考本身是一场才干和学识的竞争,一定要防止其退化为学生家长的金钱和关系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国情下,我们无论怎么改,统一考试还应该是主流。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高考改革是巨大的民生工程,民众对公平的诉求也比过去更强烈,因此我们的改革既要符合教育公平理念,又不能伤害改革的公平性。考试制度是一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制度,其根本精神是公平,如果伤害了公平,公众很难接受,改革也就很难进行下去。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